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林毅夫:計劃向市場轉型 為什麼中國成功其他國家崩潰

「财经纵横」林毅夫:计划向市场转型 为什么中国成功其他国家崩溃

林毅夫:計劃向市場轉型 為什麼中國成功其他國家崩潰

財經縱橫

「财经纵横」林毅夫:计划向市场转型 为什么中国成功其他国家崩溃

★★★★★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於2018年3月24-26日舉行,本屆論壇以“新時代的中國”為主題,圍繞高質量發展、財稅體制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金融政策、全面開放新格局、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中國製造、創新與未來等一系列重大議題進行探討。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出席。

以下為發言實錄: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來討論中國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到底對我們有什麼經驗教訓,因為四十年前中國剛剛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候,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當時的人均GDP只有156美元,比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平均數490美元的1/3都達不到。

但在過去這39年當中,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收入達到9.5%,以這麼高的速度,去年國人均GDP達到9480美元,並且在這段時間裡面,中國是唯一的沒有發生金融經濟危機的國家,所以在今天的10分鐘當中,我想討論幾個問題:

第一個為什麼中國從78年的改革開放以後能夠取得這麼高的經濟增長?

第二個我想討論的是為什麼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確實那麼貧窮?

第三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中國不是唯一的國家,那麼為什麼其他轉型中國家他們的經濟是崩潰的、停滯的,危機不斷的,中國卻是穩定和快速發展的?

當然從這些討論當中我們可以吸取一些有用的經驗教訓。

發達國家他的收入水平高,代表他的勞動生產力水平在世界的前沿,技術產業在世界的前沿,它的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從歷史經驗我們知道,發達國家靠自己發明新技術、新產業,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也就是3%,但中國在78年的時候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國家,跟世界上的產業技術有很大的差距,那麼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上面有一個所謂後來者優勢,可以利用國外現有的技術、現有的產業吸收、消化,變成自己技術創新產業。如果懂得利用這個,那經濟發展的速度就會比較快。

邁克爾組織了一個增長委員會的研究,發現從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13個經濟體懂得利用跟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作為他們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的來源,取得每年7%或更高的經濟增長,持續25年或更長的時間,中國從1978年以後的改革開放,成為這13個經濟體之一。所以第一個答案很簡單,充分利用世界上現有的這些技術作為中國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的來源,也就是後來者優勢。

但後來者優勢一直都存在,為什麼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才取得快速發展?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主動放了利用後來者優勢。

因為在49年建國以後中國希望趕快民富國強,希望迅速的趕上發達國家,用當時的話講就是要十年超英,十五年趕美。因此就是想在當時一窮二白的基礎之上去發展跟發達國家一樣最先進的產業、最先進的技術。那些最先進的產業、最先進的技術都有專利保護,而且跟發達國家的國家安全也有關,所以你不能簡單的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想發展跟發達國家一樣先進的產業你就必須自己發明,那就放棄了後來者優勢。

不僅放棄了後來者優勢,因為中國當時是一個資金極端短缺的貧窮國家,那些最先進的技術都是資本很密集的,技術很密集的。在開放競爭激烈的市場當中,那些產業是沒有晉升能力的,就只能給保護,給補貼,而且這些保護補貼就是要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所以在這種環境下,不僅放棄了後來者優勢,而且對市場的各種干預造成這種資源的配置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不過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遵循了同樣的發展模式,其實亞非拉的其他發展中國家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都想趕快的趕上發達國家,也都採取了大約相同的十年超英、十五年趕美的這種發展戰略,但是同樣他們都跟中國一樣,政府對市場有很多幹預,有很多扭曲,造成了經濟發展的速度變慢。

所以八十年代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其實他們也都在轉型,也都在改革開放,但是他們出現的問題是接近崩潰、停滯、危機不斷,而不是中國的穩定跟快速發展。為什麼是同樣的轉型,想解決的問題是一樣的,但發展的結果不一樣呢?這是跟轉型的思路有關。

剛才樓部長已經談了一些,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所有社會主義國家跟發展中國家,在開始經濟轉型的時候,大家知道當時盛情的思想是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當前的看法是說一個發展中國家要發展好就應該把干預、扭曲一次性的取消掉,建立現代市場制度,當時提出的改革方案是私有化、市場化、宏觀穩定、自由化。

他們忘記了那些干預、扭曲之後的保護,過去發展的先進產業,如果你把那些干預、保護、扭曲都取消掉,那些產業就造成了大量的失業,帶來了社會的不穩定,政治不穩定,經濟當然也發展不了。

中國當時是怎麼做的呢?中國是從務實角度進行的。那些老的產業,資本很密集,規模很大,跟就業也有關,跟國家安全有關,那就老人老辦法,繼續給他轉型期的保護補貼。那對過去受到抑制的,勞動密集型的,符合中國比較優勢的這些產業就開放了,中國的民營企業可以進去,外國企業也可以進去,不僅允許他進入,當時中國的基礎設施還很差,營商環境很差,中國政府積極的設立工業園,在工業園裡面把基礎設施弄好,在工業園裡面實行一站式的服務。

因此在總體的營商環境很差,全國基礎設施很差的情況之下,很快的就把符合中國比較優勢的產業變成中國的競爭優勢,有了競爭以後,就會佔領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就會積累資本,積累資本產業要升級的時候,就能夠有後來者優勢。我想這種轉型升級的不同,造成中國在過去這四十年當中快速發展,而且避免了經濟危機。

從這樣一個簡單的討論,其實中國給世界帶來了很多希望,因為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有後來者優勢,如果他們懂得利用後來者優勢,他們都應該像中國一樣取得快速的經濟增長,解決貧困的問題。當然前提思路要對,政府必須以一種務實的態度去了解他們現在很多問題存在的原因是什麼,找出辦法來維持穩定,然後來解決問題。如果能這樣的話,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可以像中國過去這四十年發展速度一樣取得快速的發展。謝謝。

(林毅夫:長安街讀書會成員、

全國政協經濟委副主任)

「财经纵横」林毅夫:计划向市场转型 为什么中国成功其他国家崩溃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直機關及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學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書友以書相聚,以學養才。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覆,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财经纵横」林毅夫:计划向市场转型 为什么中国成功其他国家崩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