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王-_-子

继公元220年曹丕纂汗称帝建立曹魏,公元221年刘备建立蜀汉之后,孙权也在公元229年在武昌称帝,建立孙吴政权,改元黄龙,同时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追封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子孙登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孙吴政权相比较于曹魏和蜀汉有一点特殊。曹魏的奠基人曹操是曹丕的父亲,子承父业可谓是天经地义;而蜀汉则一直都是刘备作为主导而存活下来了的。可是,孙吴呢,那可都是有着江东小霸王称号的孙策打下来的,想当初从袁术那里领了自己父亲的几百兵马,从头再来,最终获得了江东士族的认可,占据了江南。而在他自己死之前还把东吴政权交到了孙权手中,如此来看,孙策无论如何都应该封皇啊,然而事实是仅仅被封了一个长沙桓王。

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使得孙策仅仅被封了一个长沙桓王呢。

在我看来,其实也无外乎这个原因

出于对东吴政权帝位合法性的考虑

首先呢,孙策当时撒手人寰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个儿子的,名为孙绍,只是当时江南刚刚平定,孙绍又太年幼,为了孙家可以在江南站稳脚跟,将权力交给孙权是最为稳妥的决定,然而等到称帝的时候事情就不这么简单了。



首先,孙绍在孙权称帝的时候还活的好好的,而自己还有7个儿子,如果自己将孙策追尊为皇帝的话,就说明孙绍作为孙策的儿子,同时拥有和孙权他们这一支血脉争夺皇位继承权的资格,这不是孙权希望看到的;同时呢,孙权的权力不是因为自己多么英武而是因为孙权是孙策的二弟,是孙策将权力交给孙权的,而如果孙权追尊孙策为帝,就说明东吴的皇位之间兄终弟及也是合法的,而当时孙权可是还有弟弟存活于世呢,这就说明孙权的弟弟也有了皇位继承的资格,如此一来,这东吴岂不就乱套了吗?想一想西晋一统三国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国泰民安,反而引发了使得黎民生灵涂炭的八王之乱,不就是因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太多了,以至于人人都想当皇帝吗?



且看看,孙权晚年,他的几个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继承人的资格,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一点兄弟情面都没有,试想一下,亲兄弟之间尚且如此,更何况所谓的堂兄第之间呢?


天哥话天下

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字仲谋。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南京)。他追谥其父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生母吴夫人为武烈皇后,自己好几个锦衣玉食的膏粱儿子也都封了王。


令人意外的是,英姿勃发、雄烈过人,江东六郡的缔造者和东吴政权的实际奠基人孙策却仅被追封为长沙桓王。

孙权的大哥“小霸王”孙策身前就被汉献帝授予讨逆将军、吴侯。当初仅凭从袁术手里讨回的“孙坚旧部一千多人”出来创业,很短的时间就统一了包含吴郡、会稽、丹阳、豫章、庐陵、庐江等在内的江东六郡。

毫无疑义,他在孙坚、孙策和孙权父子三人中对东吴政权的基业贡献应该是最大的,可是孙权追谥父孙坚为帝,却有意无意忽略劳苦功高兄长孙策,没有追封其帝号,这是为什么?

要知道历代帝王在对先人的追封上都是比较慷慨的,毕竟这是光大家族门楣、有面子得人心的举动。比如西晋开国的晋武帝司马炎不仅追谥老爹司马昭为文帝、爷爷司马懿为宣帝,还封老爹的哥哥即伯父司马师为景帝。

唐代宗李豫在追封他的弟弟建宁王李倓为“承天皇帝”后,甚至还给弟弟补办了一场冥婚:将姑姑兴信公主早亡的女儿张氏许配给了李倓,封为“恭顺皇后”;魏文帝曹丕更夸张,先追封老爹曹操为魏文帝,再上溯四代一直追封到曹操的太监爷爷都是皇帝。

孙权为什么称帝后封父不封兄呢?其实封还是不封这是他综合评估后的结果。

首先,这是他一贯节俭、关注民生、爱惜民力的作风的体现。他在不断地富国强兵的同时,注重发展生产,宽税薄徭,修养生息。

孙权称帝后依照儿子追赠父祖当皇帝的历史传统,追封老爹孙坚帝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事实上他都没有追封祖父。本着追封宁少勿多、宁低勿高的原则,他没有封兄长孙策帝号或许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追封皇帝也不单单是一个名号问题,还涉及到陵寝、宗庙、每年繁多的祭祀礼仪、贡品、日常管理维护以及人员值守等,甚至追封了皇帝还需要配套追封一个“皇后”,又是一大摊子事。零零总总的开支,不是一个小数目。少追谥一个皇帝,不是积蓄了民力、省下了百姓不少负担吗?

