至今遺址成迷的中國瓷器——哥窯

“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

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徵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

而《中國陶瓷史》這樣敘述:造型有各式瓶、爐、洗、盤、罐等。論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質有瓷胎和砂胎兩種,胎色有黑灰、深灰、淺灰、土黃多種色調,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各色。從時間上講,這裡應有早晚之別,從產地說也有恐非一個瓷窯的作品,情況是比較複雜的。

記載“哥窯”的古文獻主要有:元代的《至正直記》,明代的《格古要論》、《遵生八箋》,清代的《博物要覽》以及明代的《浙江通志》等。但究竟哥窯窯址何在?性質如何?一直是陶瓷史研究中眾說紛紜、懸而未決的問題。

流傳於世的“哥窯”經典器大多源自清宮舊藏,由於這批器物與古文獻中的記載的“哥窯”特徵不符,而且沒有考古資料佐證,因而造成了中國陶瓷史上最大的懸疑。

為區別於明、清文獻中所記載得哥窯(龍泉章生一窯),宮中名為“哥窯”的傳世品,後世鑑賞家稱其為“傳世哥窯”。

許多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為了追求工藝一般都不允許有太多的釉面的開裂紋片,但哥窯卻將“開片”的美髮揮到了極致,產生了“金絲鐵線”這一哥窯的典型特徵:由於開片大小不同,深淺層次不同,胎體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汙染程度也不盡相同,致使開片紋路呈色不一。哥窯瓷器釉面大開片紋路呈鐵黑色,稱“鐵線”,小開片紋路呈金黃色,稱“金絲”。“金絲鐵線”使平靜的釉面產生韻律美。宋代哥窯瓷器以盤、碗、瓶、洗等為主。

其一,哥窯釉屬無光釉,猶如“酥油”般的光澤,色調豐富多彩,有米黃、粉青、奶白諸色。

其二、“金絲鐵線”的紋樣,哥窯釉面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俗成百圾碎”或“龜子紋”),以“金絲鐵線”為典型,即較粗琉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密的紅、黃色裂紋。明代《格古要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其三、“攢珠聚球”般的釉中氣泡,哥窯器通常釉層很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含有氣泡,如珠隱現,猶如“聚沫攢珠”般的美韻,這是辨別真假哥窯器的一個傳統的方法。陶瓷界先輩孫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鑑定》一文中說,官、哥釉氣泡密集似"攢珠",是指哥窯釉內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表上。這類特徵不易模仿。

其四、“紫口鐵足”的風致,哥窯器坯體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黃色,器皿口部口邊緣釉薄處由於隱紋露出胎色而呈黃褐色,同時在底足未掛釉處呈現鐵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鐵足”之說,這也是區別真假哥窯器的傳統方法之一。

哥釉瓷的重要特徵是釉面開片,這是發生在釉面上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開裂原本是瓷器燒製中的缺陷,後來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律,有意識地讓它產生開片,從而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美感。宋代哥釉瓷釉質瑩潤,通體釉面被粗深或者細淺的兩種紋線交織切割,術語叫作“冰裂紋”,俗稱“金絲鐵線”。哥窯瓷土脈微紫,質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種瓷釉彩,表面滿裂紋。

因為土質含鐵量較高,燒胚時發生還原,瓷器胚呈紫黑鐵色,瓷器沒有塗釉的底部顯現瓷胚本來的鐵色,叫“鐵足”,而釉彩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俗稱“紫口鐵足”。一般來說,大器小開片者和小器大開片者頗為珍貴。由於哥釉瓷細緻、精美,以後各代對它都有仿造。特別是到了清代,還出現了一個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後期,哥釉明顯地不如清前期,顏色越來越深,開片越來越細碎,釉面甚至出現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質也變得疏鬆。

哥窯瓷器從色澤區分,有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等種類。哥窯瓷最顯著的特徵,是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若置之於顯微鏡下,可見瓷釉中蘊含的氣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膩的釉面間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狀網紋,其網紋之色淺黃者宛若金絲,細黑者如鐵線,二者互相交織,因而被名之為“金絲”、“鐵線”。宋代哥窯胎質堅細,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邊稍下處形成略微凸出之環形帶,因口沿處胎骨略黯而被稱之為“紫口”,此為宋哥窯瓷之一絕,儘管以後歷代有許多仿宋哥窯,但在燒製上皆未能臻此絕藝。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賣一件宋代哥窯“八方貫耳瓶”,雖然當時收藏界仍有人持不同看法,但其拍出價仍高達1000萬元以上。 哥窯釉質純粹濃厚,不甚瑩澈,釉內多有氣泡,如珠隱現,故通稱"聚沫攢珠"。

宋代哥窯在後世備受人們喜愛,元明清仿製者頗多,且各有風格,被稱為仿哥窯或哥釉,但其製作工藝已不能與宋代哥窯相媲美。清乾隆帝尤喜賞宋代哥窯,嘗欣然作詩讚雲:

“鐵足圓腰冰裂紋,宣成踵此夫華紛。” 哥窯瓷造型端莊古樸,器身釉色滋潤腴厚,傳世者彌足珍貴,現主要藏於北京、上海、臺灣等地博物館。定窯以燒白瓷著稱,碗、盤製品多采用覆燒工藝,口沿澀胎無釉,故在一些精細的製品上常用金、銀、銅鈐口。鈞窯創造了以氧化銅、鈷等金屬礦物質為著色劑,燒製銅紅、天藍、月白等釉色。官瓷有別於汝官瓷,窯址先在開封,後遷杭州。官瓷藝術上追求質樸無華、淡雅自然;胎骨堅薄;釉色翠美清新;腴潤如脂;紋片縱橫,飄逸流暢;“紫口鐵足”是其獨特名貴處。

哥窯釉質純粹濃厚,不甚瑩澈,釉內多有氣泡,如珠隱現,故通稱“聚沫攢珠”。釉色寶光內蘊,潤澤如酥。紋片多種多樣,以紋道而稱之有鱔魚紋、黑藍紋、淺黃紋、魚子紋;以紋形而稱之有綱形紋、梅花紋、細碎紋、大小格紋、冰裂紋等,總名為百極碎。哥窯器物傳世的以各式瓶、爐、洗、盤、碗、罐為常見。但哥窯窯址仍未確認,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的懸案之一。


至今遺址成迷的中國瓷器——哥窯


至今遺址成迷的中國瓷器——哥窯

至今遺址成迷的中國瓷器——哥窯


至今遺址成迷的中國瓷器——哥窯


至今遺址成迷的中國瓷器——哥窯


至今遺址成迷的中國瓷器——哥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