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市場價格出現鬆動後……

為何從今天的尿素價格鬆動,推測未來半月尿素價格會降到每噸1950元以下呢。其實主要是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需求供應面上的“青黃不接”,一是尿素進口瓶頸難題。

需求“青黃不接”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消息稱,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將於近期陸續進駐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東、廣西、雲南、寧夏等10省(區),對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並針對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點領域開展專項督察。此次環境督查為期1月,其重點工作是盯住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態環保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重點檢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查處、整治情況等。所以說,終端訂單的放緩,廠商的開工率的降低,各地農業採購的不景氣,都是尿素市場需求“青黃不接”的根源。

簡約尿素進口瓶頸難題

近日,傳言6月底或有10萬噸尿素運抵我國港口銷售。業內試圖藉此所謂的進口利空打壓國內高價尿素。據瞭解,熱議的10萬噸尿素進口量確實存在。貨源來自俄羅斯,到岸價255美元/噸,參考當前6.39匯率、1%進口關稅、10%增值稅,人民幣到港1792元/噸。因為是散裝尿素,還要加上至少70元/噸港口灌包、20元/噸轉泊,以及40元/噸的包裝袋費用,若再加上貿易商或代理商的20元/噸左右利潤,最終,這批進口尿素港口提成本價已經達到1950~1970元/噸。對比國內北方以及中原地區尿素主產區企業1950~2000元/噸的出廠報價來看,不難感悟這些進口尿素的競爭力或只存在於南方或沿海市場。進一步得知,其中一船進口尿素髮往廣東銷售,供當地工業需求。

另外,從上週外媒資訊瞭解到,國際市場6月貨源趨緊,價格將有一定程度反彈。也就是說,255美元/噸到岸尚且缺乏內銷競爭力,更不要說後期再漲價的情況了。當然,如果貿易商只為做轉口,仍有利可圖,後期再有到港尿素就另當別論了。

其實之所以說6月1日之後價格會維持在1900-1950元/噸。很大程度的還是因為五月初的時候,在工業剛需旺採期以及市場“唱多”的節奏下,國內尿素出廠報價不斷攀漲,到達1950-2000元/噸。由此導致經銷商在傳統備肥期選擇觀望,缺少採購積極性,正所謂“淡季不淡”。如今,工業採購已至尾聲,而期待中的農業補採難見啟動,尿素企業雖有待發量挺價,但後續訂單不足,已感“青黃不接”。此時經銷商所想的卻是“旺季不旺”的避險操作。

綜上所述,本週尿素價格確有鬆動跡象,部分有計劃補採尿素的經銷商有意炒作利空壓價,但從工廠角度看,妥協降價促銷的底線尚存,博弈局面或暫時持續。尿素進口方面仍存瓶頸,由於核算成本偏高,對內陸市場影響不大。至於夏季用肥期“旺季不旺”的話題,應該從整體市場供求方面分析,低庫存、低需求、低開工的市場局面或為後期尿素價格提供一定合理支撐,本輪跌幅判斷或在50-80元/噸。預計未來兩週,尿素主產區報價維持在1900-1950元/噸

尿素市場價格出現鬆動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