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还是老漂?《后来的我们》林父的抉择

奶茶刘若英《后来的我们》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关于一对异乡漂泊的年轻人的故事。

留守还是老漂?《后来的我们》林父的抉择

可在背后,看过的人很大一部分会把饰演林父的田壮壮老师精湛的演技当做正部电影的点睛之笔,泪水潸然而下。电影中,田壮壮老师饰演的林父把一位一心一意都是为了儿子的角色很好的表达出来了。无论孩子在外是好是坏家永远都是最坚强的后盾,不动声色,非常克制,让人想到无数个深爱子女却吝于表达的中国式中老年人。感觉不是在演,他就是你我的父亲。

留守还是老漂?《后来的我们》林父的抉择

父亲从来不为了他的钱,我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上大学,我这些都是为了投资你让你以后有钱给我?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我不羡慕北京的生活,我也不会习惯那里的生活,我只是想,做子女的能把生活过明白,天冷人加衣,老来有人伴,你们能多陪陪我就是极好的。就好像,父亲永远记得为儿子做的粘豆包,儿子又记得几件父亲的喜爱呢。见清赚钱了,买房了,可是,他活明白了吗?他还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好像我,穷的时候,总以为时运不济,那些看不起我的,那些离我而去的人,都是因为我没钱,只要有钱了,所有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从未考虑如何才能有钱,有钱了又该如何生活,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

留守还是老漂?《后来的我们》林父的抉择

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坚守小饭馆的林父,还有相当一大部分是跟着儿女,"孩子在哪,家就在哪"这就是他们的心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父母带着对儿孙绕膝的晚年美好生活憧憬,纷纷从家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这些老人被称为“老漂族”,是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虽然生活上衣食无忧,但在城市里却没有朋友,没有文娱活动,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各异,很多老人内心都有一种“回老家”的期盼与冲动。

这是当下快节奏中国的一个阶段性现象,"老漂族"出现,是因为中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念。父母觉得有义务尽全力支持他们,因此有许多老人离开家乡,来到上海等大城市。”国人习惯安土重迁,对老年人来说,在异乡生活的不适感只会更加浓重。在陌生城市里的水土不服、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儿孙之间的代际冲突、乡愁的难以排遣以及社会保障的缺乏,都会对“老漂族”构成巨大的困扰。

没有朋友、想家、孤独是普遍生活状态。对于步入中老年的“老漂族”来说,离开家乡的最大损失,就是与原来的社会支持系统相脱离,感觉自己像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有着种种的不适和牵挂,大多数“老漂族”都表示,很想家,希望能够早一点卸下担子。可是,现实让这个担子不是说丢就能丢的。有的老人甚至下了狠心要撒手不管,但事到临头,还是回头帮孩子,回家的期限又变得遥遥无期。“社会竞争太激烈,孩子现在都是三十出头,正是事业打拼的关键时刻。如果我走了,谁帮他们带孩子、照顾家?找别人,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

影片中,林见清在事业稍有起色的时候,想要接父亲去北京,却直接招到父亲的拒绝。想像一下,孩子在大城市住一百多平方的房子,而年迈的父母还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对于孩子来说,他会对父母非常内疚:父母为自己付出了许多,牺牲了许多,供养孩子读书成人,而付出后对孩子会有所期待。如果孩子不能按照父母所期待的那样回报父母,即使父母不说,可能孩子也过不了周围乡里乡亲们的那一关,背上一个不孝的骂名,让孩子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留守还是老漂?《后来的我们》林父的抉择

如果孩子的初衷是为了让父母安度晚年,或许尝试这样做:

不要被孝顺所绑架。父母真正需要的是心与心的连接,如果有能力将父母接来身边,即使锦衣华服,山珍海味,但孩子每天不着家,老人却有着坐牢的感觉。在外人看来,似乎这个孩子多么的孝顺,但个中滋味只有老人心里明白。

尊重父母的选择。父母如果愿意来到孩子身边,孩子应该发自内心的欢迎,让自己有机会多陪伴,而不是把父母当成了负担,或者直接把父母当做了免费的保姆使用。如果父母愿意留在家乡度过晚年,子女除了平时常给父母打打电话,也可以多抽点时间回家陪陪父母。

不要试图去改造父母。改变只能从自我的成长成熟开始,其实把父母接过来帮助自己带孩子是另一种形式的啃老。孩子是我们自己生的,养育本身是我们的责任,而我们却想当然地认为老人帮尽忙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留守还是老漂?《后来的我们》林父的抉择

影片最后,林父最后念诗那股子沧桑看透世间事的feel让我一下子想起自己父辈,代入感真的很强。爸爸总是用自己的方法默默的爱着孩子,一直都记得儿子最爱吃的东西,想方设法让儿子吃到家的味道。就算儿子最后选择离自己远去,他的爱也从未变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