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为什么还霸占他的妻子呢?

花生大王

这件事情,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非常残忍的,杀人夺妻,不共戴天。


但放在李世民所处的时代,远没有这么荒谬。李世民的历史评价素来是功大于过,最为人诟病的,无非是不顾长幼之序,杀了哥哥夺了王位,以及晚年沉迷长生,出了一些昏庸的政策,相比之下,杀弟弟李元吉,还算不上什么大事。。。


虽然这么说有点残忍,但事实的确如此。

首先,李世民是太祖皇帝,唐朝建国后的第二代皇帝,母亲独孤氏还是关外少数民族贵族出身,儒家伦理对李唐王朝,远远比不上后来宋朝时朱熹后的约束力,甚至连汉朝时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的理念都比不上。李世民发动政变,基本上还处在一个军事阶段向制度建设转变的王朝初期的过程中。对于整个历史阶段而言,李世民登基之后,励精图治,确实是把国家带向了更好的局面,因此过大于功。


其次,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还把弟弟老婆纳入后宫,这不能叫霸占,其实这是一种恩惠,意思是他并不会赶尽杀绝,释放了会善待李元吉的家眷与后代的信息,再加上另外一个答主在答案中讲到的,唐朝时,能够与皇室中的王子联姻的女人,背后都站着各自的门阀势力,比如李元吉老婆就是来自陕西关中的大家族。他们都会担心,李世民上位之后,会不会清算李元吉、李建成等人的旧部。而李世民广纳后宫,就能够安了这些人的心。


最后,成王败寇,对于一生开疆拓土,被尊为“天可汗”的李世民来说, 这大概也是男人征服欲到了顶点的一种表现。诚如第二点所说,他想安门阀们的心,大可以和新的女性联姻,但他就是把弟弟的老婆纳为妃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的征服欲。毕竟作为北魏鲜卑族的后代,唐朝时并没有贞节观念,一女侍二夫三夫的都挺常见的,能够抢夺敌人的女人,对于男人来说,是一种光荣。



芈十四

这个问题问得好!为啥要霸占他的妻子?听老梁这样讲给你听:

首先,从你的问题中我也就看出了你的态度,毕竟“霸占”这两个字,一般你要是夸他肯定不会这么说,也确实,那么这就有了一个原因——李世民看上了他弟媳,也确实,这个女人,史书上称其为巢王妃。杨氏出身当时的名门大族弘农杨氏,并且“玉貌雪肤,眉目如画”,长的那叫一个标志啊,李世民本就好色,自然不会放过,于是乎,杨氏忍着丈夫,儿子被杀,抱着几个尚在襁褓的女儿就进了宫,做了一个没有名分的女人,还生了孩子(其实很受宠,还差点被立为皇后,不过给魏延给破坏了)。

然后,其实还有一点原因,其实也是政治方面的主要原因,那就是斩草已除根(李建成,李元吉他们的儿子,李世民的亲侄子不管多大,全被杀了,无一活口),他也不好太造杀孽,那些没有什么威胁的妇孺女人,还是没有赶尽杀绝,毕竟也为着自己所谓“明君”称呼的着想,同时也为自己的后宫“注入了新鲜血液”,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想想也可怜,李建成杀李世民没下得了手,结果反被将了一军,不过,这应该也就是一代枭雄才有的果断和坚决吧,

前任功过,任后人评说!

不过,客官,你怎么看?


老梁说历史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惊险的一出戏,就是大名鼎鼎的“玄武门政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刚刚建立仅仅九年的大唐王朝,其都城长安就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大事。



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率领部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在大唐王朝首都长安城的玄武门,发动了“屠杀式”铁血政变。李世民杀死自己的大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逼宫父亲唐高祖李渊。

李世民心腹大将尉迟敬德,提着太子人头,浑身是血,闯宫入见唐高祖李渊,李渊见两个儿子已身首异处,老泪纵横、无可奈何,只能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后,李世民坐上皇位,建年号“贞观”,开创“贞观之治”,也就是后来声名赫赫的唐太宗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诛杀隐太子(李建成)一党时,事后清算,可谓不遗余力。先后诛灭了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一门,而李世民对他的亲侄子们(指建成、元吉的儿子们),基本上全杀光了。来了个斩草除根,以除后患。

同时,李世民还占有了弟弟李元吉的老婆杨氏,并将貌美的弟媳杨氏纳入自己后宫,于是弟媳变成了自己的女人。



胜利者为了证明自己的征服欲,占有顽抗者的女人以示征服,瓦解敌对势力的意志。在这一点上的原因,自然是有的。

当然,齐王李元吉的媳妇杨氏出自大族,李世民将杨氏女纳入后宫,也不乏有一层政治用意在。

另外杨氏是个大美人,貌美如花,作为男人兼九五之尊的李世民“熟女好逑”,想占有美色,也并非意外。有人说杨氏本就中意李世民等等尔尔,那是戏说罢了,或者是李世民自我美化的言辞。

