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武将——三藩之乱支持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侯爵

助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武将——三藩之乱支持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侯爵

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荷兰军也在被围困整整八个月后向郑成功投降。至此,被荷兰殖民者侵占长达38年之久的台湾被郑成功收复。在这场面历时近一年的大战中,郑成功麾下的大将马信、林凤、黄安等和军师陈永华都起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助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武将刘国轩也于此时登上历史舞台,并在之后左右台湾的局势。

助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武将——三藩之乱支持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侯爵

刘国轩,字观光,福建龙岩人,早年即以智略闻名乡里。1646年清军大举攻入福建时,刘国轩因家庭变故往投清军,在漳州开始了他的行伍生涯。1654年,郑成功围攻漳州,刘国轩积极策反清军守将献城投降。郑成功授其为都督佥事,掌管护卫后镇的事务,但因在作战时数次失败而不得重用。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前去收复台湾,为了一雪前耻得到重用,刘国轩在此战之中与都督马信等亲率军士猛冲猛杀,率弓箭手击退荷兰军队的反扑,又率部参加了台湾城围城战斗,为收复台湾立下汗马功劳。刘国轩也正是在此战之后开始得到郑成功的器重。但仅仅一年后郑成功就因病去世,郑氏台湾出现继承人的内乱,刘国轩又参与谋立郑成功之弟郑袭,但不久后郑袭就被郑成功之子郑经击败,郑经成为了延平王。郑经嗣位后,命刘国轩驻守鸡笼山,这一时期,刘国轩指挥军队多次进剿台湾高山族部落,灭沙辘等部落,刘国轩的势力也随着这一次次征伐而渐渐壮大。

助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武将——三藩之乱支持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侯爵

郑经入台后,变得昏庸懦弱,不理政事,刘国轩作为郑经的管镇兵,后来担任了左、右武卫,与陈永华、冯锡范鼎足而立,成为郑氏政权的顶梁柱,后期更是逐渐地掌握了台湾的军事大权。1674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起兵反清。郑经为表示支持,命刘国轩率军一万进入广东,于在广东潮州的鲎母山大败数万清军,名振粤东,但之后因后源不继而退回。清廷实行迁界禁海的政策后,郑军粮饷没有了来源,金厦两岛居民的赋役日益加重,以致怨声四起。康熙帝在基本平定三藩叛乱后,不失时机的收复了金、厦各地,刘国轩只得保护郑经退守澎湖、台湾。清朝此时也开始对郑氏剿抚并用,福建总督姚启圣数次招抚刘国轩,刘国轩都是婉言谢绝。招抚不成的姚启圣又数次遣人暗害刘国轩,但都没有成功。

助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武将——三藩之乱支持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侯爵

1681年(康熙二十年)正月二十八日,郑经病逝,他的诸子为争夺王位展开内斗。当时世子为郑克臧,郑克臧是陈永华的女婿,已经成年,担任监国很多年了,各方面的评价都不错。但冯锡范想要让自己的女婿、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取代郑克臧,并且借此拉拢刘国轩。刘国轩起初犹豫不决,但是很快就听从了冯锡范之议。不久,冯锡范与郑经的诸子以郑克臧非嫡出之由,将其缢杀,郑克塽承袭了延平王的爵位。二月,郑克塽因为刘国轩拥戴有功,晋封他为武平侯。至此,台湾的政事由冯锡范做主,军事由刘国轩掌握。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的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五月,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兵台湾。

助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武将——三藩之乱支持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侯爵

六月十六日,施琅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水师,澎湖一役,使郑军主力损失殆尽。施琅取得澎湖后,于降清将卒中拣选刘国轩亲信,往台湾招抚,许以官爵,郑军皆无战心。而刘国轩经此大败,已无战守意,决定向清朝投降。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闰六月,郑克塽率文武官员向清朝请降。降清后的刘国轩被清廷封为天津总兵,授顺清侯,赐京城宅第。刘国轩在天津任上,为官清正,不爱钱,很得百姓称赞。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刘国轩逝世于任上,终年六十五岁,清政府追赠刘国轩为太子少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