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丁町”,从字面意思也能大致明白它的内在含义:“丁”是指居住在城市里没有田地的居民,而“町”则指农村乡下拥有田地的园丁农民。丁町共享农庄则是农民将自己优质的农地提供给城市居民共享,既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提高农地的使用效率,为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共赢。

丁町共享农庄秉承的宗旨就是要让绿水青山走进千家万户:在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染的地方,在优质的地理条件下,在优越的自环然境中,打造家庭式的农庄,供城市居民共享。

若此,你只要记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就是你印象中的丁町共享农庄了。

一、老盈山基地的诞生

沿着丁町共享农庄的设立标准,老盈山基地就应运而生了。老盈山位于连城县塘前乡张地村,海拔1585米,是连城县境内第二高峰。丁町共享农庄的老盈山基地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个就位于老盈山脚下的下山(据考古记载为夏商遗址),海拔1100米;另一个为黄沙瑶基地,海拔700米上下。基地绝大部分用地为荒地利用,确保土壤不会有太多的农残。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复垦前的下山基地,田地里已经长出了毛竹)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除草后的荒地只能用挖掘机松土)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春雾笼罩下的下山基地一角)

黄沙瑶基地则以黄沙瑶自然村为基础,加上一半的复垦荒地,构成了美丽的丁町共享农庄。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二、丁町农庄初长成

丁町农庄下山基地自2017年8月开始开垦、10月种植,时至2017年年底,眼看种植的蔬菜正要成熟可采摘,一场罕见的大雪连着霜冻,把大棚外的青菜几乎全部冻死,造成农庄蔬菜品类稀少,无法正式配送投产。但丁町人并不气馁,打起精神从头再来。春节一过,我们对农庄进行了重新规划,开始了新一轮更大规模的种植。在200多亩的土地里,我们陆续种植了淮山、芋头、紫薯、地瓜、白地瓜、玉米、毛豆、豇豆、四季豆、荷兰豆、扁豆、四季豆、荷包豆、茄子、秋葵、西红柿、辣椒、南瓜、冬瓜、苦瓜、丝瓜、黄瓜、棱角瓜、葫芦瓜、上海青、油麦菜、苋菜、木耳菜、空心菜、地瓜叶、马芷苋、观音菜、苦菜(野菜)、田螺菜(野菜)等近50中的蔬菜。经过精心的管理,如今,各种蔬菜都已陆续投产。丁町农庄初长成!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茁壮成长的西红柿)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辣椒花蕾含苞欲放)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紫薯才露尖尖角)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雨后亭亭玉立的马芷苋)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阳光下自信的四季豆)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人工除草前杂草丛生和除草后整齐划一的油麦菜对比鲜明)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阳光下的红苋菜分外妖娆)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丰腴的卷心生菜)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猜得出这是苦瓜幼苗么)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生吃这样的黄瓜是不是能解渴)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这样的地瓜叶是不是很鲜嫩)

这样的照片还很多,小丁还是不忍心耗费大家太多的流量,下回再陆续发吧。

三、全面追求卓越品质

丁町农庄始终把全面追求和确保品质的卓越作为农庄生产唯一标准。从农庄的选址开始,我们始终把富硒、高山、山清水秀空气好作为农庄选址的标准。连城县被称为“客家硒都”,丁町农庄的黄沙瑶和下山基地都在富硒带上,富硒的土壤种出富硒的健康蔬菜。高山上强烈的昼夜温差、清新的空气,再加上灌溉可直接饮用的山泉水,都直接保证了蔬菜的甜美!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可直接饮用的山泉水)

丁町共享农庄老盈山基地诞生记

(常年清新的空气)

丁町共享农庄还在创意里的那天开始,严格有机种植、绝不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就一直是丁町共享农庄绝不可触碰的红线!动物粪便、草木灰、商品有机肥都是我们为数不多的选项。人工除草、绝不使用除草剂,哪怕高山的梯田给我们的增加了太多的人工除草成本,我们也在所不惜。除虫的方式我们也完全按照有机蔬菜的要求进行:物理除虫,用黄纸板粘小飞虫;用鱼藤酮等植物农药让小虫瞬间窒息;用绿僵菌(杀虫真菌)等生物农药让害虫致病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