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

  張作霖是中國近代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褒貶不一、譭譽參半、最具爭議性,但他的治家之道很值得稱道。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大帥攜夫人和張學良接見外國使團

  張作霖出身貧苦,從小聰明好學,但迫於家境,賣過包子,做過貨郎,還曾跟著養父學習獸醫,醫術遠近聞名;他戎馬一生,野心勃勃,懷揣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由一介草莽,受招安躍升民國新貴,直至稱王東北,逐鹿中原,榮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的寶座。張作霖以及張氏家族撲朔迷離、跌宕起伏、榮辱沉浮的人生故事,有很多不解的迷,也留給世人無數的感慨與思索。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為官的第一張照片(左)張作霖身著陸海軍大元帥服的照片(右)

  人們一般都把張作霖稱作草寇土匪,張作霖對此極為不滿,他本人從來就不承認自己出身土匪。他曾反駁說:“都說我張作霖當過鬍子,我他媽的要是拿過誰一個笤帚疙瘩,死後也要入十八層地獄,託驢變馬去還人家。”他對“土匪”之稱既感委屈,又非常氣憤。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皇姑屯事件不久前張作霖在北京

  張作霖東北稱王,不禁要與北洋政府周旋,還與日本人和俄國人較量,但他有膽有識,不怕小日本和沙俄。當時日本、甚至俄國都希望東北獨立,可張作霖就是不肯。日本人幫助張作霖打垮了手下叛將郭松齡,他跑到銀行把自己的錢拿出來送給日本人,用私人財產還欠日本人的人情,可就是不肯拿國家的財產、政府的土地去獻媚日本人。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這張照片是張作霖與日本人合影,已貌合神離

他參與軍閥混戰,殺害過共產黨人,但他卻愛國,不肯滿足日本包括開礦、設廠、移民和在葫蘆島築港等無理要求。他對部下說:“絕對不能同意日本人提出的要求,免得東三省父老罵我是賣國賊。”為此,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演繹了叱吒中國政壇17年之久的人生傳奇。他思想敏捷,膽識過人,意志堅韌,性格豪爽,知人善任,納諫如流,獨具個人魅力,是一個複雜鮮活、豐富多彩、充滿矛盾和人生坎坷的歷史人物。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榮任中華民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標準照(左)張作霖著洪憲帝制朝服的照片(右)

  張作霖雄居東北時,對日本人的各種要求均拒不合作,對付日本人的辦法也別具一格。一次,張作霖出席日本人的酒會,酒過三巡,一位來自日本的名流力請大帥賞字,他知道張作霖出身綠林,識字有限,想當眾出他的醜。但張作霖抓過筆就寫了個虎字,然後題款,在叫好聲中,擲筆回席。那個東洋名流瞅著“張作霖手黑”幾個字笑出聲來。隨從連忙湊近大帥耳邊提醒,“大帥寫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個‘土’成了‘黑’了。”哪知張作霖一瞪眼睛罵道:“媽那個巴子的!我還不知道‘墨’字怎樣寫?對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嗎?這叫‘寸土不讓!’”此後,這個對日本人“手黑”、“寸土不讓”的典故在東北廣為流傳。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

失蹤多年的《孫中山致張作霖信》的真跡照片

  張作霖與孫中山的關係也非同一般,不僅有君子之交,還有金錢往來,張作霖至少兩次借錢資助給孫中山,其中一次應孫中山的請求就送去大洋100萬。在罕見的《孫中山致張作霖信》的信中孫中山對張作霖的慷慨解囊表示謝意,寫道:“扶輿先生惠鑑:曩承慨加惠助,至紉高誼。茲幸聯軍討賊已奏膚功,陳逆所部,望風降靡。雖諸將努力,亦執事志援之威有以振之。”同時,孫中山再次向張作霖開口借錢,信中說:“沈鴻英釁跡既彰,罪名已著,文惟督率向義諸軍,討茲離叛。獨惜粵中自遭陳逆蹂躪以還,公私匱竭;今復不幸,遇鴻英中道疑貳,攘竊省會;一再用兵,餉源睏乏,不可言喻。特派孝忱晉謁麾下,申請援助。如能照前所擬數速與匯寄,則士飽馬騰,蕩平逆氛,可操左券。國步中興,義師復振,皆悉出閎賜。萬一時促不及遽集,亦請量助鉅額,俾克有濟。三軍感荷,匪可言宣,文亦得假大力,為國勞馨。執事之功,與晶俱永。逖德下風,佇聞明教。”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少帥張學良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

張作霖次子張學銘國民黨陸軍中將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四子張學思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張作霖號稱“東北王”,他的家族也號稱“關東第一家族”。除了他本人作為大帥將軍,在他身後,又走出了三位將軍----被譽為偉大愛國者的少帥、長子張學良;愛國民主人士,國民黨陸軍中將、次子張學銘;我軍高級將領、海軍少將參謀長、四子張學思。對於這些人物故事,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身著戎裝的張大帥和家人孩子在大青樓前留影

  張作霖家族,加上他本人,一個家族出了四位將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從而使張氏家族也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這與張作霖的治家之道是不無關聯的。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的家庭圖片