其次,不追谥孙策帝号也与孙权的经历和个性有关。他不追封孙策为帝就是为了尽可能降低孙策的威信和减少其影响,让自己不至于生活在孙策的影子里。

孙权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在孙策遇刺后成为江东之主,虽然善于识人用人,但是史书上评价他有点类似越王勾践,生性多疑和阴鸷,是一个肚子里用功夫的角色。

当年孙策遇刺死于非命时,接掌大位的孙权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半大孩子,几乎没有任何一国之主的阅历和威信。当时孙权的名位也只是将军(后来做大后才称王称帝)。

曾经臣服于孙策的那些旧部,犹疑观望者有之,拥兵自重者有之,割据反叛者有之,乘乱征伐抢夺地盘者有之,可以说是风雨飘摇。

在此之前孙策和麾下诸将、文武官员更多的类似一种意气相投的盟主和盟宾的关系,不行严格的君臣之礼。这个固然与孙坚早逝后孙策与他们孤苦相依、一度在袁术手下同账称臣的历史渊源有关,也因为孙策凭着神勇雄烈、叱咤三军的盖世豪气,不需要那么看重那些虚礼。

而孙权自知“帅江东之众,在两军阵前决战决胜,与天下争衡”这方面远不如孙策。如果孙策是高耸入云的秦岭,他孙权则是巍峨秦岭脚下的一抔粪土,眼前的“名位“都是大哥孙策的威望罩着呢!

辛亏手握重兵、深孚众望的周瑜迅速带兵来前来辅助孙权,而且他刻意率先用君臣叩拜大礼来示范性地确认上下尊卑的君臣关系,言谈之中,也恭敬有加。周瑜的聪明和资历算是暂时稳定了东吴大局。

这段一惊一乍、险象环生的经历在孙权内心留下了锥心痛骨的烙印:一定要尽快强大起来,走出大哥的阴影,竖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彻底收服那一个个“刺头”。

特别是孙策临终前对张昭说的“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这句话,固然可以理解为孙策临死前对肱骨重臣半真半假式的敲打和测试,但是孙权自己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蔑视和凶险。孙权羽翼丰满后早早就以高名显爵把张昭“供起来”而实际将其实权剥夺殆尽就是明证!

这个从孙权去世后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也可看出端倪。很显然“大皇帝”与秦始皇的“始皇帝”一样大有深意;另外“太祖”一般用于指开国皇帝或国家奠基者(后来也有用高祖的)。

比如周太祖姬昌、魏太祖曹操、晋太祖司马昭;唐高祖李渊甚至追封对大唐创建无尺寸之功的爷爷李虎为“太祖”,隋文帝杨坚也同样尊跟隋朝不相干的老爹杨忠为“隋太祖”。

这些“太祖”基本上是为子孙称帝打下基础的人,有些可以说“寸功未立”也当了“太祖”。反观孙权,不追封孙策帝号倒也罢了,连“太祖”之位都舍不得给老爹。一个“大皇帝”加“太祖”,再结合孙权对父兄的封赠,其用意不言自明:大吴帝国的基业和开国自我孙权开始,孙坚或许有些微功,这里就没孙策什么事了!最大程度地淡化乃至抹杀了兄长的影响力和历史功绩!

