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房適合作為住宅長期自住嗎?

隨著房價的走高以及部分城市的限購政策,商住房的住宅部分屬性越來越多受到大家的關注,將商住房作為商業辦公是大家普遍認可的,但是將商住房作為住宅長期自住的話會出現哪些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什麼是商住房?

商住房是現在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商品房類型之一,它通常以loft或者公寓的方式呈現,由於不限購,而且往往總價較低,受到了很多年輕購房者的青睞。

商住房適合作為住宅長期自住嗎?

但是商住房就沒有缺點嗎?如果打算購買商住房用於長期自住,不得不全面考慮,這裡給大家總結了商住房的12個特性,看看是否對你的生活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1、商住房配套差於住宅

2、商住房土地年限短

由於商住房是建在商業用地上的住宅項目,其土地年限多為40-50年左右,所以,商住房項目的土地年限往往只有40年或50年,和住宅相比,住宅項目的年限有70年,這樣來算差不多縮水一小半。

3、商住房專賣價值“縮水”

前面說到商住房產權只有40年或50年,去除開發時間,實際年限還會更短。這就使得商住房的二次銷售面臨一個困境。等到二手交易時,或許剩下的使用年限已經很短了,加上商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續期問題尚未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商住房的二次轉讓將會異常困難。

4、購房預算壓力大

雖然商住房的總價比較低,但是總價低是由於其面積也是相對比較小的。往往在同樣一個地段,商住住宅的單價其實並不低,而且商住宅在購買時的首付必須要達到5成,這和住宅不一樣,住宅可能付2成或3成就可以先把合同簽了,另外商住房5成首付還不能用公積金貸款,只能採用純商貸,貸款利率是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的期限最多也僅為10年,所以說在購房初期的還款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5、買商住房稅費多

稅費和房價相關,也是我們購房成本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通常購買住宅會有很多的購房優惠政策,尤其是首套房等等,但是商住房並不可以。商住房是統一按3%的稅費徵收稅率來徵收契稅,而且無法享受“滿五唯一”的稅費優惠政策。

6、商住房水電費高

這是生活成本問題,除了購房時一次支付的費用,後續的生活成本也是不容小覷的,購房後期一家人入住之後需要考慮的生活成本問題——水電費。在水電供應方面,商住房目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開發商承諾民水民電,但仍存不確定性,一種就是商業標準。不過目前,不少都是採用商業標準,商住房所要繳納的是商水商電,價格基本上是民水民電的兩倍了,而對於關注“民水民電”商住房的購房者最好將這部分關鍵信息以合同的形式確立下來。所以這部分花銷大家還是不能小看的,畢竟積少成多,日後還是會帶來一定的壓力。

7、商住房不同燃氣

這又是一個生活成本問題,大部分的商住房都是不通燃氣的,即使有廚房的設計,但是也只能通一些電器,如微波爐什麼的。可能對於單身貴族來說或許影響並不大,但是對於有老人小孩的一家人居住,時間長了還是很不便。

8、商住房物業費、取暖費高

商住房的物業費、取暖費都比普通住宅高,一般好點的小區物業費在2元/平米~3元/平米,但是商住宅可以達到4元/平米以上。

9、商住房不能落戶

對於急於落戶的家庭非常關鍵,買過商住房的購房者都知道,在其產權證書上

所標註的土地性質為非住宅用地。不能落戶就意味著後期即使又一個非常心儀的學校就在家門口,但孩子還是沒法享受就近入學的待遇。

10、商住房公攤面積大

和普通住宅相比,商住房一層往往會有十幾戶甚至幾十戶,相對而言,公攤在每戶的頭上壓力可能都比較大。有的項目公攤可以達到30%左右,這類住宅容積率非常高,得房率比較低,畢竟公攤每一平米花的都是自己的錢。

11、商住房採光與通風差

因為商住房一層往往會有十幾戶甚至幾十戶,戶數很多,所以商住房無法保證所有的房源都能擁有正常的採光與通風,對有長期居住需求的購房者有一定的影響。

12、商住房住戶權益“縮水”

商住房在用於居住的時候,沒有專門的業主委員會,很多住宅居民住宅的權利會縮水。對於很多住宅來講,都會有物業委員會,當居民和物業出現矛盾點時,大家都可以抱團來解決問題,而且平時也會有很多熱心的鄰居來幫忙解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但是商住房就不一樣了,往往這方面的權利會受到一定的侵害。

13、商住房人員複雜,不安全

商住房住戶多,且短租居多,不像住宅是長期居住,人員相對比較複雜,安全度偏低,加之商住房通常是辦公與住宅相互結合,環境嘈雜,居住體驗差。

對於這樣的商住房,可能只適合下面這些人群:

1、你是純粹的投資客;

2、你是SOHO辦公族;

3、想買套商住房過渡下;

4、你是個頗具文藝範的單身貴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