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摩,我看到了大消費與大創新的攻守之道

A股入摩,我看到了大消費與大創新的攻守之道

今日,被調入半年度MSCI成分股的A股名單新鮮出爐,成分股均為大盤藍籌股。

從一級行業來看,納入成分股主要集中在銀行(20只)、非銀金融(30只)、醫藥生物(18只)、房地產(13只)、建築裝飾(13只)等。

富二不禁露出了老母親般的笑容。要知道過去幾年,富二寫過太多“面對A股的求婚MSCI十動然拒”這樣的文章了,可算見證A股夢想成真。

而本次成分股調整,短期內有望成為增加外資配置A股的重要入場指引。

那有客官問了,是不是要跟著MSCI選入的成分股買?

不,絕對不是這樣的~

首先,名單裡的是MSCI選中的個股,不是外資看重的個股。

其次,市場普遍觀點,A股入摩於A股短期影響有限,長期將推進A股更加成熟化,相比個股,選擇重合性更高的行業更好。

此外,考慮到這次納入的有較大比例的港股上市公司,港股更便宜啊,相同標的屬性下,人家更願意買的也是港股呀~所以受影響更大的,應該是那些被納入的A股中具有獨特性的A股品種。

對於通過MSCI進來的外資將投向何方,更有參考依據,是被稱為“聰明的錢”

的陸港通北上資金,而外資選擇的板塊,對於我們手中的資金配置,也將是很好的啟發。

A股入摩,我看到了大消費與大創新的攻守之道

A股入摩,我看到了大消費與大創新的攻守之道

可見,外資的偏好十分明顯,以大消費類板塊為主,如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藥生物,休閒服務等。

大消費行業業績穩定性強,有明顯的防禦屬性,在經濟不確定、風險偏好下行的階段,對於我們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防守選擇。

再看看現在的大環境:

國際上中美貿易爭端持續中,國內房地產調控持續中,短期前景依然不太明朗,市場風險提升有限,富二跑出一組數據,A股市場的成交量也將繼續處於低位。

A股入摩,我看到了大消費與大創新的攻守之道

數據來自:wind,截至2018-05-11

這種環境下,可以選擇“大消費”類作為防守。6月份MSCI將正式納入A股,儘管總量資金有限,但對於消費板塊或引發一定的“虹吸效應”。

大消費是外資的思路,但作為國內投資者,應該有另外一種與外資不一樣的思路——我們更瞭解國內的產業變化特徵,而且更瞭解政策發力點。所以,結合宏觀趨勢,我們還有一個需要關注的板塊是“大創新”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多個細分製造業龍頭,正快速地進入“量”到“質”的升級發展中。

富二相信,政策將是決定A股全年的核心主線,強化“中國芯”、國防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傳輸、生物醫藥等大創新,將是政策支持的重點方向,相關投資將貫穿全年。

因此,大消費與大創新的組合,或許才是符合當前市場的攻守之道。

目前富二覺得兼具兩者屬性的突出行業,非醫藥莫屬了。

首先:

醫藥大分類上來說也屬大消費類行業,是人在整個生命週期都要被動消費的硬行業。如果選擇一個行業投資一輩子,富二肯定是選擇投資健康、投資醫藥。

其次:

從大創新概念來說,醫藥也是核心板塊之一,國內經歷十餘年積累的創新藥研發逐步進入收穫期,這將不斷助推國內創新藥產業的投資熱情。

A股入摩,我看到了大消費與大創新的攻守之道

數據來自:CDE,海通證券研究所,截至2017-11-23

醫藥板塊最近走勢如虹有目共睹,公募基金的近期收益排行榜,也是醫藥佔據半片天。而且,有一隻基金,在排行榜上相當囂張,霸佔各時間區間市場第一的位置……嗯,不好意思,

那是富二家的富國精準醫療(005176)……

A股入摩,我看到了大消費與大創新的攻守之道

短期走勢強勁,市場擔憂也有顯現。或許在情緒推動下醫療板塊短期繼續向上,或許會出現短期的調整。至少,醫藥板塊的紅利已顯現,與其糾結短期盈虧,不如學習富二的佛系投資心態:繼續向上,好;回調,選擇買入或止盈,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