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的中間業務何時能達到西方水準?

中西方監管政策的差異,以及會計核算制度的不同,使得中西方中間業務失去了可比性。只有站上國情背景這個平臺上,是非不言而喻,脈絡清晰可鑑。

中國銀行的中間業務何時能達到西方水準?

1.一些重要的中間業務市場尚未開放。

金融市場上,許許多多業務板塊的處女地在呼喊召喚:一是理財市場剛起步,產品極其有限;二是人民幣未國際化,國際市場通道狹窄;三是衍生品市場未開啟,基本空白;四是混業經營呼喊跨業服務,功能待突破;五是創新機制受監管約束,期待金融體制改革。未來唯有開放市場才有實踐,服務收費是市場最基本的手法,本身不難,學起來快,只待東風。

(1)金融政策畫地為牢,限定了銀行的經營版圖。

西方市場開放度高,混業經營的內容豐富,銀行擅長運用金融市場產品與證券化工具,在大市場天高任鳥飛,素質能力更高。中國市場化、金融化程度不足,財富效應基礎薄弱,金融需求層次低,金融服務類市場內動力減弱;分業監管對混業經營籬障重重,資產證券化有名無實,衍生品市場尚未開放;加上人民幣尚未國際化,阻斷了出入國際金融市場的機會,都限制了銀行中間業務市場。

(2)務必清醒:中國尚未進入中間業務大發展階段。

收費業務只能依靠市場機制推動,當初級市場火候欠缺,中間業務必充滿糾結。社會一邊呼喚銀行提高服務性業務比重,一邊要求銀行減免或不收費;監管一邊催促銀行加快服務轉型,一邊並未開啟新市場;銀行一邊強化指標考核全力推動,一邊收費事項不斷被政策取消。儘管十幾年來中間業務發展神速,但總體處在初級狀態,基礎服務項目收費已進入增長瓶頸期,盲目發展、拔苗助長只會自毀基礎。

2.收費自主權與定價機制尚未形成。

(1)廉價市場很難培育優質服務,這是基本市場觀。

定價機制是市場靈魂,市場是效益機制,利益是原動力,無利不成買賣。金融服務涉及銀行和客戶兩方,免費必定影響銀行機制,服務定會僵化;收費由官方審批,很難調動主動性、積極性。

各家銀行的經營策略與定位不同,假如否定產品、服務及收費的差異,否定服務多樣性和供求關係,不利於培育創新市場,高品質銀行難以脫穎而出。行政限價一定傷及市場,統一價格意味著是優質不優價、低質也同價,改善服務的驅動力自然消損。如今市場上,同樣商品在不同商店、不同地段、地區的價格早已不同,人們早已普遍認同,為何不同品牌、不同質地的銀行服務必須統一收費呢?不能總顧慮穩定。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市場定價是大勢所趨。

(2)市場要開放,收費權、定價權應放開。收不收、收多少、由市場定價還是政府定價,也是中外銀行收費權的根本差異。

定價權是最重要的經營權,定價權與選擇權是市場交易的基礎。享用甲銀行高品質服務,卻希望支付乙銀行的低價收費,或者享用市場化服務卻期待政府管制價格,都不是市場的精神。

3.市場的服務價值觀尚未形成

在西方但凡服務收費就高,而在中國服務有免費或義務之含義,使收費變得最敏感、最被反感、最受挑剔,因而最糾結。服務付費機制與環境未形成,常有該付的不願付,該收的收不到,關係變得緊張。例如,某銀行為企業成功併購做了大量服務,企業認為銀行責無旁貸而不願付費,充滿轉型的彷徨與無奈。

(1)收費是配置資源的動力,事關財務,決定經營方向。

服務收費是市場行為,境外銀行收費項目更多,但凡過一道流程,或通過了該行,必定扣收一次費,少有免費的;凡涉及信用風險,提供專業服務的收費更高。這是市場邏輯和基本規則。

收費的合理性、必要性毋庸懷疑,早有國際通用方式和收費標準。道理上簡單,現實中反反覆覆,好不容易突破,又一朝退回去。2003年國家頒佈了《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政府定價與銀行自行定價的範圍與規則,但實施難。近年來經濟下行,退回到由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三種形式,受發改委、銀監會等多重監管,嚴格管控收費,要求銀行多承擔社會責任。

(2)中間業務何時能達到西方水準?

從全球發展的歷程看,20世紀 80年代西方銀行非利息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日本為 20.4%,美國為 30%,英國為 28.5%;90年代日本為 35.9%,美國為 38.4%,英國為 41.1%,有的銀行已達一半;迄今過去了二十年,基本穩定。銀行追尋不斷增加服務收入,積極拓展諮詢、理財和期權、期貨等衍生品在內的中間業務,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其大背景正是西方社會向金融化轉型,反映了商業銀行對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應變力。

市場階段決定一切,銀行中間業務再需經歷十幾年的發展,才能與西方比肩,欲速則不達,沒有捷徑,期待去加快推進。

中國銀行的中間業務何時能達到西方水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