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這群三四年級的孩子僅用2個月就完成了美國九年級課程

不可思議!這群三四年級的孩子僅用2個月就完成了美國九年級課程

最近,雲南一所學校用其驚人的“學霸”產出量驚豔了網絡——這所學校的36名12-14歲的學生,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拿到了美國SSAT高級考試的高分,其中有6名學生甚至拿到了數學的滿分!

要知道,SSAT考試可是相當於美國的“中考”啊!這群不過三四年級的孩子,怎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呢?

因為這些孩子除了接受日常的教學之外,每個人對學習都有著強烈的熱情和目標感,而且他們對自身也有著強大的管控力。據學校老師表示,他們根本用不著催孩子學習,因為孩子本身就很主動。老師的職責反而是催孩子去休息……

不可思議!這群三四年級的孩子僅用2個月就完成了美國九年級課程

和這些主動積極的孩子相比,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咱們的孩子又是什麼狀態呢?

“還玩手機!趕緊去學習!”

“我剛離開一會兒你就玩起來了!”

“醒醒!怎麼又睡著了?一看書就睡覺,你真是氣死我了!”

……

缺乏自主性、缺乏行動力、長時間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這就是現階段大部分孩子存在的問題,即缺乏“內驅力”。今天,Professor就來給大家聊聊,如何來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讓孩子成為任務的主

因為孩子一直困在“要我學”的圈子裡,所以,他們很難產生“我要學”的內驅力。

我們要想不靠外力來推動孩子,讓孩子們可以承擔起自己的任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成為任務的主人。

自己承擔任務的關鍵就是:家長要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體驗過程,並且能夠對後果負責。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但如果父母完全包辦了孩子的時間安排,孩子從小學到的只有執行任務,又怎麼能成長為任務的主人呢?

Tony在3歲的時候,爸爸就每天給Tony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只要不出危險,Tony就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

一開始,Tony只知道玩,在沙發上看電視,在地上看動畫片,玩玩具……後來,他覺得太無聊了,就跑過來給爸爸說:“爸爸,我號無聊,你陪我玩吧!”

爸爸說:“你只是看電視,時間久了自然很無聊。你應該學著規劃時間,比如除了看電視,你還可以畫畫、看書、找同伴玩、或者讓我和媽媽帶你去遊樂園……”

小Tony學到新技能後十分開心,每次都把自由活動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後來,Tony上小學後,也很自然的學會了規劃自己的學習計劃。這就是培養孩子內驅力的典型例子。

用獎勵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有學者研究表明,經常被激勵的人不僅愉悅感更高,行動的驅動力以及行動的執行力都要遠高於那些很少被激勵的人。

這就和遊戲的套路是一樣的。遊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遊戲會不斷地發出對你的激勵——給你一套裝備、爆出一個冷門的兵器、打怪升級……不斷地激勵你繼續下去。這種激勵時效性強、隨機性大,往往能夠抓住玩家的心。

所以,我們在激發孩子內驅力的時候,不妨也嘗試下用獎勵的方法。只要方法合理,外驅力也能轉化為內驅力哦!

所以,獎勵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之所以獎勵你是因為你的行為很正確,應該予以表揚。

另外,對於孩子的行為家長們要馬上進行獎勵,而不是拖到很久之後才進行。孩子的忘性很大,如果沒有及時的獎勵,就很難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

最後,獎勵的手段要高明,不能讓孩子養成“有獎勵好好幹,沒獎勵沒動力”的功利化心理。這就要求家長在給予孩子獎勵時多費一些心思,不能僅限於錢和物質層面的獎勵,要多樣化,要貼近孩子的心靈,偶爾還能來一個神秘大獎,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激勵效果,增強孩子的內驅力。

引導孩子給自己設目標

其實,只要讓孩子的心裡產生落差,感受到自己有需求,就能很容易的激發出孩子的內驅力。

可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甚至連全局觀都沒有,更別提設立目標了。所以,在一開始時,家長要幫助孩子把目標整理出來,並幫助孩子分解目標,分解到各個階段。

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幫助孩子設定合理的、清晰的、具體的目標,家長們要激發孩子的想法,讓孩子自己說出自己的目標,然後把孩子的目標具體化,形成計劃。

如果孩子實在沒有目標,家長們也可以拿出自己的目標,和孩子討論分析,引導孩子去產生自己的目標,並通過努力向目標靠攏。

Professor點評:

對孩子而言,與其對他施加壓力,不如去開啟他的內驅力,讓孩子做任務的主人,讓孩子為自己定下目標,或者用激勵法來促進孩子內驅力的產生,這些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只要家長們用心去觀察孩子,用心去愛孩子,一定可以慢慢靠近孩子,打開孩子心裡的鎖,釋放孩子的內驅力。這樣,孩子就能更好的學習和發展,掌握自己的生活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