  張作霖儘管是一個權位顯赫的大人物,但生活簡樸,不僅治軍嚴謹,同時治家也有道,夫人知書達理,子女孝順上進,家風比較好。他的治家之道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

  自古英雄愛美人。張作霖一生娶了6位夫人,原配夫人趙春桂,二夫人盧壽萓,三夫人戴憲玉,四夫人許澎晹,五夫人張壽懿,六夫人馬嶽卿。共生有14個子女,8個兒子6個女兒。8個兒子依次為:張學良、張學銘、張學曾、張學思、張學森、張學浚、張學英、張學銓。6個女兒依次為:張冠英(張首芳)、張懷英、張懷瞳、張懷卿、張懷曦、張懷敏。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與原配夫人趙春桂

  張作霖原配夫人趙春桂是老家海城人,相貌平常但是性情溫和,1896年嫁到張家,生有一女兩男:張首芳、張學良、張學銘,1912年病逝。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二夫人盧壽萓與子女合影

  張作霖二夫人盧壽萓原是張作霖駐軍所在地——北鎮一枝花,張慕其美貌親自上門求婚,1900年兩人結婚,婚後生女兒張懷英、張懷卿。

  張作霖三夫人戴憲玉(未找到照片)是北鎮一個捕班頭的未過門兒媳,被張作霖撞見花重金買回,戴憲玉對舊情郎一往情深,氣得張作霖要斃了捕班頭的兒子,情敵落荒而逃。後來,戴憲玉的弟弟因犯錯被張作霖槍斃,戴夫人從此與張作霖決裂,遁入空門,1916年鬱悶而死,沒有為張作霖留下後嗣。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四夫人許澎晹

  張作霖四夫人許澎晹是張學思將軍的母親,窮人家孩子,父親早年過世,母女相依為命。一日,張作霖偶然路過其村,見其貌美,請了個私塾先生前去提親。許澎晹夫人思想新潮,性格卓然,好學上進。因出身於一個鄉村鐵匠家庭,使得她在邁進大帥府後,依舊保持平民本色,並要求自己的子女也不能指望靠張家的勢力吃飯。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四夫人許澎晹與家人在一起。桌前三人中間為許夫人,左為張學思,右為張學思夫人謝雪萍

  許澎晹到張家後努力上進,與府中孩子一起讀書,既學到知識,又豐富自己,讓張作霖愛得死去活來,相繼為張家生下兩子兩女,依次是張懷瞳、張學曾、張懷曦、張學思。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生前最寵愛的五夫人張壽懿

  張作霖五夫人壽懿1917年嫁給張作霖。她出身名門,聰穎賢惠。在學校畢業典禮那天,壽懿代表畢業生上臺講話,被張作霖看中,迎娶進帥府,生育了4個兒子:張學森、張學俊、張學英、張學銓。壽懿年輕貌美,有文化,有修養,有魅力,會做人,是張作霖的掌上明珠和大帥府的內當家。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壽懿夫人強忍悲痛、沉著應對日本總領事夫人

  1928年6月4日清晨5時30分,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後,立即送到張氏帥府小青樓一樓西屋內。3個小時後,張作霖氣絕身亡。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張壽懿夫人強忍悲痛、沉著應對,與幾位東北要人緊急協商後,當即做出驚人決定:“秘不發喪”。當時,張氏帥府終日閉門謝客,廚房每天照樣為張作霖準備飯食,醫生每天照例為張作霖換藥,造成張作霖依然健在的假象。一天,以訪問張壽懿夫人為名,日本總領事太太來到張氏帥府“造訪”,探聽張作霖是死是活。當時,張學良尚未趕回瀋陽。

事態緊急,張壽懿夫人急中生智,急忙到裡屋梳洗打扮、濃妝豔抹,並身著豔麗服裝,然後從容不迫地走進客廳,招待日本總領事太太。言談之中,張壽懿夫人一面讓副官開啟香檳,與日本總領事太太一併慶祝張作霖逃此大難;一面向日本總領事太太連連致歉:“大帥遇險輕傷並受驚嚇,剛剛安置睡下,致勞歉候。”張壽懿泰然自若,毫無悲慼之相,終使日本總領事太太深信:張作霖還活著。張壽懿夫人以機智才華,假戲真唱,為張學良返回瀋陽主政贏得了寶貴時間,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伺機鬧事陰謀。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五夫人壽懿和六夫人馬嶽卿

  張作霖六夫人馬嶽卿原為天津天寶戲班一名戲子,被張作霖看中,五夫人壽懿為顧及丈夫名聲,將馬嶽卿接回帥府,先當自己丫環,再安排張作霖將其收入偏房,生有一女張懷敏。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的十條家規

