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王-_-子

繼公元220年曹丕纂汗稱帝建立曹魏,公元221年劉備建立蜀漢之後,孫權也在公元229年在武昌稱帝,建立孫吳政權,改元黃龍,同時追尊其父孫堅為武烈皇帝,追封其兄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子孫登為皇太子,大赦天下。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孫吳政權相比較於曹魏和蜀漢有一點特殊。曹魏的奠基人曹操是曹丕的父親,子承父業可謂是天經地義;而蜀漢則一直都是劉備作為主導而存活下來了的。可是,孫吳呢,那可都是有著江東小霸王稱號的孫策打下來的,想當初從袁術那裡領了自己父親的幾百兵馬,從頭再來,最終獲得了江東士族的認可,佔據了江南。而在他自己死之前還把東吳政權交到了孫權手中,如此來看,孫策無論如何都應該封皇啊,然而事實是僅僅被封了一個長沙桓王。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才使得孫策僅僅被封了一個長沙桓王呢。

在我看來,其實也無外乎這個原因

出於對東吳政權帝位合法性的考慮

首先呢,孫策當時撒手人寰的時候,其實是有一個兒子的,名為孫紹,只是當時江南剛剛平定,孫紹又太年幼,為了孫家可以在江南站穩腳跟,將權力交給孫權是最為穩妥的決定,然而等到稱帝的時候事情就不這麼簡單了。



首先,孫紹在孫權稱帝的時候還活的好好的,而自己還有7個兒子,如果自己將孫策追尊為皇帝的話,就說明孫紹作為孫策的兒子,同時擁有和孫權他們這一支血脈爭奪皇位繼承權的資格,這不是孫權希望看到的;同時呢,孫權的權力不是因為自己多麼英武而是因為孫權是孫策的二弟,是孫策將權力交給孫權的,而如果孫權追尊孫策為帝,就說明東吳的皇位之間兄終弟及也是合法的,而當時孫權可是還有弟弟存活於世呢,這就說明孫權的弟弟也有了皇位繼承的資格,如此一來,這東吳豈不就亂套了嗎?想一想西晉一統三國之後,並沒有想象中的國泰民安,反而引發了使得黎民生靈塗炭的八王之亂,不就是因為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太多了,以至於人人都想當皇帝嗎?



且看看,孫權晚年,他的幾個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繼承人的資格,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一點兄弟情面都沒有,試想一下,親兄弟之間尚且如此,更何況所謂的堂兄第之間呢?


天哥話天下

三國時期東吳大帝孫權,字仲謀。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南京)。他追諡其父破虜將軍孫堅為武烈皇帝,生母吳夫人為武烈皇后,自己好幾個錦衣玉食的膏粱兒子也都封了王。


令人意外的是,英姿勃發、雄烈過人,江東六郡的締造者和東吳政權的實際奠基人孫策卻僅被追封為長沙桓王。

孫權的大哥“小霸王”孫策身前就被漢獻帝授予討逆將軍、吳侯。當初僅憑從袁術手裡討回的“孫堅舊部一千多人”出來創業,很短的時間就統一了包含吳郡、會稽、丹陽、豫章、廬陵、廬江等在內的江東六郡。

毫無疑義,他在孫堅、孫策和孫權父子三人中對東吳政權的基業貢獻應該是最大的,可是孫權追諡父孫堅為帝,卻有意無意忽略勞苦功高兄長孫策,沒有追封其帝號,這是為什麼?

