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盯上幼儿 家长千万不能犯糊涂!

培训机构盯上幼儿 家长千万不能犯糊涂!

自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以来,教育部连发“减负令”重拳出击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盯上幼儿 家长千万不能犯糊涂!

教育部以及社会关注的“负担”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的学生,因此目前市场上部分培训机构盯上了上小学之前的“幼儿”,课业负担正在下移。

据媒体报道,部分教育机构虽然不是幼儿园,却开展着类似幼儿园的业务:早上8点半开始上课,中午在机构内解决午饭,一直到傍晚5点左右才放学。

与“全日制幼儿园”相差无几,不仅把招收的孩子编制成班,还设定了完整的全天课程表。

这样的培训,说白了就是学前班。

培训机构盯上幼儿 家长千万不能犯糊涂!

北京某小学一位退休的校长透露,其孙女目前正上幼儿园大班,今年9月上小学。

目前,其孙女班上已有很多小伙伴花高价上了培训机构学前班。一些家长本想让孩子“按部就班”,但看见别的孩子开始“抢跑”,怕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纷纷效仿加入培训机构学前班。

见老校长的孙女没去学前班,很多家长还认为她在家里“开小灶”。对此,老校长颇感无奈,因为她退休前已经多年不在教学岗位,“开小灶”还怕“教坏”孩子。

据了解,培训机构有些所谓从事过几十年教学的老教师,其实退休前好几年就已不从事教学工作;

此外,有些教师根本没教过语文、数学等课程,个别老师甚至只是与教学无关的事务性老师,到了培训机构反而成为学前班的“招牌”。

老校长表示,很多教学比如像汉语拼音这样的教学,要求老师教的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再纠偏就要花大工夫。因此,有些在学前班学过汉语拼音的孩子,反而让小学老师头疼。

培训机构盯上幼儿 家长千万不能犯糊涂!

而据很多一年级的老师反映,无论孩子是否上过学前班,用不了一个学期,学生们的水平都差不多。

培训机构在严厉整治之下盯上学龄前儿童,家长可不能犯糊涂。

要知道,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设立,是一个科学的设置体系,它们承载着不同的“使命”。

教育部曾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儿童学习与发展作出详细规定,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例如,指南中要求5-6岁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培训机构盯上幼儿 家长千万不能犯糊涂!

指南还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由此可见,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且有害的。

老校长之所以不让孙女上学前班,既有退休前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也知晓培训机构学前班的底细,同时与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吻合,这无疑值得其他家长借鉴。

培训机构盯上幼儿 家长千万不能犯糊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