另外,孙权仅依照皇帝兄弟该有的名分待遇封孙策王爵而不赠帝号也有很重要的现实考量,那就是东吴的皇位传承问题。

孙权谋国深远,若他追赠兄长皇帝封号,就坐实了自己取得皇位依据的是“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那么按照这种礼法制度,孙权按理将来是要把皇位归还孙策子孙的,而且孙策确实也有儿子孙绍、孙子孙奉这些后人。

如果孙策有皇帝的名分,其子孙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就增加了不是?孙权这样处心积虑的封父不封兄,就是从法统上否定了孙策这一支系的皇位继承权,实际上是排斥了“兄终弟及”而示范和强调了“父死子继”的传承原则,从而堵塞了别有用心的人生事的口实,或许孙策的子孙后辈自己也难保全无异心。

事实上,孙权一劳永逸地“剥夺”了孙策支系染指皇位的可能或许有点薄情寡义,但是确实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家族内部争夺皇位的纷争。孙策当年交棒给他时,就有张昭等人一度更看好他的三弟孙翊,如果不是孙策坚持己见,他与“东吴老大”的位子就失之交臂;另外孙权称帝后,他的五弟孙朗在健在,不排斥“兄终弟及”,孙朗不是也有觊觎大位的可能性?

总之,孙权封父不封兄很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综合原因。但是不管出于哪种考虑,他这种举动看似不厚道,但是客观了有利于东吴政权的延续和稳定。

欢迎交流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山色归读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两种皇位继承模式。

一种是大家公认的子承父业,就是我们最常说的嫡长子继承制。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基本上都是延续的这一种继承方式。西周初年,周公制作礼乐,开始确定嫡长子继承制,即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国君的王位应当由在国君的诸位嫡亲儿子当中以长幼顺序选择最长的儿子继承王位,而且国君的继承人必须是正妻所生的儿子,即时他没有其他妃嫔所生之子年长,若正妻没有儿子,也应该立妃嫔中地位最尊贵之人的儿子为继承人。

第二种是兄终弟及,就是说哥哥殡天了,皇位由自己的弟弟来继承,选择这种方式主要基于两种因素考虑,一是哥哥可能没有子嗣,但是江山社稷还是得延续下去;而是哥哥的孩子还很小,为了国运考虑不得不先在弟弟当中选一个继承大统,后面的事情自己也就管不了了。

西周之前是存在比较多的兄终弟及的情况,在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为主要的继承方式后,这种情况就少多了。唐武宗李炎、唐昭宗李晔、宋太宗赵匡义、金太宗吴乞买、元仁宗、元文宗等,均是以君主之弟的身份,继承皇位的。

孙策为何选择弟弟作为继承者

有了以上的历史背景,孙权为何不追封自己的哥哥孙策就比较好理解了。

三国时期,虽然天下纷纷扰扰,乱世悠悠,但是基本的宗法还是需要遵守的,至少是这个嫡长子继承制的问题。正如刘禅是一样的,他虽然比较懦弱无能,甚至被外界成为“废物”,但是他还是毫无悬念的继承了皇位,还不是因为他是昭烈皇后甘氏所生之子,即时刘封等人的武力值、智力值、防御值都远高于刘禅,可也登不上帝位。

江东的霸业基本上都是孙坚和孙策父子两个创下的,孙权是这个霸业的守护者,常言道创业容易守业难,孙权能把江东发展成三国鼎立的吴国也是很不容易的。当年孙策因为自己的孩子还小不足以继位于是选择了孙权来继承,是希望他能够守住这份大业并有可能发扬光大。

孙权为何不追封自己的哥哥孙策

基于以上两条主线的考虑,如果追封哥哥为帝,说明自己的帝位来路不正,而且还得考虑是否要还朝于孙绍。所以,兄终弟及的这条主线是不能够走的,那就要选择子承父业这条道路。

这个场景和赵构有点像,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俘虏到北地,于是赵构作为当时唯一的皇室子嗣继承了自己哥哥钦宗皇帝的帝位,他就不愿意主动迎回二圣,担心自己的哥哥回来了之后自己就只能靠边站了,就得还政于自己的哥哥了。


胡来说史

在以孝为本的古代,一国的开国皇帝一般都会给自己的父辈追封帝号,表示光宗耀祖。比如曹丕登基后还追封了父亲曹操为武皇帝,爷爷为太皇帝,曾爷爷曹腾为高皇帝(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太监皇帝)。



所以说孙权追尊父亲孙坚为帝,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主要的是当初父亲孙坚是把位置留给了哥哥孙策,只不过孙策这个人不仅自信而且自大,经常一个人偷偷跑出去打猎,又不爱带保镖,终于阴沟里翻船被许贡的门客杀死。

孙策看着父亲留下班底和自己的勇猛打下的江东。如果说他不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那肯定是假的。然而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有能力者居之。如果让自己还没断奶的儿子即位,就算手下人忠心不反,可也难逃曹操,刘备这些枭雄之手,最后不得以选择了已经成年的孙权来当家。




说到这里孙权其实应该感谢大哥才对啊,追封皇帝尊号这种东西难道不应该也给哥哥来一个吗?

