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扎实做好文化市场管理等工作

重拳整治突出问题 有效净化文化环境 ——南宁市扎实做好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

2017年,南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精神和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迎接、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有效净化文化环境,切实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重拳出击形成强大震慑力

按照市委要求,2017年,我市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将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要点,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推动“扫黄打非”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纵深推进

在景区,各级“扫黄打非”办与旅游部门联合推动37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挂牌成立“扫黄打非”工作站,补全全市旅游景区“扫黄打非”工作“拼图”,实现政府职能部门打击传销活动布点防控上的新覆盖。

在各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城市各大施工项目工地,市“扫黄打非”办委托专业文艺院团普法宣传文艺节目,全年深入演出100场。各县区、乡镇(街道)、农村(社区)“扫黄打非”工作机构结合送戏进基层活动开展法律咨询、发放资料、有奖问答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认同感。

2017年,南宁市两个基层单位荣获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全区“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荣誉称号,16个基层单位获评全区“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上网服务及娱乐场所加快转型升级

全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勇于面对问题,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方式和手段,积极主动做好宣传引导,推动转型升级工作全面、高效地开展,2017年全市完成95家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6家娱乐场所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场所的营业环境明显改观,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成为人民群众阳光、健康、舒适的文化活动消费场所,树立了行业整洁、阳光、健康的社会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