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要崇拜羅輯思維?

為什麼不要崇拜羅輯思維?

羅輯思維

自從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新生事物、新理念和新名詞層出不窮,一時間IP、互聯網思維、風口、知識付費、直播、內容創業等等滿天飛,有時候今天聽了一個觀點,瞭解了一些事實,覺得這是一個很新奇很有見地的主張,但是到了明天實際使用過程中卻發現有時並不是這麼好用!

首先在文首我就要表明一個觀點:對某件事物心生敬畏或者向其學習並無過錯,但是一旦失去理智,沒有辨別能力,反而會適得其反!本文所議羅輯思維,並無對其誹謗或者鼓吹之意,只是以此為樣本進行個人立場的客觀分析。

為什麼不要崇拜羅輯思維?

羅振宇

從初期對羅輯思維的愛不釋手到後來批判地有理性的接受,我深刻第經歷了這一系列變化。伴隨著我對羅輯思維態度的轉變是一系列對其觀點的不認同,當然,這本就無可非議,羅輯思維也不強求每一位用戶贊同或者不反對其提出的一系列觀點。

為什麼不要崇拜羅輯思維?

移動互聯網時代關鍵詞

首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知識的碎片化和時間的碎片化讓學習不再是一種固定式的形式,而是隨機的和自發的。

為什麼不要崇拜羅輯思維?

碎片化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大特徵

然而,零散碎片化的移動閱讀和移動學習的作用不應該得到過度的誇大。移動閱讀和移動學習作為移動互聯網之後自然而然產生的新的學習方式,在誕生之初得到人們的高度追隨,這無可非議。

然而,如果想借此構築起一個人完整的知識體系、價值體系以及邏輯思考體系,恐怕是非常困難。如果忽略這點,可能就看不到移動學習的陰影,從而沉溺在自以為是的移動學習舒適區中。

為什麼不要崇拜羅輯思維?

碎片化知識如何建立聯繫?

我們來看一下移動學習主要體現的幾種形式:訂閱號閱讀、第三方知識付費提供商、第三方知識免費提供商。嚴格地說,各種慕課平臺在PC互聯網時代就已經存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普及,產生的影響也極為有限。就以羅輯思維推出的“得到”應用為例,無論是訂閱的《李翔商業內參》,還是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所提供的觀點和文章固然有很多可取可學之處,但是細細想來,閱讀過程是愉悅的,但是好像內容過於零散,不能將其融貫於個人自身的知識體系大廈之中。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走在海邊,偶爾看到了幾個令人讚歎的美妙石子,然而這些東西卻不能夠作為用來構築自己住所的磚石水泥,好看好玩卻沒有大用。當然,就羅輯思維自身而言,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也在擴大自己的業務範圍,推出了北大的經濟學課程。

為什麼不要崇拜羅輯思維?

如何在碎片化的時代有效的學習?

這也就是本文提出的觀點:不要崇拜羅輯思維。

對待任何事物,最應該的是保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而非全盤接受。徐小平老師說:我不能忍受思想觀念上的一絲落後。然而,時時更新的觀念和見識背後,一定要有一些可以作為中流砥柱,永恆不變的底層思想,譬如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進取隨時學習的態度等等,而我們實時接觸的流行思想還需要等待時間的檢驗,切不可知一信一,只見樹葉,不見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