其实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正统的问题,如果孙权追尊兄长为帝,那么孙权,孙策的子孙就都是皇位合理继承人,这在皇权继承中就是大忌了。可能孙权为了之后的江山能永固传承,只能委屈孙策为王吧!


西南官腔

这个问题其实网络上流传已久,都是拿孙权和司马炎两人的事情作比较,天真简单的认为孙权不够厚道,今天我就给大家系统的讲解一下这件事。

孙权没有追尊孙策和司马炎追尊司马师,都不是他们本人一拍脑袋想咋干就咋干,在中国古代一旦涉及到礼法的问题,就必须遵循制度,否则就要出笑话。这两者都是遵循礼法制度而做出的决定。我们分以下几点来看看两者的区别。

第一、帝位来源不同。司马炎是受魏国禅位而称帝,所以他必须承认魏国政权的合法性,司马昭的大将军爵位是继承自司马师,这一点他是无法否认的,所以他追尊这一系传承的时候就必须要有司马师这一环,才能保证传承完整。

而东吴则不同,孙权的帝位是自立的,不受前朝影响,追尊祖先只需要按照礼制高、曾、祖、父直系传承即可,兄长不在其中。

第二、即便涉及到继承的问题,孙权和孙策之间也不是继承的关系,而是继任。就好像现在走了一个县长又来了一个县长一样,孙策生前的爵位是讨逆将军,而孙权被任命为破虏将军,两者都是东汉朝廷任命的,中间没有传承关系。

第三、司马师首先是被司马昭追尊的,司马昭晋位为晋王之后,就已经追尊司马师为晋景王,表示自己的位置是继承自司马师的,明确了传承关系,所以司马炎称帝之后就必须按照他老子的意思来追尊。

第四,当然,孙权如果执意要追尊孙策也不是不可以,他从家族的传承方面来解释,礼法上勉强说的过去,但是这样一来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最重要的就是孙策一系有了皇位继承权,这对于王朝的传承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他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所以说,帝王无家事,一旦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大事,就不是凭个人好恶所能决定的,必然是要做出符合制度,有利于统治的决定。孙权追尊孙策,第一不合礼法,第二可能埋下隐患。而不追尊既合乎礼制,又可以保证政权稳定。任何一个睿智的君主都懂得其中的取舍,也不能因此就说孙权忘恩负义。


三日轩主人

孙权的确是忘恩负义了。再看看司马炎,做的就比孙权大气。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建立晋朝以后。不仅追封完他爷爷司马懿庙号为高祖后,他爸爸司马昭为太祖,还追封他大爷司马师为世宗。在这件事上,司马家的人比孙家的人厚道多了。

孙权为什么不册封他哥哥孙策呢?

首先,孙权不喜欢活在孙策的影子里。孙策太牛了,依靠从袁术手里,讨回“孙坚旧部一千多人”,创立了江东的基业。而且,孙策留下的一群老臣宿将,如:周瑜、鲁肃、张昭、黄盖、吕蒙等人,都是后来孙权时的东吴基石。孙权最记恨的,还是孙策死前对张昭说的那句“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当时,张昭等人愿意是想让三弟孙翊继承,可惜孙策让给了孙权。)他不封孙策,就是想说东吴是他在父亲的基业上建立的!想忽视掉孙策的功劳!

其次,孙权能力有限,不想再过多表彰孙策的功绩。赤壁之战,孙权犹犹豫豫,没有果断。后来,五次征合肥,没有一次胜利的。这都证明了,孙权能力是不行。他能力不行,底气不足,就会猜忌老臣们对他的态度。 他要是追封孙策为帝,那么孙策的孩子就有继承王位的权利了。万一,老臣们想废了他,重新立孙策的儿子孙绍为皇帝。。。

