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是何时发明的呢?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有重大作用的雕版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指这样的一种工艺技术:把文字反写在木板上,雕刻成为阳文反字的模板,字面向上放置,刷墨、贴纸,摘下来成为带字的书页。那么,雕版印刷术是何时发明的呢?学术界存在各种说法,至今仍为一谜。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下说法。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是何时发明的呢?

一是汉代说。东汉恒帝延熹八年,山阳高平县人张俭由于得罪了宦官侯览,亡命出走,朝廷“刊章讨捕”。元人王幼学释“刊章”为“印行之文,如今板榜”。于是清人郑机首倡印版始于汉代之说。可是有学者认为,刊章应该是用印章刊在封泥、帛或纸上的意思,刊章技术并不是雕版印刷。

二是隋唐说。隋朝费长房《历代三宝纪》载,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十二月八日,隋文帝下令崇佛,诏书中有“废像遗经,悉令雕撰”语,明人陆深首先提出此为“印书之始”。印刷术的发明,必须先具备纸张、笔、墨等物质条件,具备刻印的工艺技术,掌握反文印刷原理。隋朝时不但已经具备了印刷术产生的各种条件,还可以从唐初遗物中许多印刷的佛像、佛经中推断有很多是从隋朝继承下来的。此外,《隋书》《北史》等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是何时发明的呢?

三是唐初之说。公元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写的序文中,说到有人拿《白居易诗集》的印本换取酒茶。另外,由于历本是农民从事耕种的必需品,有广泛的需求,所以公元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在奏章中反映,剑南、四川及淮南一带,普遍存在着老百姓私印日历,并在市面上出售的现象。这说明唐中后期雕版印刷术已在全国普遍使用,它的初创时间自然要追溯到印刷术产生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的唐初。还有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唐咸通九年,就是公元868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物,其精美程度显示出当时刊刻技术已经达到了高度成熟的程度。这就说明《金刚经》并非是印刷术发明初期的产物,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可向前追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是何时发明的呢?

四是五代说。《旧五代史》记载:“时以诸经舛缪,(冯道)与同列李愚委学官田敏等,取西京郑覃所刻石雕为印版,流布天下,后进赖之。”五代年间,后唐宰相冯道建议唐明宗下令刻印用了22年的时间完成了儒家九经的刻印任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用雕版印刷印刻书籍。冯道确实对印刷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把他误认为是印刷术的发明人恐怕不妥。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是何时发明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