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導——如何記敘文充滿意蘊

“意蘊”主要是指在敘事、抒情一類的文章中,語言不直白,不淺露,言簡意賅,內涵豐富,含不盡之意於言外,讓讀者有咀嚼、回味的餘地。文句富有意蘊,啟迪人思考,給人以教益。抒情性較強的文章,在用語上不可一覽無餘,過於平淡無味。文章描寫要有情境,用語要含蓄,要能激發讀者的聯想與想象,要能促使讀者去思考;特別是關鍵地方的用語,含蓄、有意蘊會使內容更豐富,更耐人尋味,更有意境,更有深度。現在,我們就說說如何讓記敘文充滿意蘊。

中考指導——如何記敘文充滿意蘊

1、形象表達

運用象徵、比喻、擬人、雙關、婉曲等等手法,形象化地抒發情感、發表見解。

【例如】不說“我很悲傷”,而說“我心靈的天空一直下著雨”;不說“女人和男人應有平等的社會地位”,而說“女人應是一株木棉,和橡樹並立在一起”都頗有意蘊。

類比也是一種形象化方法,它通過此類與彼類的對比說明抽象的道理。

中考指導——如何記敘文充滿意蘊

2、注重引用

恰當地引用一些精闢的名言警句,能收到言簡意豐、增添文采的效果。

【例如】“面對玫瑰的豔麗,‘離離原上草’的我不會嘆息;面對高山的峻拔,‘低矮黃沙土丘堆’的我不會自卑;面對別人的榮耀,‘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我不會憂傷……”

但是,禁止以引用代替自己的議論。“引用”僅僅是表達個人觀念的手段,不是目的。但是有考生以“引”代“議”,一“引”便萬事大吉,造成了缺乏個性、潦草膚淺的弊病。

3、移花接木

優秀文學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以及寓言故事、成語典故、歷史傳說等,這些材料表現了人們對社會現象的概括和總結,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或哲理,具有永久的魅力。在寫作時,恰當地借用,或者作為論據來形象說理,或者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對此予以加工、演繹、包裝,即進行再創作……都能增強作文的意蘊。2002年高考有考生虛構了昭君在出塞前心靈抉擇的故事,添加了幼蛾赴火等情節,極富意蘊。

中考指導——如何記敘文充滿意蘊

4、留有餘地

質樸的語言讓讀者易於理解,平易近人,但質樸不等於簡單,不等於淺陋。如果能在質樸的語言中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思想,讓讀者深入思考,這樣質樸就和深邃結合在一起了。含蓄的語言能使讀者體會朦朧美,使文句之中有言外之意。這種暗示的方法也會取得好的效果。別忘了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作品的真正魅力在於是否留下了讀者再創作的空間。當作者的創作結束時,正是讀者再創作的開始,這樣的作品才會有生命力。如果不能通過你的創作引發讀者聯想和想像,或是進行再創作的話,那麼,這樣的作品不是成功的。

總之,優秀的文章不管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不管是明白如話還是委婉含蓄,總有一些文句言簡意賅,辭約旨豐。或蘊含生活哲理,人生真諦,給人以理智的啟發,使人深刻地思索;或飽含深厚的情感,獨特的體驗,使人感悟到人生的況味,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這樣的文章,篇中有餘意,句中有餘味,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這類文章是最受閱卷者青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