除此之外,大唐李氏身上有一半胡人血统,对占有弟妻这事,多多少少也会有一定影响。


峰子奇观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样一种说法叫脏唐臭汉。

为什么说唐朝脏呢?最主要是指,唐太宗李世民收了他弟弟李元吉的老婆,唐高宗李治娶了自己的后妈武则天为皇后,唐玄宗李隆基娶了自己的儿媳妇杨贵妃。

其实这种事在汉唐时期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甚至是比较常见的。

比如三国时的曹操就最喜欢娶别人的老婆,甚至有人说曹丕把曹操的小老婆通通都纳入后宫。

隋唐的皇帝们是北魏鲜卑族人,作为少数民族,这种事情是比较常见的。比如王昭君就嫁给了父子两代匈奴可汗。

有人说李世民娶了自己的弟媳妇,纯粹是好色,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在这里,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在中国古代,人口稀少,人的寿命也比较短。因此结婚都比较早,大概在十四五岁就要结婚生孩子。名门望族更是如此。

那我们就可以大胆推断,玄武门事变的那一年,李元吉24岁,他的老婆杨氏应该也差不多年纪。

也就是说,李元吉死的时候,他们结婚大概8,9年的样子。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老夫老妻了。

如果李世民真的娶杨氏,是为了好色。那我们经常说,美女如韭菜,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李世民贵为皇帝,比杨氏更漂亮的,年轻的美女多了去了,为什么一定要娶自己的弟媳妇呢?

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李世民则为成熟的政治家,做事情,一定有自己的政治考量。政治的本身就是平衡各方面的实力,为自己所用。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先是提拔了李渊的重臣萧瑀,然后是重用李建成的亲信魏征,然后就是把李元吉的老婆杨氏纳入后宫。

整个魏晋南北朝都是建立在门阀制度之上的,尤其是北朝到隋唐初期,杨坚和李渊都是关陇集团的集团之一。

没有门阀集团们的支持,任何一个政权都很难实现稳定的统治,因为他们垄断了用人大权。隋唐的科举制度就是从民间选拔人才,打断门阀对人才的垄断。

但在科举制度还没有对朝廷用人起到很大作用的时候,李世民还不得不依赖这些门阀的支持。

李元吉的老婆杨氏就是陕西关中的门阀望族之一,在关中地区,韦、柳、薛、杨、杜这几个大姓就是最大的几个门阀。

在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它只能代表关陇势力,当时天下还有代北集团和山东集团。代北集团的领袖是长孙无忌,也就是李世民的大舅哥。

李世民执政的基础,就是借助关陇集团,联合代北集团,对抗山东集团。

因此李世民娶了李元吉的老婆,本质上就是一场政治联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建立统一阵线,把朋友变得多多的,把敌人变得少少的。只有这样才能稳固自己的政权。


新知传习阁

首先,李世民这么做和他身上有没有胡人血统关系不大。古代中原汉族王朝并没有某些人想像的那么保守。之所以很多人认为保守,是受到了宋朝之后程朱理学的影响,将历史上的很多王朝妖魔化了。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很多王朝对男女婚姻问题极为开放。比如著名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当年只是吕不韦府中的一名歌女,曾经深受吕不韦的宠幸,后来被吕不韦送给了异人,在异人当上秦王后,并没有影响赵姬成为王后,在秦始皇成为秦王后,也没有影响到赵姬成为王太后。

还有历史上另外一名皇帝汉武帝,他的母亲王皇后竟然是二婚!在明清时期,很难想像母仪天下的皇后在嫁给皇帝之前还有过一段婚姻,甚至育有一女(平阳公主)。

当然,异人和汉景帝在迎娶赵姬与王皇后的时候不算是霸占,和李世民霸占自己的弟媳还不太一样。

即便这样,历史上汉人也有过先例,这就是著名的人妻爱好者曹操。关于曹操霸占别人妻子的事,悟空问题上相关问题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搜。

所以,李世民霸占李元吉的老婆和他身上的胡人血统没有必然联系。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霸占李元吉老婆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李元吉老婆漂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第二,作为胜利者霸占失败者的老婆,更是一种对胜利作出的最好昭示,就如同曹操霸占人妻一样!

第三,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应该是爱慕已久。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甚至想要立她为皇后,只是被魏征拦住了。


历史风暴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胜利,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纷纷被杀,接下来的问题就该是怎么善后了。



对于李建成旧部,李世民重用魏征,让他出面处理与安抚,对于李渊旧部,重用典型人物萧瑀,对于李元吉,收复他老婆齐王妃杨氏。正所谓“打蛇打七寸”。

杨氏来头不小,出身关中的名门望族杨家,正是:

关中亦号郡姓,韦、柳、薛、杨、杜首之。

说白了,大唐的一切中心(都城长安)在关中,李世民需要关中杨家门阀的支持,霸占杨氏纯属于一场政治婚姻。



而杨氏愿意吗?