要知道歷代帝王在對先人的追封上都是比較慷慨的,畢竟這是光大家族門楣、有面子得人心的舉動。比如西晉開國的晉武帝司馬炎不僅追諡老爹司馬昭為文帝、爺爺司馬懿為宣帝,還封老爹的哥哥即伯父司馬師為景帝。

唐代宗李豫在追封他的弟弟建寧王李倓為“承天皇帝”後,甚至還給弟弟補辦了一場冥婚:將姑姑興信公主早亡的女兒張氏許配給了李倓,封為“恭順皇后”;魏文帝曹丕更誇張,先追封老爹曹操為魏文帝,再上溯四代一直追封到曹操的太監爺爺都是皇帝。

孫權為什麼稱帝后封父不封兄呢?其實封還是不封這是他綜合評估後的結果。

首先,這是他一貫節儉、關注民生、愛惜民力的作風的體現。他在不斷地富國強兵的同時,注重發展生產,寬稅薄徭,修養生息。

孫權稱帝后依照兒子追贈父祖當皇帝的歷史傳統,追封老爹孫堅帝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實上他都沒有追封祖父。本著追封寧少勿多、寧低勿高的原則,他沒有封兄長孫策帝號或許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追封皇帝也不單單是一個名號問題,還涉及到陵寢、宗廟、每年繁多的祭祀禮儀、貢品、日常管理維護以及人員值守等,甚至追封了皇帝還需要配套追封一個“皇后”,又是一大攤子事。零零總總的開支,不是一個小數目。少追諡一個皇帝,不是積蓄了民力、省下了百姓不少負擔嗎?

其次,不追諡孫策帝號也與孫權的經歷和個性有關。他不追封孫策為帝就是為了儘可能降低孫策的威信和減少其影響,讓自己不至於生活在孫策的影子裡。

孫權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在孫策遇刺後成為江東之主,雖然善於識人用人,但是史書上評價他有點類似越王勾踐,生性多疑和陰鷙,是一個肚子裡用功夫的角色。

當年孫策遇刺死於非命時,接掌大位的孫權還是個十八九歲的半大孩子,幾乎沒有任何一國之主的閱歷和威信。當時孫權的名位也只是將軍(後來做大後才稱王稱帝)。

曾經臣服於孫策的那些舊部,猶疑觀望者有之,擁兵自重者有之,割據反叛者有之,乘亂征伐搶奪地盤者有之,可以說是風雨飄搖。

在此之前孫策和麾下諸將、文武官員更多的類似一種意氣相投的盟主和盟賓的關係,不行嚴格的君臣之禮。這個固然與孫堅早逝後孫策與他們孤苦相依、一度在袁術手下同賬稱臣的歷史淵源有關,也因為孫策憑著神勇雄烈、叱吒三軍的蓋世豪氣,不需要那麼看重那些虛禮。

而孫權自知“帥江東之眾,在兩軍陣前決戰決勝,與天下爭衡”這方面遠不如孫策。如果孫策是高聳入雲的秦嶺,他孫權則是巍峨秦嶺腳下的一抔糞土,眼前的“名位“都是大哥孫策的威望罩著呢!

辛虧手握重兵、深孚眾望的周瑜迅速帶兵來前來輔助孫權,而且他刻意率先用君臣叩拜大禮來示範性地確認上下尊卑的君臣關係,言談之中,也恭敬有加。周瑜的聰明和資歷算是暫時穩定了東吳大局。

這段一驚一乍、險象環生的經歷在孫權內心留下了錐心痛骨的烙印:一定要儘快強大起來,走出大哥的陰影,豎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徹底收服那一個個“刺頭”。

特別是孫策臨終前對張昭說的“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這句話,固然可以理解為孫策臨死前對肱骨重臣半真半假式的敲打和測試,但是孫權自己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蔑視和兇險。孫權羽翼豐滿後早早就以高名顯爵把張昭“供起來”而實際將其實權剝奪殆盡就是明證!

