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发病原因其实就在身边,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最高!

肝癌发病原因其实就在身边,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最高!

当前肝癌发病率我国居世界第一,我国癌症死因肝癌居第二,发展中国家占全球肝癌数的82%,而我国占55%。

不同地区肝癌的病因因素不尽相同,乙型和丙型肝炎感染是重要背景,全球肝癌癌约万5%与此有关,发展中国家约85%与此有关。我国肝癌的主要病因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感染(主要为乙型和丙型)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以及农村的饮水污染,其他还有吸烟、饮酒、遗传因素等。

病毒性肝炎

肝癌发病原因其实就在身边,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最高!

由于各种肝炎的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根据目前公认的肝炎病毒的病原学分型,可以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除了乙型肝炎病毒是DNA以外,其余的都是RNA病毒。急性肝炎它表现分为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它总的平均的潜伏期是在15到45天左右,总的病程是在2到4个月,黄疸前期可能会有恶寒、发热、寒战、食欲减退等,后期可以出现身黄、目黄、小便黄等黄疸症状,部分人伴随有肝大、肝区有压痛。黄疸退了以后症状可以减轻,持续2到4个月以后,有一部分肝脏是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

不少资料提示,单一的病毒性肝炎仍难以解析整个肝癌病因学。近年重视炎症与癌症的关系,显然肝脏炎症和硬化也有助于癌变。

黄曲霉毒素

肝癌发病原因其实就在身边,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最高!

黄曲霉毒素与肝癌有关主要基于以下现象:

①人群AFB1的的摄入量(主要为霉变的玉米或花生)与肝癌死亡率呈呈正相关。印度尼西亚为肝癌高发区,当地吃花生酱多,我国福建也是肝癌高发地区,居民吃花生汤不少。

②肝癌的死亡率曲线与地区温湿曲线相符,间接支持黄曲霉毒素学说。

③已证实黄曲霉毒素在实验动物可诱发肝癌。

④食物与肝癌死亡率关系的调查提示,进食玉米、花生、花生油与之有关,而进食米、蔬菜、蛋白质、纤维等则与之无关。我国和西非人群暴露在AFB1的地区较多,这些地区肝癌p53突变(249密码子)也多。无论实验研究或流行病学资料均提示,HBV与AFB1有协同致肝癌作用。

饮水污染

肝癌发病原因其实就在身边,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最高!

肝癌高发区居民主要饮用沟塘水,而低发区居民主要饮用流动的大河水。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提示,肝癌高发与饮水污染有密切关系。近年发现池塘水或宅沟水中的水藻毒素是一种强的促癌因素。饮用污染严重的池塘水或宅沟水者肝癌死亡率较高,而饮用深井水者则肝癌死亡率较低。调查各种饮用水源对象,无论是乙型肝炎标记、玉米摄入量、黄曲霉毒素摄入量都无明显区别,表明饮水污染是独立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黄曲霉毒素摄入的又一危险因素。改饮深井水后肝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

肝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肝癌的体征同样可由肝癌与肝炎、肝硬化所引起。常见体征如肝大伴或不伴结节、上腹部肿块、黄疸、腹腔积液、脾大、下肢水肿等,如肝硬化明显,可有肝掌、蜘蛛痣或前胸腹部的血管痣、腹壁静脉曲张等。

肝癌的转移和并发症

随着疾病的发展,肝癌的转移发生率增高。肝癌多先有肝内播散,然后转移到肝外。转移多发生在晚期,但亦有在早期出现转移者,与肝癌细胞的侵袭性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肝癌的血路转移较多,骨转移并不少见,肾上腺、脑皮下等转移亦可见到。骨转移常见于脊椎、髂骨、股骨、肋骨等,多表现为局部疼痛、肿块功能障碍等,病理性骨折常见。脑转移可出现一过性神志丧失而易误为脑血管栓塞。

肝癌还可直接侵犯邻近器官组织,如膈、胃、结肠、大网膜等。如有肝癌结节破裂,则可出现腹膜种植。以上均可出现相应的症状。有广泛转移的患者,其脉搏常明显加快。

在往期报道中显示:65例肝癌的肝外转移中,其转移部位肺53.8%,骨38.5%,淋巴结33.8%,其他有肾上腺、腹膜、皮肤、脑和肌肉。其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

肝癌发病原因其实就在身边,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最高!

肝癌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肝癌结节破裂、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障碍、胸腔积液、感染等,少见者如因下腔静脉栓塞出现的相应症状等。肝癌患者的死亡原因通常为全身衰竭、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偶见因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脱落导致肺梗死而死亡的。肝癌结节破裂通常表现为内出血急腹痛,如小破裂有时可误为胆囊炎或急性阑尾炎,腹腔穿刺有血性腹腔积液即为明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