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错失此3位谋臣,一人39岁时英年早逝,一人创造一千古谚语

三国时期,虽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也成为了蜀汉政权的皇帝,但无论怎么说,刘备集团的整体实力,还是比不上曹操的。大家要知道的是,刘备出身比较卑微,虽然有一个所谓的汉景帝玄孙的名号,但大争之世依靠的是强大的财力和军事实力。这种名号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实际利益,刘备也就堪称是白手起家,自然发展的会十分困难。在这个其中也就错失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有3个人,堪称是三国时最优秀的人才之一。刘备错失此3位谋臣,没有将其笼络在自己的身边,也算是一大遗憾。第一位便是陈登,据史料记载,陈登文武全才,无所不通,坦白来说,他在谋划方面肯定是比不上诸葛亮。在武艺方面,也比不上蜀汉五虎上将,但在综合实力方面,却不会比诸葛亮或者五虎上将差。我们大家熟知的功绩便有联合曹操一起斩杀吕布,后来更是出谋划策,2次打败孙策。

刘备错失此3位谋臣,一人39岁时英年早逝,一人创造一千古谚语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当时陈登虽然也经常和曹操有联系,但相对比,他更尊重和喜欢刘备。据史料记载,当时刘备在镇守徐州的时候,陈登对刘备的评价十分高,他一直都认为刘备有宽仁之人品,以后必定能够成就大业。而且刘备对陈登也十分看重,不过可惜的是,陈登39岁时英年早逝,没能辅佐刘备成就大业。我们可以设想之下,如果陈登没有早逝的话,他应当会跟随刘备,如果荆州由陈登把守,也许荆州就不会丢失。关羽也就不会落得个战败身亡的悲惨结局,不过一切都没有如果。第二个人才便是田豫,据资料揭露,田豫很小的时候就和刘备私交极好,并且他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可惜的是,田豫却因为家中的老母年迈,需要赡养,因此离开了刘备。当时刘备感到十分可惜,说过一句痛心的话,“十分痛恨不能和你一起成就大业。”

刘备错失此3位谋臣,一人39岁时英年早逝,一人创造一千古谚语

后来田豫在机缘巧合之下居然投奔了曹操,并且帮助曹操打败乌丸和鲜卑,保障了中原文明的持续发展。而且更为难得的是,他后来还多次打败东吴军队,稳固了曹魏政权。最后一位则是徐庶,大家都知道,徐庶本来是一个寒门子弟,后来隐居在荆州,与诸葛亮和司马徽等人关系良好。刘备驻扎在新野的时候,曾遍访名士,徐庶也就成为了他帐下的谋臣。并且多次帮助刘备打败曹操大军,后来曹操将其母亲抓获,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前往曹操营中。但因为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徐庶一生都未给曹操献过一计,创造一千古谚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大家要知道的是,徐庶和诸葛亮的私交不浅,并且也是才华横溢之人,而且按照他的表现,也着实如此。如果刘备没有错过他的话,也许蜀汉基业会更加强大,不会偏安一隅。

刘备错失此3位谋臣,一人39岁时英年早逝,一人创造一千古谚语

笔者认为,刘备和曹操、以及孙权相比,不占据任何优势,曹操至少是达官显贵出身,并且家财万贯。而孙权更是有父兄基业,只有刘备是白手起家,只能在当时的乱世中,依靠刘皇叔的名义聚集天下英才。最终还能够成立蜀汉政权,着实不易,幸运的是,徐庶在离开刘备之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才有了“孔明未出茅庐,便已知天下三分”的佳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