這個從孫權去世後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也可看出端倪。很顯然“大皇帝”與秦始皇的“始皇帝”一樣大有深意;另外“太祖”一般用於指開國皇帝或國家奠基者(後來也有用高祖的)。

比如周太祖姬昌、魏太祖曹操、晉太祖司馬昭;唐高祖李淵甚至追封對大唐創建無尺寸之功的爺爺李虎為“太祖”,隋文帝楊堅也同樣尊跟隋朝不相干的老爹楊忠為“隋太祖”。

這些“太祖”基本上是為子孫稱帝打下基礎的人,有些可以說“寸功未立”也當了“太祖”。反觀孫權,不追封孫策帝號倒也罷了,連“太祖”之位都捨不得給老爹。一個“大皇帝”加“太祖”,再結合孫權對父兄的封贈,其用意不言自明:大吳帝國的基業和開國自我孫權開始,孫堅或許有些微功,這裡就沒孫策什麼事了!最大程度地淡化乃至抹殺了兄長的影響力和歷史功績!

另外,孫權僅依照皇帝兄弟該有的名分待遇封孫策王爵而不贈帝號也有很重要的現實考量,那就是東吳的皇位傳承問題。

孫權謀國深遠,若他追贈兄長皇帝封號,就坐實了自己取得皇位依據的是“兄終弟及”的繼承原則,那麼按照這種禮法制度,孫權按理將來是要把皇位歸還孫策子孫的,而且孫策確實也有兒子孫紹、孫子孫奉這些後人。

如果孫策有皇帝的名分,其子孫繼承皇位的合法性就增加了不是?孫權這樣處心積慮的封父不封兄,就是從法統上否定了孫策這一支系的皇位繼承權,實際上是排斥了“兄終弟及”而示範和強調了“父死子繼”的傳承原則,從而堵塞了別有用心的人生事的口實,或許孫策的子孫後輩自己也難保全無異心。

事實上,孫權一勞永逸地“剝奪”了孫策支系染指皇位的可能或許有點薄情寡義,但是確實有利於最大限度地避免家族內部爭奪皇位的紛爭。孫策當年交棒給他時,就有張昭等人一度更看好他的三弟孫翊,如果不是孫策堅持己見,他與“東吳老大”的位子就失之交臂;另外孫權稱帝后,他的五弟孫朗在健在,不排斥“兄終弟及”,孫朗不是也有覬覦大位的可能性?

總之,孫權封父不封兄很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綜合原因。但是不管出於哪種考慮,他這種舉動看似不厚道,但是客觀了有利於東吳政權的延續和穩定。

歡迎交流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兩種皇位繼承模式。

一種是大家公認的子承父業,就是我們最常說的嫡長子繼承製。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基本上都是延續的這一種繼承方式。西周初年,周公製作禮樂,開始確定嫡長子繼承製,即為: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說,國君的王位應當由在國君的諸位嫡親兒子當中以長幼順序選擇最長的兒子繼承王位,而且國君的繼承人必須是正妻所生的兒子,即時他沒有其他妃嬪所生之子年長,若正妻沒有兒子,也應該立妃嬪中地位最尊貴之人的兒子為繼承人。

第二種是兄終弟及,就是說哥哥殯天了,皇位由自己的弟弟來繼承,選擇這種方式主要基於兩種因素考慮,一是哥哥可能沒有子嗣,但是江山社稷還是得延續下去;而是哥哥的孩子還很小,為了國運考慮不得不先在弟弟當中選一個繼承大統,後面的事情自己也就管不了了。

西周之前是存在比較多的兄終弟及的情況,在嫡長子繼承製確立為主要的繼承方式後,這種情況就少多了。唐武宗李炎、唐昭宗李曄、宋太宗趙匡義、金太宗吳乞買、元仁宗、元文宗等,均是以君主之弟的身份,繼承皇位的。

孫策為何選擇弟弟作為繼承者

有了以上的歷史背景,孫權為何不追封自己的哥哥孫策就比較好理解了。

三國時期,雖然天下紛紛擾擾,亂世悠悠,但是基本的宗法還是需要遵守的,至少是這個嫡長子繼承製的問題。正如劉禪是一樣的,他雖然比較懦弱無能,甚至被外界成為“廢物”,但是他還是毫無懸念的繼承了皇位,還不是因為他是昭烈皇后甘氏所生之子,即時劉封等人的武力值、智力值、防禦值都遠高於劉禪,可也登不上帝位。

