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教材使用的原則、方法以及課前如何準備,給你一些實用建議

對於新教材使用的原則、方法以及課前如何準備,給你一些實用建議

一、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

1、教學的宗旨要堅持思想性和德育性。

教學主要目的是接受思想觀點、形成價值觀念;學習掌握知識不是主要目的。

2、教學目標和內容主題要具體和明確。

抓住教材內容核心,進行主題式課堂教學。

3.教學設計和課堂結構要創造和優化。

注重問題引領,強調結論生成。

設計課堂的教學結構,主要是維繞著教學觀點而進行。對於想讓學生接受的思想觀點,最好是從問題的討論開始,在問題的討論和解決過程中,得出正確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促進思想觀念的形成。

4.教學過程和活動要進行交流和探究。

強調思想觀點的交流,反對權威性說教。

5.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現實生活相結合。

利用教材欄目和新聞時事等,創設教學情境。

對於新教材使用的原則、方法以及課前如何準備,給你一些實用建議

二、課程教學的基本方法

1.討論法

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調查、參觀、討論、訪談、項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中的問題,在合作和分享中擴展自己的經驗,”

在課堂教學中,在明確所要討論的教學觀點後,討論法有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教師展示與教學觀點相關的事例情境,在情境中引導或提出課堂中所要討論的問題,或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話題。

第二,對於情境中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或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必要時還要對學生啟發和提示,然後,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第三,當學生的各種思想觀點表達以後,教師對於學生的看法和觀點進行評價,說出自己評價的依據,這個時候教師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最後,教師結合自己的評價,對於學生的思想和觀點進行總結歸納,引導學生在思想上向本課的教學目標過渡,並強化與教學目標相一致的觀點。

2.體驗法

課程標準指出: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是最重要的道德學習方式。教師要善於利用並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親身經歷與感悟,在獲得情感體驗的同時,深化思想認識。”

在明確了體驗內容後,體驗法是在課堂教學中有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由教師展示與體驗相關教學情境,這種情境多用現代技術表現,儘可能是生動的現實事例。

第二,讓學生通過視聽經歷感受情境中的內容,從體驗中再進行感悟和思考。

第三,讓學生們在體驗、感悟和思考的基礎上,發表自己的感言和認識。

最後,教師對於學生髮表的內容進行歸納,再提升到理性的層次,從而得出思想和觀念性的認識。

3.實踐法

課程標準指出:“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是最重要的道德學習方式。……。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直接參與實踐的機會,提高他們道德踐行的能力。”

第一,我們可以把課程的教學內容同學校的德育活動結合起來,同班級的班會結合起來。 第二,在課堂教學中,儘可能安排與生活問題解決的內容。

第三,以佈置作業的形式,儘可能安排學生的課後相關活動。

第二,4.講解法

講解法的使用範圍:

第一,是理論性很強內容,如法律等有關的內容。

第二,是學生理解和討論難度較大的內容,時間又不充足。

第三,是中考複習和備考階段。

對於新教材使用的原則、方法以及課前如何準備,給你一些實用建議

三、課前準備的主要過程

1. 認真研讀教材,搞清教學要點

【例:青春的情緒 七年下冊第34頁】

一、情緒的表現(四個表現)

二、影響情緒的因素

三、情緒的作用

四、青春期的情緒特點(五個特點)

五、青春期的情緒對人的影響(正面的、反面的)

2. 選擇教學要點,構建課堂結構

一、情緒的表現(四個表現)

二、青春期的情緒特點(五個特點)

三、青春期的情緒對人的影響·

1.正面影響 2.反面影響

3.選配相關事例,創設教學情境

4. 確定課堂語言,思考應對策略

5. 撰寫教學文稿,製作教學課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