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無處不在的都市化樣板,城建風格成為世界各地新標準

中國擁有無處不在的都市化樣板,城建風格成為世界各地新標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6月1日文章,原題:這些中國建築正來到你附近的城市 一塊新陸地正在斯里蘭卡首都海邊鋪展開來,它上面將崛起科倫坡“港口城”——遍佈高層寫字樓、奢華公寓和海濱別墅的龐大新區。該項目被稱為“南亞世界級城市”。或許它是南亞享有,但並非南亞建造。同該市眾多其他基礎設施和建築一樣,這主要由中國出資、設計甚至建造。

通過中國的慷慨貸款,斯里蘭卡等發展中國家正成為中國設計的街區、辦公大樓、酒店和其他城市項目的建築工地。在距“港口城”不到1英里的地方,由中國推動的當地“未來建築”已現雛形。一旦完工,它將成為已在中國無處不在的都市化的樣板:高大豪華公寓樓屹立於高端全球品牌琳琅滿目的底層購物中心之上。

中國擁有無處不在的都市化樣板,城建風格成為世界各地新標準

研究中國海外建築活動的香港城市大學建築學教授薛求理,把這些建築大多列為中國政府或國企的“建築援助”,旨在“促進貿易、尋求經濟利益並擴大(中國)文化影響力”。他認為此類由政府出資的項目已超過230個,且近年來建造速度和規模都明顯提升。“目前還有另外200個或更多擬建或在建項目”,他說,且越來越多項目將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

除了這些,中資企業還從事城市開發——住宅、酒店、寫字樓等,以迎合(“一帶一路”沿線出現的)新貿易樞紐的需求。薛說,在20世紀,這主要是贈送給發展中世界的禮物。但如今……更多項目由私營企業完成或成為國企賺取利潤的一部分。例如,跟蹤這股海外建築熱潮的(荷蘭)建築師達安·洛吉文發現,中國某大集團在安哥拉首都建造一個與中國常見小區類似的全新住宅區。在別國大興土木並非新鮮事,但中國做法獨特,“承包商建造的許多此類建築,都是在華設計並由中國建築工人用中國材料建造。”“這意味著大大小小的設計決定都是在中國完成的。”有時讓人感覺整個街區都是“移植”過去的。

中國擁有無處不在的都市化樣板,城建風格成為世界各地新標準

通過本國近年來的迅速城市化,中國已令其快速“造城”方法實現最優化。隨著東南亞和非洲人口激增,中國的城建風格或將成為當地新標準。洛吉文說:“我認為中國城市模式的一些因素,肯定將在未來10年或幾十年得到推廣。”這或將意味著更多中國風格的高層街區、購物中心和新城鎮將出現在肯尼亞、柬埔寨和斯里蘭卡等國。洛吉文認為不必對其好壞妄下結論,但這顯然是一種新型和新規模的“造城”熱潮。▲(作者內特·伯格,丁雨晴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