江東的霸業基本上都是孫堅和孫策父子兩個創下的,孫權是這個霸業的守護者,常言道創業容易守業難,孫權能把江東發展成三國鼎立的吳國也是很不容易的。當年孫策因為自己的孩子還小不足以繼位於是選擇了孫權來繼承,是希望他能夠守住這份大業並有可能發揚光大。

孫權為何不追封自己的哥哥孫策

基於以上兩條主線的考慮,如果追封哥哥為帝,說明自己的帝位來路不正,而且還得考慮是否要還朝於孫紹。所以,兄終弟及的這條主線是不能夠走的,那就要選擇子承父業這條道路。

這個場景和趙構有點像,靖康之恥徽欽二帝被俘虜到北地,於是趙構作為當時唯一的皇室子嗣繼承了自己哥哥欽宗皇帝的帝位,他就不願意主動迎回二聖,擔心自己的哥哥回來了之後自己就只能靠邊站了,就得還政於自己的哥哥了。


胡來說史

在以孝為本的古代,一國的開國皇帝一般都會給自己的父輩追封帝號,表示光宗耀祖。比如曹丕登基後還追封了父親曹操為武皇帝,爺爺為太皇帝,曾爺爺曹騰為高皇帝(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太監皇帝)。



所以說孫權追尊父親孫堅為帝,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主要的是當初父親孫堅是把位置留給了哥哥孫策,只不過孫策這個人不僅自信而且自大,經常一個人偷偷跑出去打獵,又不愛帶保鏢,終於陰溝裡翻船被許貢的門客殺死。

孫策看著父親留下班底和自己的勇猛打下的江東。如果說他不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那肯定是假的。然而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有能力者居之。如果讓自己還沒斷奶的兒子即位,就算手下人忠心不反,可也難逃曹操,劉備這些梟雄之手,最後不得以選擇了已經成年的孫權來當家。




說到這裡孫權其實應該感謝大哥才對啊,追封皇帝尊號這種東西難道不應該也給哥哥來一個嗎?

其實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正統的問題,如果孫權追尊兄長為帝,那麼孫權,孫策的子孫就都是皇位合理繼承人,這在皇權繼承中就是大忌了。可能孫權為了之後的江山能永固傳承,只能委屈孫策為王吧!


西南官腔

這個問題其實網絡上流傳已久,都是拿孫權和司馬炎兩人的事情作比較,天真簡單的認為孫權不夠厚道,今天我就給大家系統的講解一下這件事。

孫權沒有追尊孫策和司馬炎追尊司馬師,都不是他們本人一拍腦袋想咋幹就咋幹,在中國古代一旦涉及到禮法的問題,就必須遵循制度,否則就要出笑話。這兩者都是遵循禮法制度而做出的決定。我們分以下幾點來看看兩者的區別。

第一、帝位來源不同。司馬炎是受魏國禪位而稱帝,所以他必須承認魏國政權的合法性,司馬昭的大將軍爵位是繼承自司馬師,這一點他是無法否認的,所以他追尊這一系傳承的時候就必須要有司馬師這一環,才能保證傳承完整。

而東吳則不同,孫權的帝位是自立的,不受前朝影響,追尊祖先只需要按照禮制高、曾、祖、父直系傳承即可,兄長不在其中。

第二、即便涉及到繼承的問題,孫權和孫策之間也不是繼承的關係,而是繼任。就好像現在走了一個縣長又來了一個縣長一樣,孫策生前的爵位是討逆將軍,而孫權被任命為破虜將軍,兩者都是東漢朝廷任命的,中間沒有傳承關係。

