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魏征对于唐太宗VS邹忌对于齐威王

历史是一面镜子:魏征对于唐太宗

VS邹忌对于齐威王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于披龙鳞,逆圣听,一针见血地指出唐太宗的过失;唐太宗也不愧为一代名君,他纳谏如流,及时改过。圣君、贤臣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追溯历史,战国时期的邹忌也是齐威王的一面镜子,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贤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三国分晋及田氏代齐后,历史由春秋进入战国时期,在战国七雄中,齐国是一个老牌的大国,虽然资格老,但进入战国时期,齐国实力并不强大,在政权层面,由于田氏代齐,导致齐国内部面临诸多矛盾。而在外部,诸侯之间你征我伐,弱肉强食。在内忧外患中,齐国开始走向强国之路,办学建馆,招揽天下人才。下面讲一讲,齐国当时丞相邹忌讽齐威王纳谏的故事。

历史是一面镜子:魏征对于唐太宗VS邹忌对于齐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国君,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在位,原为齐侯,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齐王。

邹忌身高有八尺多(今185cm),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端详着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齐国由于经济发达,估计男女都爱美,爱化妆,并经常有选美大赛,城北徐公当时的选美冠军)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比不上您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又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一对比,邹忌估计想,哎呀,这也能算脸么,应该是介于唐僧和八戒之间吧)。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我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历史是一面镜子:魏征对于唐太宗VS邹忌对于齐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于是上朝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满朝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写信劝诫寡人的,得中等奖励;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廷里像集市一样人来人往;几个月以后,有时候间或有人进言;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

历史是一面镜子,并如此的相似,大约1000年后的唐朝,唐太宗由于有魏征的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于披龙鳞,逆圣听,一针见血地指出唐太宗的过失,邹忌又何尝不是齐威王的一面镜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