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三戰,美團赴港IPO推遲

四面三戰,美團赴港IPO推遲

互聯網真是沒有能活過五分鐘的熱點。

近日來,中美貿易戰大戰連場使得日前還被視為互聯網下半場的世紀之爭的:美團vs滴滴之戰,陡然降溫了。

而之所以話題降溫,固然有互聯網信息多變,一天沒有新動態就難以維持熱度的原因,但更關鍵的因素在於:隨著業界的討論越走越深,大家逐漸都看明白了:在酒旅外賣單車網約車四大賽道上,三處面臨流血競爭,身處“四面三戰”狀態的美團,最核心的問題是:美團的錢究竟夠不夠?

此次美團vs滴滴之初,輿論上美團佔優,給大家營造了一個天下苦滴久矣的情緒背景,接著美團打車一上來就以為市場提供補貼的挑戰者姿態出現,在上海完成了30萬/日訂單的成績。

隨著美團第一波成績公佈,各種“故事”接踵出臺,有說美團從衣食住行切入出行打車,有場景優勢因而是“降緯攻擊”的;有說美團點評的商家會願意出錢請用戶坐車來店裡消費,形成了轉移支付是“魔法攻擊”的……各種版本天花亂墜,眼花繚亂,再配合一系列將王興塑造成商業哲學家的報道,彙總起來要形成一個

美團“擴張必勝”的思想鋼印。

但上一個宣稱“擴張必勝”的是誰?是樂視,是生態七子一個都不能少,少了就不能化反的樂視,而這種通過不斷擴張以獲得融資估值-再行擴張-再行融資的資金循環模式,最終是什麼結局我們已經知道了。

而美團則完全不同,外賣領域對抗餓了麼,酒旅領域單挑攜程系,網約車死磕滴滴,現在又一腳踏深不見底兒的共享單車,這基本上是把整個中國互聯網最強大的公司都變成了自己的敵人。

攜程的實力不必贅述,滴滴日訂單量穩定在2500萬以上,餓了麼日均配送訂單已達450萬單,合作商戶100萬家,騎手300萬人。哪家都不愁“糧草”,梁建章、程維、張旭豪,哪個是好對付。樂視面臨的競爭局面沒這麼慘吧?

美團既然殺入人家的地盤,想不燒錢都不可能。樂視是自己“作死”,沒有誰特別想要樂視的命。美團是“找死”,沒有對手會心慈手軟。

因而,雖然表面上看來美團氣勢洶洶殺入打車市場,並在上海市場有所聲響,似乎是:其在財務狀況良好的前提下,實行主動出擊並順利攻城掠地,但事實是:美團本身在多線開戰的情況下,又燒錢硬剛滴滴,並接手摩拜踏入共享單車的無底深潭,使得自身已經逐步陷入甚至可能比樂視還要危險的境地。

有媒體替美團算了一筆帳,結論是:美團賬上的70億美金根本就不夠花!

因為美團原有的外賣業務,新增的打車業務都已經分別燒掉幾億美金,再算上美團用於收購摩拜,印度尼西亞的Go-Jek 和印度最大的外賣平臺Swiggy的費用,目前美團賬上能動用的僅為34億美金。

而只要計算一下,新增的摩拜業務,面向餓了麼和滴滴雙面開戰的外賣業務及美團原本公佈的打車業務城市計劃來看,即使後期美團打車的補貼降低,整體費用砍半的情況,34億美金也就勉勉強強夠支撐一年,這還沒算上美團在新零售、酒旅等其他業務的花費。

雖然,在美團自身的故事邏輯裡,美團將自身描述為服務界的亞馬遜,以自由現金流為核心,走的是隻做大蛋糕但不下刀的路子,但事實上,美團的盤子太大,但佔比夠大的主力業務一個現金牛都沒有,在這樣的境況之下,說自己是未來的亞馬遜並不能掩蓋它資金不足,並要挑戰的都是無限血槽強大對手的客觀事實。

不可否認,故事元素的加入會幫助大眾理解複雜的商業邏輯,但很多時候,講故事也成為公司迴避問題,粉飾業績的重要手段。

而在美團vs滴滴的事件中,如果我們拋開概念與故事,迴歸常識,我們會看到:

首先,從業務來看,所有O2O服務行業體驗差異性都是很小的,美團在過往經營的團購、外賣、酒旅等多個戰場上,它都沒有在一個戰場能夠形成絕對優勢和競爭壁壘,護城河門檻並不高,很容易被資本驅動打破。

四面三戰,美團赴港IPO推遲

滴滴在無錫做外賣,補貼一下去,就拿下市場第一的份額,便是典型一例。

四面三戰,美團赴港IPO推遲

對此戰果,知名投資人朱嘯虎在朋友圈表示:根本不需要創造什麼高深的概念,只需要看一個簡單的數字,在同等補貼比例的情況下,誰能打穿對方的防線,超過對方的市場份額,資本就會對另一方失去信心!身處四站之地,三線流血作戰,即使在今天資本氾濫的情況下,資本的耐心也是極其有限的。

作為中國最知名的投資人之一,朱嘯虎的觀點讓我們看到了,資本圈對美團當下四處開戰,又貿然在打車/外賣等無險可守的領域與滴滴等巨頭進行正面競爭的境況並不看好。

近日有坊間傳聞說:美團在香港與國際資者探討IPO的可能性及估值,未得到理想答覆,亦可以成為資本態度的一個現實註腳。

其次,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在互聯網行業內,還從來沒有一個公司能在自己主營業務鉅虧的情況下,靠模仿複製,通過燒錢的方式進入別人的領地,顛覆比自己更加強大、專注的公司。

這一點,即使放在美團身上也不例外,無法形成正向循環,進而捉襟見肘的資金鍊會成為此路不通的明證。

4月17日消息,財新和AI財經社同時爆出一則消息,原計劃今年年內在香港IPO的美團點評,或受資金壓力攀升影響,推遲其上市時間。

據報道,美團點評正考慮啟動新一輪30億美元的私募融資,估值約400億美元。上月有媒體報道,美團正在討論最早於今年年內在中國香港IPO,預計市值為600億至800億美元。按照其原計劃,在IPO之前不會再進行任何私募融資。但現在似乎有的新的變化。

對此,業內有人認為:因為滴滴外賣的強勢進攻,美團外賣在無錫被迫燒錢補貼應戰,如果戰火繼續蔓延到其他城市,那麼美團賴以上市的主營業務--外賣,就可能從虧損狀態到陷入鉅虧的黑洞,這也是其IPO延遲的重要原因之一。

3月21日,在成功登陸上海之後,美團打車宣佈經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等多部門審查,美團打車正式獲得杭州市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即將進軍杭州,但目前時進4月底杭州人民依然沒有等來美團打車的身影,反而在日前美團打車正式宣佈取消南京地區的補貼……

與之前攻佔上海時的暴風驟雨截然不同,隨著外賣大戰的開打,美團打車的節奏突然開始變得緩慢,進而無以為繼,這既將美團資金鍊正在承受巨大的壓力錶露無疑;又讓美團vs滴滴這把曾經燃燒整個中國互聯網業界的大火歸與寂滅。

2018年3月,美團以一個出人意料的方式奇襲打車市場,開啟了“美團打車vs滴滴打車”的世紀之戰,但沒曾想僅相隔一月,這場戰爭就以“美團打車的悄然熄火”作為結局,再次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提早歸於靜默。

故事就是這樣,往往情節出人意表,但又皆在情理之中,而我們唯一要做的是:欣賞故事的精彩,尊重故事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