第三、司馬師首先是被司馬昭追尊的,司馬昭晉位為晉王之後,就已經追尊司馬師為晉景王,表示自己的位置是繼承自司馬師的,明確了傳承關係,所以司馬炎稱帝之後就必須按照他老子的意思來追尊。

第四,當然,孫權如果執意要追尊孫策也不是不可以,他從家族的傳承方面來解釋,禮法上勉強說的過去,但是這樣一來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最重要的就是孫策一系有了皇位繼承權,這對於王朝的傳承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他完全沒必要這麼做。

所以說,帝王無家事,一旦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大事,就不是憑個人好惡所能決定的,必然是要做出符合制度,有利於統治的決定。孫權追尊孫策,第一不合禮法,第二可能埋下隱患。而不追尊既合乎禮制,又可以保證政權穩定。任何一個睿智的君主都懂得其中的取捨,也不能因此就說孫權忘恩負義。


三日軒主人

孫權的確是忘恩負義了。再看看司馬炎,做的就比孫權大氣。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建立晉朝以後。不僅追封完他爺爺司馬懿廟號為高祖後,他爸爸司馬昭為太祖,還追封他大爺司馬師為世宗。在這件事上,司馬家的人比孫家的人厚道多了。

孫權為什麼不冊封他哥哥孫策呢?

首先,孫權不喜歡活在孫策的影子裡。孫策太牛了,依靠從袁術手裡,討回“孫堅舊部一千多人”,創立了江東的基業。而且,孫策留下的一群老臣宿將,如:周瑜、魯肅、張昭、黃蓋、呂蒙等人,都是後來孫權時的東吳基石。孫權最記恨的,還是孫策死前對張昭說的那句“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當時,張昭等人願意是想讓三弟孫翊繼承,可惜孫策讓給了孫權。)他不封孫策,就是想說東吳是他在父親的基業上建立的!想忽視掉孫策的功勞!

其次,孫權能力有限,不想再過多表彰孫策的功績。赤壁之戰,孫權猶猶豫豫,沒有果斷。後來,五次徵合肥,沒有一次勝利的。這都證明了,孫權能力是不行。他能力不行,底氣不足,就會猜忌老臣們對他的態度。 他要是追封孫策為帝,那麼孫策的孩子就有繼承王位的權利了。萬一,老臣們想廢了他,重新立孫策的兒子孫紹為皇帝。。。

最後,孫權如果追封孫策,那麼當時五弟孫朗也還健在。這是不是就會給人一種暗示,東吳可以“兄弟相承”?就算不走“兄弟相承”這條路。那麼,孫策的兒子也是皇帝的兒子,那也就可能會參與皇位競爭。東吳很多大臣都是孫策的舊部,會不會偏向把皇位還回孫策這一支?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孫策是吳國政權的奠基者之一,孫權稱帝以後並沒有追封其為皇帝,只是追封為長沙恆王。表面上來看是薄情寡義,實際上更多是為了避免孫氏家族內亂,如果追封孫策為帝,那麼就意味著孫策兒子也有繼承權,到時候為了帝位家族自相殘殺是在所難免的,所以追封為王是一個薄情卻又最合理的決定。

孫策與其父孫堅是吳國政權的奠基者,孫堅並沒有打下江東,只不過憑著南征北戰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又擁有了不少部眾,孫堅戰死以後,長子孫策靠著孫堅的餘部南下,打下了江東,草創了吳國,雖然孫策戰死時打下的江東並不是很大,但重要的是孫策給孫權留下一班文武大臣,孫權時代名將直臣很多都是孫策挖掘發現的,而且孫策考慮到當時局勢不穩定,兒子又年幼,將大位讓與孫權,可以說大局觀很強,對於孫權更是天大的恩情。


身為吳國奠基者,其實孫策的功勞比之父親孫堅高出太多了,雖然吳國在孫權手裡發揚光大的,但孫策的開基之功是不可忽視的。孫權稱帝以後並沒有追封孫策為帝,除了薄情,唯一的解釋就是害怕以後孫氏家族自相殘殺。