最后,孙权如果追封孙策,那么当时五弟孙朗也还健在。这是不是就会给人一种暗示,东吴可以“兄弟相承”?就算不走“兄弟相承”这条路。那么,孙策的儿子也是皇帝的儿子,那也就可能会参与皇位竞争。东吴很多大臣都是孙策的旧部,会不会偏向把皇位还回孙策这一支?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孙策是吴国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孙权称帝以后并没有追封其为皇帝,只是追封为长沙恒王。表面上来看是薄情寡义,实际上更多是为了避免孙氏家族内乱,如果追封孙策为帝,那么就意味着孙策儿子也有继承权,到时候为了帝位家族自相残杀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追封为王是一个薄情却又最合理的决定。

孙策与其父孙坚是吴国政权的奠基者,孙坚并没有打下江东,只不过凭着南征北战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又拥有了不少部众,孙坚战死以后,长子孙策靠着孙坚的余部南下,打下了江东,草创了吴国,虽然孙策战死时打下的江东并不是很大,但重要的是孙策给孙权留下一班文武大臣,孙权时代名将直臣很多都是孙策挖掘发现的,而且孙策考虑到当时局势不稳定,儿子又年幼,将大位让与孙权,可以说大局观很强,对于孙权更是天大的恩情。


身为吴国奠基者,其实孙策的功劳比之父亲孙坚高出太多了,虽然吴国在孙权手里发扬光大的,但孙策的开基之功是不可忽视的。孙权称帝以后并没有追封孙策为帝,除了薄情,唯一的解释就是害怕以后孙氏家族自相残杀。

在古代家天下的封建社会中,继承人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继承人选好了,要么守成有余要么继续开拓基业,继承人选差了,轻则国家衰败重则亡国,而继承人的选择范围也是很重要的。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朱温就是在继承人上面,发神经的想立养子,结果亲儿子不干了,发动政变把他给宰了。


为了皇位亲兄弟之间自相残杀都是常事,如果范围再扩大到孙策儿子哪里,更是不可控制了,所以孙权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在法统上否定了孙策一脉的继承皇位权。甚至孙策的王爵都不可以世袭,孙策之子孙绍历封吴侯、上虞侯,后代也是以侯爵沿袭下去的,可惜孙策孙子孙奉时卷入吴末帝时期的夺皇位谣言中被杀。

而孙策追封的长沙恒王,还有孙策之子孙绍最初的爵位吴侯都是不错的爵位,长沙恒王这个追封算是美谥,而孙绍的吴侯爵位更是不错,以国号命名爵位可以说是最好的命名,孙权虽然薄情,但也并非太绝情。

在三国时期,曹魏、孙吴还有后来的司马氏都有追封父亲为帝的例子,而蜀汉刘备却并没有,因为其他王朝都是自创的,刘备自称汉室之后,建立的蜀汉也是以延续汉家江山为名,所以并没有追封自己的父亲,当然我们后世将之分开区别了,西汉、东汉、蜀汉这般的称呼。


司马氏建立西晋倒是有过追封哥哥的例子,司马师是司马懿长子,西晋奠基人之一,死后弟弟司马昭继位,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建立晋国以后,追尊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可以说这也算是追封哥哥的例子,只不过司马昭时代并没有建立西晋,由他的儿子司马炎完成的,而司马师被追封为皇帝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他无后。

个人见解,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宋安之

孙权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忘恩负义,而是孙权有他自己的考虑。

孙策

孙权是从孙策的手里继承位置的。孙权是孙坚的儿子,孙策的弟弟,孙策死的早,孙权继位,与其兄相比,孙权的确在军事才华上不及其兄。不过孙策也有其短板,就是孙策过于霸气,处理事情有点急躁,情绪化,以至于有时候会得罪人,在孙权执掌政权之后,孙权有意淡化孙策之影响,实际上就是想树立自己在东吴的高大形象,毕竟天下是孙权的,孙策已经是历史烟云了。由此看来,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而没有大封孙策,这并不是什么忘恩负义,而是孙权有他自己的考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东吴,孙权是唯一的能够治理天下的帝王。

孙坚

如果您喜欢历史与文化,请您关注 谭论古今,会带给您更多有趣的历史文化,让历史与现实为您照亮人生前程!如有不同意见或建议,请您在下边留言交流,欢迎您的批评指教!


