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千古名臣,是历史上少有的死后被神化的人物之一

他是千古名臣是历史上少有的死后被神化的人物之一包公原名叫包拯,是北宋名臣。他的故事被改编成各种戏曲和小说,至今仍是影视节目中一个非常热门的题材。从他去世至今已经有包公原名叫包拯,是北宋名臣。他的故事被改编成各种戏曲和小说,至今仍是影视节目中一个非常热门的题材。从他去世至今已经有多年的时间了,依然是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的化身。在包公生活的时代,有许多历史名人,例如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范仲淹等人。但是没有一个人在死后能被人们这样的推崇。

他是千古名臣,是历史上少有的死后被神化的人物之一

在历史学家眼中,包公是少有的死后被人们神化的历史人物之一。人们相信包拯能“日审阳,夜审阴”。白天审理阳间的冤案,晚上审理阴间的冤案。死后更是被人们尊为十殿阎罗里的阎罗王。这在历史上也是没有几个人能有这种待遇的。

他是千古名臣,是历史上少有的死后被神化的人物之一

包拯生前直言敢谏,甚至连皇帝宋仁宗的面子都不给。宋仁宗有个妃子,深得宋仁宗的宠爱。这个妃子是由伯父张尧佐抚养长大的,所以经常在宋仁宗面前给张尧佐美言。让宋仁宗给自己的养父加官晋爵。短短几年的时间张尧佐就从一个小县令做到开封府尹,最后更是升为三司使。这个三司使可不是小官,而是宋朝掌管财政的一把手。这个张尧佐虽然升官很快,其实他本人的能力是十分平庸的。全靠张贵妃在皇帝面前吹床头风,所以他的官职才升这么快。有一次张贵妃又请求皇帝给张尧佐加官晋爵,宋仁宗觉得这不是小事一桩嘛,就一口答应了张贵妃。

他是千古名臣,是历史上少有的死后被神化的人物之一

在朝堂上,皇帝宋仁宗宣布要升任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刚刚调入京城任知谏院长官的包公听到这个消息后,竭力反对。在朝堂上当庭跟皇帝宋仁宗争辩,直言张尧佐能力平庸不堪大用,三司使都应该给他罢免了,怎么还能继续再升他的官呢?说到激烈的地方口水都溅了宋仁宗一脸。张尧佐在旁边看了君臣之间如此争论更是吓的冷汗直流,主动辞去了这两个职务。

回到宫里,张贵妃问宋仁宗给养父张尧佐封官的事怎么样了,宋仁宗气的指着张贵妃大骂:你只知道跟朕要宣徽使,宣徽使,难道不知道包拯现在是御史吗?

他是千古名臣,是历史上少有的死后被神化的人物之一

在开封市博物院有一块镇馆之宝,上面铭刻了所有在开封府当过府尹的人的名字。其中包括人们熟知的很多著名历史人物,例如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但是找遍整块碑文都看不到包拯的名字。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都知道,包公也做过开封府府尹,并且把开封府治理的井井有条,政绩斐然。为什么这块碑文上没有包公的名字呢?

原来百姓们在观看碑文的时候,因为心里面对包公充满了怀念和敬仰,所以总爱用手指在他的名字上来回抚摸。时间久了,包公的名字都被磨掉了,只剩下一个发亮的凹痕。虽然包拯的名字不在碑文上,但是他的口碑却永远被世人说称道。无论在任何时候,勤政爱民的好官员都会得到人们的怀念和崇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