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護電 情暖烏江——走進開陽供電局馬場供電所

五馬護電 情暖烏江——走進開陽供電局馬場供電所

從1999年的首期農網升級改造至今,村民們已經見證了這個時代的變遷和進步,感受著優質電力帶來的便捷。圖為馬場供電所職工在和村民們熱情打招呼。

五馬護電 情暖烏江——走進開陽供電局馬場供電所

還有四年就要退休的黃加用已經為茶山關區域附近的1000多戶群眾守護了25年用電光明。圖為黃加用和同事翻越茶山關渡口,向山腰的村寨行進。

五馬護電 情暖烏江——走進開陽供電局馬場供電所

黃家用在小歇的水塘邊講述著與電結緣25年的酸甜苦辣。

五馬護電 情暖烏江——走進開陽供電局馬場供電所

馬場供電所老師傅跟年輕人學習電腦知識。

80多年前,紅軍三過開陽,播下了革命的火種,也給開陽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今,往日的人喧馬嘶雖已消逝遠去,但烏江河水依然奔流不息,代代流傳著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在總面積293.63平方公里有著紅色印記的土地上,馬場供電所24名職工延著紅軍的足跡,用“一馬當先、老馬識途、厲兵秣馬、馬不停蹄、快馬加鞭”的班組精神,為楠木渡鎮和宅吉鄉6.09萬人口護送光明。

在前往號稱貴陽第一天險,歷代兵家必爭的"險渡"茶山關路上,筆者在青山組鄉村公路側看到一塊功德碑,碑上刻有馬場供電所職工黃加用的名字。

“我出了200塊錢”。在黃加用的輕描淡寫中,筆者瞭解到,當時月工資僅有1000多元的他,三個子女上學全部靠借高利貸支撐,有時他也會和妻子從花梨鄉給人擔柑子到洛旺河賣,掙些力氣錢養家餬口。得知村民們要修路,他毫不猶豫的站出來贊同,一個外村人都這樣支持工作,村民很受鼓舞。

不是本村人的他,為何對青山、後坡等村民組的修路工作這樣熱衷和支持?生活也不寬裕的他,為何無怨無悔連續10餘載自掏腰包給轄區裡的幾名特殊困難群眾墊付電費?

5月23日,筆者跟隨黃加用的腳步,在這碧水青山間尋找他及馬場供電所職工平凡堅守和積善積德的答案。

“以前摩托車進不來,我要走三個多小時才到得了那裡”。在茶山關渡口,黃加用指著山腰上的五、六戶人家告訴筆者。不通路前村民們養了豬都拉不出去賣 ,四五個人還沒把豬抬出寨口,人和豬都累倒在了半坡上。

2001年他開始接管包含茶山關在內的13個變臺,1000多戶用電客戶中,不管哪家燈不亮、電扯皮,無論是凌晨還是夜間,只要村民找到他,用電上的難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他也常常給村民們宣傳安全用電知識,做農網升級改造的思想工作和協調工作。

“那時的日子苦”。在小歇的水塘邊,走了一身汗的黃加用一邊用溝水洗臉降溫,一邊告訴筆者。在開陽縣還沒實現村村通路前,很多村寨都去不了,手機也沒有信號,他準備好乾糧6點鐘就得出門,挨家挨戶上門抄表,順便也給村民們換燈泡,修插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妻子也常常埋怨他不僅工資少,七、八年的時間還騎壞了3輛紅嘉陵,1輛摩托車,經常一身雨、一身汗、一身泥回家。

“她勸我轉行勸了17年,也提著礦燈夜間和我出去搶修覆電了17年”。黃加用還記得2017年7月的那天晚上下暴雨,一根大樹側翻把通往青山組的低壓線路和電杆砸斷了,100多家村民受到停電影響。夜間9點接到村民電話,黃加用前腳剛與同事出門,聞詢的妻子提著礦燈就追了上來。成功隔離安全電源,給村民們做好相關解釋、協調、搶修動員等工作,已是夜間12點,回到家裡的夫妻二人早已淋成了落湯雞。

“這樣場景她經歷得實在是太多了,她也知道用戶已經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

有人告訴筆者,其實1993年黃加用本可以到銀行工作的,但他卻偏偏選擇進了大塘口電站,心甘情願當起了一名普通的電力工人。為此,很多人都笑他沒有“錢途”,銀行那麼好的工作不要,非要幹這麼一個高風險的苦累活。他身邊的幾名同事紛紛也嫌工資低跳了槽,而他一干就是25年。“如果大家都這樣想,都不願幹,老百姓都得摸黑了”。

2013年,開陽供電局完成了287名農電用工的理順工作,黃加用通過考試成為了南方電網的正式員工,幾年前辭職的好幾名同事跺腳直後悔:為什麼我就等不到!

去年12月開陽供電局也實現了電腦遠程抄表全覆蓋,黃加用也不用再像往常挨家挨戶上門手工抄表。不過不會電腦的他,卻為與時俱進的智能電網及信息化時代的落伍犯了愁。

為了解決老黃這樣的苦惱和難題,同時也把老師傅們在電網積累了多年的經驗傳給青年員工,馬場供電所開展“信息綠師帶”活動,充分發揮黨員一馬當先的模範帶動作用,形成“老員工傳授青工技能經驗”和“青工幫扶老員工信息化水平提升”相互帶動,促使全所的業務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黃加用也抓住了這個機會,主動跟青年員工學起了電腦。

“學會電腦,我的駕照也順利拿到了”。黃加用開車行走在參與修建的鄉村公路上,告訴筆者開陽縣如今村村都打通了水泥路,現在30分鐘他就可以到達管轄片區了。

不管是一馬當先的黨員杜勝鳳,還是抗冰保電八阿哥“伐木累”,以及老馬識途的黃加用,他們都是馬場供電所職工的縮影,像團隊裡的一個個細胞,凝聚形成馬高、馬宅、馬谷、馬楠、馬中五條10千伏線路的“馬力十足”,合力用優質的用電服務推動著地方的經濟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