  “關東第一家族”----張作霖+6位夫人+8個兒子+6個女兒,要治理好這樣一個大家庭,大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瀋陽大帥府,看到張作霖治家之道的十條家規,要求嚴格且內容具體實際:一、嚴禁夫人干預政事,不聽枕邊風。二、嚴禁夫人聚眾閒聊,以免滋生事端。三、各房太太地位不分尊卑,均以夫人相稱。四、嚴禁夫人私自做壽。五、嚴禁虐待下人。六、實行嚴格的薪俸制,各夫人每月按時支取。七、飯菜實行等級分餐制,各夫人與子女分別在自己房間用餐。八、嚴格作息時間,外出活動一律不允許超過晚十點鐘。九、重視子女文化教育,延聘名師為子女啟蒙。十、子女婚姻不得自主,須由張作霖一人包辦。據說張作霖家教甚嚴,不論是對夫人還是子女都按律要求,賞罰分明。

  張作霖治家嚴謹,不許妻妾干政,嚴禁妻妾家族為官。張作霖平時十分寵幸六房妻妾,但他一直堅持這樣一條家規,就是不準妻妾干擾他的工作,很少聽她們的枕邊細語,更不許她們包庇親友。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三個身穿戎裝的孫子出現在軍操典禮上的照片

三夫人戴憲玉原是北鎮一個捕班頭的未過門兒媳,被張作霖撞見花重金買回,年輕貌美,恃寵而驕。他有一胞弟在帥府當警衛,晚上外出遊蕩,用短槍連射路燈作為遊戲,結果一條馬路的路燈全被擊滅。電燈公司發覺後向帥府稟報。張作霖立即命令衛隊長將其內弟戴某槍斃。衛隊長以戴某系張作霖之至親,罪亦不至於死為由,暫時將其禁閉起來。

幾天後,戴氏趁張作霖高興的時候,為弟弟求情。張作霖方才知曉戴某還活在世上,極為震怒,對衛隊長說:“你不服從我的命令,實在可恨,倘不立即槍斃他,我就立即槍斃你。”事後,張作霖對戴氏說:“我殺你弟弟,實在是迫不得已!我不能私親戚以辜負家鄉父老,那還有什麼臉面治理政務呢?”戴氏不勝悲痛,與張作霖決裂,削髮為尼,離家遁入佛門。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作霖汽車奉天一號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常蔭槐

常蔭槐親自前往查票。這名廚師聲稱系壽夫人家傭人,拒絕補票。常蔭槐令執法隊強拉他下車,這名廚師仍不服氣,張口大罵。常蔭槐當即令執法隊在站臺上將他按倒在地,狠打數十棍,直至該廚師被打得連連求饒。廚師回到瀋陽後,即向壽夫人哭訴,壽夫人懇請張作霖一定要為壽家出這口氣。誰知張作霖說:“這小子敢打壽家傭人真是有種!我正需要這種鐵面無私的角色呢!”由於常蔭槐給張作霖的印象極好,自此以後,常蔭槐官運亨通,由鐵路局局長一躍而升任北京中央政府交通部部長等要職。

張作霖治家十條家規:夫人子女按律要求賞罰分明張大帥辦公照

  張作霖崇尚教育,以詩書禮儀治家。他本人讀書不多,卻非常重視教育,不禁創辦了東北大學,而且在家中也非常重視子女的文化教育,在家中設私塾館,請名儒楊景鎮、白永貞、宋文林、張夢生、金梁等人做塾師,講授四書五經。後又請徐啟東為張學良教授英文。張作霖要求子女很嚴格,講究禮儀規範,不許孩子們出入茶樓、酒店、戲院,更不許任何人在外面仗勢欺人,惹是生非。對女兒們管教更嚴,要求她們要文靜,不許出大門,不許穿印度綢,不許剪髮。

  張作霖對子女管教甚嚴,督其慎言慎行。張學森是張作霖的第五個兒子,從小喜歡舞槍弄棒。為此,張作霖特意找了有名的拳師教授其武術。八九歲時,張學森見父親及家人每從儀門走過,衛兵總是立正敬禮。他覺得好玩,就在儀門那兒來回跑,弄得衛兵手忙腳亂地不斷敬禮。

一日,小學森故意將衛兵的槍碰倒了,槍刺把他的腳面劃破點兒皮,出了血。小學森耍賴罵衛兵。張作霖問明情況後,氣得脫下鞋,將小學森摁倒在儀門前,當著衛兵的面,狠狠地用鞋底抽了一頓,並當場讓他給衛兵道歉。因為此事,後來有人也稱帥府的儀門為“教子門”。張作霖一家在瀋陽時,他就經常對子女們說:“你們在家犯錯,丟的是父親的臉,但是在外面搞破壞,壞的是全社會的風氣。”因此子女們沒有人敢乖張鬧事。

  張作霖為整肅軍紀管教張學良。張學良曾做過奉系第三旅的旅長,第三旅是獨立旅,張作霖的王牌軍。一次,張作霖身著便服在城裡轉悠,聽見幾個百姓唉聲嘆氣說第三旅的人橫行霸道,巧取豪奪。張作霖回家見到張學良怒不可遏,破口就罵,罵了足有半個小時,張學良低著頭不敢說話。最後,張作霖還讓張學良關禁閉三天,不許有人探望。這樣嚴厲的管束,使子女的終生成長受益菲淺。


【相關文章導讀】

民國大軍閥“東北王”張作霖究竟多麼有錢

張作霖時代東北軍工多強大?一年可裝備七個師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為何能順利接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