杨氏当然愿意,关中门阀择偶的标准就是“略伉俪,慕荣华”,宁愿在宝马奔驰车里哭哭啼啼,也不想在自行车上咯咯幸福的笑,只要能够荣华富贵就可以,感情倒是其次。

另外,在贞观四年,李世民接回隋炀帝的萧皇后,并且善待,也是如此,目的在安抚前朝旧部。



在政治上,牵扯到婚姻,实际上是牵扯到利益,抱团发展嘛,有点类似《红楼梦》的四大家族!


非常茴香豆

首先说一点,历史上对李世民的记载有些东西是被忽略的,比如说,他和曹操一样,都爱人妻。比较出名的有萧皇后,杨广的妻子;太子妃,李世民亲嫂子玳姬,李建成妻子;杨妃,李元吉妻子,至于那些没有名字的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说到底,这跟李世民的个性有关,本身就好这一口。反观武则天,十三四岁的年纪,就没有引起李世民多大的兴趣。

回到政局之上,当时齐王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是隋朝宗室后裔,是当时的一大门阀望族,假如一起处死,那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李世民刚刚夺得政权,权衡利弊之下,杀之不如笼络之,拉拢之,不战而屈人之兵,用联姻的方式,化敌为友,为自己的政治前途服务,既抱得美人归,又稳固了皇位,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一个就是北朝贵族沿袭制度的影响,虽说李世民所处的时代虽已是隋唐,但由于隋朝统治时间过短,北朝的影响并没有消除,这种消灭对手、将女眷纳入妾室的做法,是当时贵族的一种惯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九五至尊的皇上是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的,天下都是皇帝的,更何况是一个女人呢?杀死政敌再娶了他们的妻子,不但显示出了皇上的权威,而且让朝野上下的人明白君臣之道,懂得敬畏,以此震慑朝纲。


史歌

李元吉是官方定性的罪人以后,他的遗孀就是罪人家属,从程序上讲完全可以没入掖庭,所有权就属于皇帝。

虽然李明出生时间无载,但从履历可以看出他是李世民晚年所生,长孙皇后已死,李世民就算后宫三千,按当时的观念也是鳏夫。

这事大了说就是皇帝睡了一个掖庭罪妇,小了说就是鳏夫睡了寡妇,连出轨都不算。而且史书空白很大,无载杨氏和李元吉有无子女,也无载她是否被迫怀上李世民的孩子。并不能排除人家鳏夫寡妇你情我愿,围观群众瞎操心。

所谓爱杨氏欲立为后也很水,魏征比杨氏为辰嬴,李世民却没有表示。这更像是君臣二人在拿杨氏当纳谏经验包。李世民死了,杨氏作为皇子母仍然是巢剌王李元吉遗孀巢王妃的身份,没成为李世民的妃嫔。唐高宗登基后,出李明为巢剌王嗣子。后来李明获罪在流放地黔州被都督逼死,高宗只是将黔州官吏全部罢免,不见杀半个人为李明偿命,他对李明的兄弟情也不过如此尔。

元朝有一次文官商议新皇帝的母亲如果不是正室能否和皇后一样配享老皇帝的问题,大学士陈颢为了驳斥观点对立的褾鲁曾,也不知道是不是看过什么秘本史料,竟然语出惊人,说一个皇帝是可以配多个皇后啊,唐太宗就立了曹王明的母亲为皇后,他就有两个皇后,有何不可?褾鲁曾也可能看了类似的秘本史料,反驳也不在点上,说:要学就学尧舜,学什么唐太宗!后来清朝学者俞正燮对此进行了辩正。


我不是Henry

败者为寇,胜都王,见怪不怪。假如李世民玄武门一战失败,李世民将会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弑君篡位"的叛逆。然而他赢了,他的兄长反到成了遭人吐骂、搞阴谋诡计的无耻之徒。真像究竟如何?恐怕当时的史官,也不敢真实记入史载!做为一个封建帝王,唯我独尊,什么不敢作?连自己兄长都敢杀的人,霸占嫂子,就不足为奇了。


长明227588861

往好了说,李世民霸占齐王妃杨氏,是来自于兄长的爱护,对于失去丈夫的杨氏表达自己的关怀!

往坏了了,李世民霸占齐王府杨氏,是色胆包天,垂涎美色,杀人丈夫,淫人妻子,简直是败坏人伦,十恶不赦!


玄武门之变,蓄意为之也好,出于自保也好,对于志在九五的李世民来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是李世民前进路上的绊脚石,非死不可!不然,死的就是李世民自己了。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说李世民残忍也好,嗜杀也罢,李世民不会容许他的地位受到任何挑战!所以之后血洗太子府和齐王府就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所幸,李世民还存有一丝良知,没有杀无赦。只是除去了有威胁的人!对于那些没有威胁的女眷,李世民还是放过了她们,甚至还收了一部分到后宫。

李世民强占齐王妃杨氏,无非几个原因:

第一:齐王妃杨氏和齐王没有子嗣,不会对李世民产生威胁。

第二: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已经血流成河了,不宜再开杀戒。将齐王妃府纳入后宫,不仅能安抚人心,也能她的反抗之心。

第三:肥水不流外人田,既然不能杀,那就自己享用吧,这么个大美人不能便宜了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