在古代家天下的封建社會中,繼承人可以說是重中之重,繼承人選好了,要麼守成有餘要麼繼續開拓基業,繼承人選差了,輕則國家衰敗重則亡國,而繼承人的選擇範圍也是很重要的。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太祖朱溫就是在繼承人上面,發神經的想立養子,結果親兒子不幹了,發動政變把他給宰了。


為了皇位親兄弟之間自相殘殺都是常事,如果範圍再擴大到孫策兒子哪裡,更是不可控制了,所以孫權沒有追封孫策為皇帝,在法統上否定了孫策一脈的繼承皇位權。甚至孫策的王爵都不可以世襲,孫策之子孫紹歷封吳侯、上虞侯,後代也是以侯爵沿襲下去的,可惜孫策孫子孫奉時捲入吳末帝時期的奪皇位謠言中被殺。

而孫策追封的長沙恆王,還有孫策之子孫紹最初的爵位吳侯都是不錯的爵位,長沙恆王這個追封算是美諡,而孫紹的吳侯爵位更是不錯,以國號命名爵位可以說是最好的命名,孫權雖然薄情,但也並非太絕情。

在三國時期,曹魏、孫吳還有後來的司馬氏都有追封父親為帝的例子,而蜀漢劉備卻並沒有,因為其他王朝都是自創的,劉備自稱漢室之後,建立的蜀漢也是以延續漢家江山為名,所以並沒有追封自己的父親,當然我們後世將之分開區別了,西漢、東漢、蜀漢這般的稱呼。


司馬氏建立西晉倒是有過追封哥哥的例子,司馬師是司馬懿長子,西晉奠基人之一,死後弟弟司馬昭繼位,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建立晉國以後,追尊伯父司馬師為景皇帝,可以說這也算是追封哥哥的例子,只不過司馬昭時代並沒有建立西晉,由他的兒子司馬炎完成的,而司馬師被追封為皇帝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他無後。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宋安之

孫權

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我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忘恩負義,而是孫權有他自己的考慮。

孫策

孫權是從孫策的手裡繼承位置的。孫權是孫堅的兒子,孫策的弟弟,孫策死的早,孫權繼位,與其兄相比,孫權的確在軍事才華上不及其兄。不過孫策也有其短板,就是孫策過於霸氣,處理事情有點急躁,情緒化,以至於有時候會得罪人,在孫權執掌政權之後,孫權有意淡化孫策之影響,實際上就是想樹立自己在東吳的高大形象,畢竟天下是孫權的,孫策已經是歷史煙雲了。由此看來,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而沒有大封孫策,這並不是什麼忘恩負義,而是孫權有他自己的考慮。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在東吳,孫權是唯一的能夠治理天下的帝王。

孫堅

如果您喜歡歷史與文化,請您關注 譚論古今,會帶給您更多有趣的歷史文化,讓歷史與現實為您照亮人生前程!如有不同意見或建議,請您在下邊留言交流,歡迎您的批評指教!


譚論古今

孫堅是東吳的奠基人,東吳開國皇帝孫權的父親,在古代,皇帝尤其是開國皇帝追封自己的父親,祖輩為皇帝是慣例,所以於情於理孫權追封孫堅為武烈皇帝是沒有問題的,魏明帝曹叡還追封曹操的爺爺宦官曹騰為高皇帝呢,歷史上宦官被追封為帝的僅此一人!

