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方法|論據運用的原則及方法

寫作方法|論據運用的原則及方法

論據就是確立論點的理由和依據。一篇議論文,它總是要表明一定的觀點和主張,闡述一定的見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論點。為了讓論點被別人承認,或者說使觀點令人信服,就一定要用依據來加以支撐,這個依據,就是我們常說的論據。一般說來,議論文論據的運用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明確的目的性

論據是論證論點的根據,是作者建立論點的理由,論據是為論點服務的,因此它必須與論點保持一致,即材料與論點有必然的、本質的聯繫,能完全支撐論點,這就是通常說的“觀點與材料的統一”。如果不一致,或者偏離了論點,不但沒有說服力,反而會成為文章的累贅,甚至會阻塞文章的思路。觀點和材料的統一,這是議論文最基本的要求。

有一點值得提出的就是事實論據要確鑿,也就是說用作論據的事實必須是準確無誤的,不能胡編亂造;如果是虛假的,或個別事實不真實,都會導致論點經不住推敲的結果。所以,論據真實可靠,論點就令人信服;論據靠不往,論點就成了空中樓閣,對此,我們絲毫馬虎不得。

2、選擇的典型性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義。論據典型,能受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論據不典型,就不能說明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就沒有說服力。生活中的偶然性的個別的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義的,也就不能作為論據,否則就會導致論點的謬誤。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為論據,從古到今,由中而外,從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而俗語,皆可作為有力的論據,使文章豐滿起來。但是隻要用到名人名言作為論據時,總有一批學生連舉一大串,而其中的一部分學生所的幾個人物,又往往是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時代、同一個類型、同一個領域,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錯誤。因為從同一個角度舉出來的論據再多,再貼切,也只能代表一個方面普遍意義。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地選擇論據,避熟就生,避舊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會增加,就有利於闡述道理,會令人耳目一新。

寫作方法|論據運用的原則及方法

3、運用的精練性

論據運用不在多,而在於精,在於能說明問題,寫議論文佔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選用材料要沙裡淘金,精益求精。當然有時僅用一個事例來證明論點會顯得單薄,力量不夠,這時就應通過幾個事例來充實內容。但有的同學認為論據越多就越能充分證明論點,這是不可取的。不加青紅皂白硬塞進去,結果會大大削弱議論的力量。

另外,有的同學敘述事實論據時,不突出重點和精華,不注意取捨,水分太多,有許多的敘述描寫,有時還有詳細的故事情節,文章幾乎成了記敘文,使文章的論點無法得到充分的證明,這是寫議論文的大忌。議論文重在議論,不應重在記敘。事實材料的敘述要簡明扼要,有時只要把能證明觀點的那個部分、側面說就行了。從頭到尾詳盡描述,應該注意糾正。議論文中的事實,應該只是敘述而不描寫,是擇要交代梗概,捨棄其中的細節;摘取事件的一點,捨棄其他與論點無關的部分,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敘述只是為議論而服務的,一定要注意高度概括,只要能證明論點就行。

4、材料的新穎性

現在非常強調創新,學生的作文也很重視有新意,在議論文的寫作中,我們則可以通過論據的新來使文章增添新意。論據的新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所引用的材料是新的

如果選用的事實論據都是陳穀子、爛芝麻,都是老生常談,遊離於日新月異的生活,落伍於前進的時代,缺乏新鮮感和說服力,這樣難免使人生厭。不能一談到身殘志堅,就寫到張海迪,這些英雄人物固然不錯,但用得太多太俗,就會影響文意的表達,所以使用事實論據要有時代特色,要有新鮮感,要在“新”字上下功夫。

二是舊材料的新作法

有時,我們找不到新的材料,當然也可以運用一些舊的材料,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要力求用舊材料寫出新意,讓人感到材料雖然是熟悉的,但你這樣運用這樣處理仍讓人感到不同凡響。有的同學把領袖人物、著名人物、先進人物、名言警句當作“萬能膠”,而且多年不變,沒有從中挖掘出更有說服力的東西;也不注重平時的閱讀積累,不善於從生活中選擇新鮮的論據,說到這個論點,或者說到那個論點,都是常用的幾個論據,讓人味同嚼蠟。

寫作方法|論據運用的原則及方法

以上分析了論據運用的四點原則,在具體處理論據的過程中,我們還應做到以下兩點:

1、善於引述論據

論據的作用是證明論點,因此,引述論據時要貼切。所謂貼切,就是論據和論點相統一。這就要求我們在使用論據時,必須依據論點的需要酌情變通,或“縮簡”,或“改造”,其高度必須和論點相一致,否則會造成論據遊離,減輕說服力量。引用論據還要簡明概括,引用論據的目的在於說理,這決定了論據的目的性、簡明性、概括性,這就要求我們在敘述材料時,要把握好側重點,剔除與論點無關或與論點關係不大的材料,並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出來,若敘述過細,則顯得拖泥帶水,雜亂無章,甚至會把議論文寫成記敘文。

2、學會分析論據

分析是聯繫論點和論據的橋樑,是豐富文章內容的關鍵。狠多學生的議論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論點加論據上,致使議論文淺顯空洞,缺乏說服力,因此,中學生要想盡快突破議論文的寫作障礙,提高議論文寫作的能力,就必須學會分析論據。

用事例論證不是做數學的證明題,不能擺個事例就了事。圍繞論點擺出論據後之後,一定要圍繞論點對論據從理論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與論點之間有什麼關係,講清它們為什麼能證明論點,千萬不能擺事實而不講道理,只是單純地羅列事例。分析是聯繫論點和論據的橋樑,是豐富文章內容、開掘議論文深度的關鍵。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論點成為有機的統一體;只有通過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與論點之間的關係,才能使文章產生令人信服的邏輯力量。

以上簡要地分析了議論文中論據運用的原則和方法,學生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還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加以揣摩,並加以貫徹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