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两大污点,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阅读愉快!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是传承了几千年,主宰封建王朝的儒家思想的开创者,被尊为圣人。

孔子一生两大污点,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第一件事,当时齐国的田常想取代姜姓吕氏成为齐国国王,需要立威,于是准备发兵攻打鲁国。鲁国是孔子的故乡,孔子不忍家乡受战争之苦,于是授意弟子子贡前往游说田常。之后子贡成功祸水东引,让田常放弃攻打鲁国转而攻打吴国,更欺骗吴国使吴国出兵相助鲁国。

子贡作为孔子的弟子,所作所为都是出自孔子的授意。为了一家的平安,却把祸水引到别家,最终致使整个中原都战火纷飞。在这一件事上,孔子可以称为不仁。

孔子一生两大污点,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有人可能会为孔子辩解,认为鲁国是孔子的祖国,解救祖国无可厚非。事实上,当时周王室还在,只是很弱而已,孔子更是以复兴周礼为己任的人,也就是说,孔子就是周国人,齐攻鲁只是诸侯打架而已。

第二件事,孔子骂原壤,出自《论语 宪问》。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这段话意思是,原壤劈开腿大大咧咧的坐着,孔子来了直接开骂,“你小时候你不谦逊敬长,长大了也没什么出息,到现在还不死,真是个祸害。”说完拿拐杖打他小腿。

孔子一生两大污点,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为什么说这是孔子的污点呢?仅仅是因为坐姿不好,孔子来了没站起来迎接他,孔子就对原壤连打带骂,甚至直接骂他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还是在原壤自己家里。这件事是什么样的性质呢?

举个例子,经常听说公交车或者地铁有老人强制要求年轻人让座,不让座就骂人,甚至直接把人拖起来。大家都很讨厌这样的老人,可是孔子所做的事跟公车老人有什么区别呢?原壤还不是在公交车上,而是在自己家里。

这件事说明孔子太过注重礼法,有严重的倚老卖老的嫌疑。

你们是怎么看的呢?觉得有道理请记得关注一下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