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珍品“銅釜”

稀罕珍品亮相中國藝海拍賣行

“銅釜”青銅器是中國燦爛古文明的載體之一,以其豐富奇特的造型,神秘縟麗的紋飾,精湛先進的鑄造技術而聞名於世。自古以來,青銅器就成為眾藏家趨之若鶩的收藏目標,達官顯貴都以能擁有青銅器作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我國,從西周開始就有收集前朝青銅器的記載,歷代都有收藏青銅器的習慣,直至今日。進入新世紀,青銅器拍賣市場開始風生水起,價格大漲

稀罕珍品“銅釜”

(圖)銅釜

銅器其各類之豐富,造型之雄偉,文飾之精麗,鑄造之精良,創意之高深,在人類青銅時代獨具特色,它的光輝成就,對推動世界文明的演變和進步,有著劃時代的功績和貢獻。世界各地博物館和美術館,無不把中國青銅器作為館藏重器,歷代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銅器作為鎮宅之寶,世代相傳。中國青銅器所達到的藝術境界,堪稱空前絕後,佳妙至極,它不僅是我國文物寶庫的瑰寶,也是世界藝術史上一顆燦爛的明珠。

稀罕珍品“銅釜”

(圖)銅釜

近日,我司有幸徵集到一“銅釜”,藏品口徑:30cm 底徑:12.6cm 通高:34.3cm。此器圓形,盤口,腹部下收,圈底。釜體有數道輪紋,器型敦厚,簡潔明瞭,有素雅之感。銅釜具有重要歷史研究價值,如今稀少罕見,收藏到這類銅器很難得。此器保存完好,更顯彌足珍貴。

稀罕珍品“銅釜”

(圖)銅釜

釜(fǔ),中國古代一種炊器,盛行於漢代。該器物圓底而無足,必須安置在爐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體支撐煮物,釜口也是圓形,可以直接用來煮、燉、煎、炒等,可視為現代所使用「鍋」的前身。仰韶文化時期,便出現與陶灶相配合的陶釜,秦漢以來陶磚製造的進步,促成爐灶的普及,釜直接置於爐上烹煮食品,比起三足鼎、鬲更為集中火力,可以節省時間和燃料;加上冶鐵業的發展,鐵製釜的耐火、導熱性能更好,而逐漸取代鼎、鬲成為主要炊器。魏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佐證了魏晉時代釜的普遍使用。

現此“銅釜”即將亮相中國藝海-2018春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敬請期待!!!持寶人委託我司誠意出售、歡迎各界收藏家諮詢或出價,(圖片均為實物拍攝,若有疑問可預約我司觀看實物)恭候您的光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