再來看孫策,孫策能文能武,人稱“小霸王”,孫堅死後,僅用了十年便在江東紮下根基,打下一份基業,後來孫策遇刺,由於江東正處在創業期,內部極其不穩定,加之兒子孫紹年幼,難堪大任,於是便將江東大權傳給了弟弟孫權,三十年後孫權稱帝建立吳國,那麼孫權繼承孫策之位為什麼不追封孫策為帝,只封了長沙桓王呢?其實從以上兩段便可看出一二,下面我分三點闡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孫權稱帝后,他的兒子們均已長大,政權穩固,不存在孫策死後面臨的困難局面,這時候若再追封孫策為帝,那麼孫策的後代在法理上也有了合法繼承權,在他百年之後,保不準孫策的後代或主動或被人利用而起兵爭權,如此一來,吳國勢力勢必會被削弱,於國於己都是不利的。


二,上面說了,孫策時期的江東政權只是創業的初期,真正的快速發展和最後的強盛都是在孫權當政時期,從孫權接掌江東政權到他稱帝建立吳國用了近三十年,這三十年間孫權勵精圖治,任用賢臣良將,把江南帶入進一個繁榮強盛的局面,他覺得自己的功績已經超越了他的哥哥孫策,如果追封孫策為帝的話,那麼天下人只會覺得他的成就得益於孫策,如此世人,青史便更多的記得孫策而輕視了孫權,所以為了證明自己比孫策更強,更有能力,他孫權也不會追封孫策。


三,第三點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關於追封的禮法問題,有人說孫策傳位給孫權,這就默認了是兄終弟及,按理孫權接受之後就該默認他以後應該將大位傳給孫策的兒子,其實這是不嚴謹的,孫策傳位給孫權時吳國還沒建立,所以不存在兄終弟及這一說,而且因為中國自始皇帝之後遵循的都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帝位傳承製,父傳子一脈相承,如果孫策已經是皇帝的話,我覺得他很大可能就不會再傳位給孫權了吧, 在這種帝位傳承的制度下,追封父祖輩為皇帝在禮法上是沒有問題的,而追封兄弟為帝,縱觀歷史,除了晉朝這個奇葩,確實再沒有過,因為這不符合禮制,顯然孫權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其實孫權稱帝后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作為皇帝而言,這已經是很大的恩典了。
只不過,他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為吳侯,這就有點薄情了,而且孫權後期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左右不定,導致了吳國後期孫氏兄弟骨肉相殘,孫紹也沒能逃過被殺的下場,結局真是令人唏噓。


鹹魚閒聊

孫權稱帝后為什麼只追封孫堅為帝,而沒有追封孫策為帝?

其實是為了保證自己和東吳江山的穩固, 孫權是長沙太守孫堅的次子,吳侯孫策的弟弟。孫策被刺客用毒箭射死之後,當時才18歲的孫權繼吳侯之位。孫權在吳侯位上坐了29年,苦心經營,最終等到時機成熟,在公元229年稱帝,史稱其為吳大帝。



孫權其實不喜歡活在孫策的影子裡。孫策當時從袁術手裡,討回“孫堅舊部一千多人”,創立了江東的基業。孫策留下的周瑜、魯肅、張昭、黃蓋、呂蒙等人都是老部下,後來成為孫權時期的基石。孫權最記恨的,還是孫策死前對張昭說的那句“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孫策僅僅被封了一個長沙桓王。因為孫策當時撒手人寰的時候,其實是有一個兒子的,名為孫紹,當時孫紹年幼,為了孫家可以在江南站穩腳跟,將權力交給孫權是最為穩妥的決定,然而等到稱帝的時候事情就不這麼簡單了。 孫紹在孫權稱帝的時候還活的好好的,而自己還有7個兒子,如果自己將孫策追尊為皇帝的話,就說明孫紹作為孫策的兒子,同時擁有和孫權他們這一支血脈爭奪皇位繼承權的資格,這不是孫權希望看到的;同時孫權的權力不是因為自己多麼英武而是因為孫權是孫策的二弟,是孫策將權力交給孫權的,而如果孫權追尊孫策為帝,就說明東吳的皇位之間兄終弟及也是可能的。



如果到時候為了帝位家族自相殘殺是在所難免的,所以追封為王是一個薄情卻又最合理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