谭论古今

孙坚是东吴的奠基人,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父亲,在古代,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追封自己的父亲,祖辈为皇帝是惯例,所以于情于理孙权追封孙坚为武烈皇帝是没有问题的,魏明帝曹叡还追封曹操的爷爷宦官曹腾为高皇帝呢,历史上宦官被追封为帝的仅此一人!

再来看孙策,孙策能文能武,人称“小霸王”,孙坚死后,仅用了十年便在江东扎下根基,打下一份基业,后来孙策遇刺,由于江东正处在创业期,内部极其不稳定,加之儿子孙绍年幼,难堪大任,于是便将江东大权传给了弟弟孙权,三十年后孙权称帝建立吴国,那么孙权继承孙策之位为什么不追封孙策为帝,只封了长沙桓王呢?其实从以上两段便可看出一二,下面我分三点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孙权称帝后,他的儿子们均已长大,政权稳固,不存在孙策死后面临的困难局面,这时候若再追封孙策为帝,那么孙策的后代在法理上也有了合法继承权,在他百年之后,保不准孙策的后代或主动或被人利用而起兵争权,如此一来,吴国势力势必会被削弱,于国于己都是不利的。


二,上面说了,孙策时期的江东政权只是创业的初期,真正的快速发展和最后的强盛都是在孙权当政时期,从孙权接掌江东政权到他称帝建立吴国用了近三十年,这三十年间孙权励精图治,任用贤臣良将,把江南带入进一个繁荣强盛的局面,他觉得自己的功绩已经超越了他的哥哥孙策,如果追封孙策为帝的话,那么天下人只会觉得他的成就得益于孙策,如此世人,青史便更多的记得孙策而轻视了孙权,所以为了证明自己比孙策更强,更有能力,他孙权也不会追封孙策。


三,第三点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关于追封的礼法问题,有人说孙策传位给孙权,这就默认了是兄终弟及,按理孙权接受之后就该默认他以后应该将大位传给孙策的儿子,其实这是不严谨的,孙策传位给孙权时吴国还没建立,所以不存在兄终弟及这一说,而且因为中国自始皇帝之后遵循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帝位传承制,父传子一脉相承,如果孙策已经是皇帝的话,我觉得他很大可能就不会再传位给孙权了吧, 在这种帝位传承的制度下,追封父祖辈为皇帝在礼法上是没有问题的,而追封兄弟为帝,纵观历史,除了晋朝这个奇葩,确实再没有过,因为这不符合礼制,显然孙权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其实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作为皇帝而言,这已经是很大的恩典了。
只不过,他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这就有点薄情了,而且孙权后期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左右不定,导致了吴国后期孙氏兄弟骨肉相残,孙绍也没能逃过被杀的下场,结局真是令人唏嘘。


咸鱼闲聊

孙权称帝后为什么只追封孙坚为帝,而没有追封孙策为帝?

其实是为了保证自己和东吴江山的稳固, 孙权是长沙太守孙坚的次子,吴侯孙策的弟弟。孙策被刺客用毒箭射死之后,当时才18岁的孙权继吴侯之位。孙权在吴侯位上坐了29年,苦心经营,最终等到时机成熟,在公元229年称帝,史称其为吴大帝。



孙权其实不喜欢活在孙策的影子里。孙策当时从袁术手里,讨回“孙坚旧部一千多人”,创立了江东的基业。孙策留下的周瑜、鲁肃、张昭、黄盖、吕蒙等人都是老部下,后来成为孙权时期的基石。孙权最记恨的,还是孙策死前对张昭说的那句“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孙策仅仅被封了一个长沙桓王。因为孙策当时撒手人寰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个儿子的,名为孙绍,当时孙绍年幼,为了孙家可以在江南站稳脚跟,将权力交给孙权是最为稳妥的决定,然而等到称帝的时候事情就不这么简单了。 孙绍在孙权称帝的时候还活的好好的,而自己还有7个儿子,如果自己将孙策追尊为皇帝的话,就说明孙绍作为孙策的儿子,同时拥有和孙权他们这一支血脉争夺皇位继承权的资格,这不是孙权希望看到的;同时孙权的权力不是因为自己多么英武而是因为孙权是孙策的二弟,是孙策将权力交给孙权的,而如果孙权追尊孙策为帝,就说明东吴的皇位之间兄终弟及也是可能的。



如果到时候为了帝位家族自相残杀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追封为王是一个薄情却又最合理的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