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程昱高明,不輸荀彧,為何不在曹操五大謀臣之內?

劉曄,字子揚,是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戰略家。劉曄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

十三歲能殺人

劉曄七歲時,母親去世。其母臨終時說:"你父親(劉普)的僕人有誣害人的秉性,我擔心自己死後會出亂子,希望你和你哥哥(劉渙)長大後能除去此人。"

劉曄十三歲時,就按母親遺命,斬殺了父親寵信的侍者,而後又坦然向父親請罪。劉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劉曄的動機後也對他十分欣賞,不作苛責。汝南許劭善於觀人,當時在揚州避難,稱劉曄有佐世之才。

他比程昱高明,不輸荀彧,為何不在曹操五大謀臣之內?

劉曄

借勢手刃賊首

劉曄二十多歲時,天下大亂,揚州地方的豪強們大多不願抑強扶弱而且狡猾殘暴。揚州當地有鄭寶、張多、許乾等人擁兵自重,其中以鄭寶最為驍勇果斷,才能和力氣都很突出,為當地人所忌憚。當時鄭寶想擄略百姓渡過長江到江南地區,看中了劉曄是當地的高族名人,想要強逼他倡導這個計謀。

劉曄知道後很害怕,躲藏起來沒有被鄭寶找到。此時曹操派使者到揚州,劉曄去見使者,論及當前時勢,並請使者在他那裡停留數日。鄭寶於是帶數百人帶著牛和酒迎接使者,並等待劉曄。劉曄則在中門外設酒菜飯席給鄭寶部眾,自己則與鄭寶在內宴飲,並暗中要人借敬酒的機會殺掉鄭寶。但鄭寶原來不好酒,並且很留意他們,令那人不敢下手。劉曄於是親手用佩刀斬殺鄭寶,並斬他的頭下來,向他的部眾恐嚇:"曹公有令,敢有動者,與寶同罪。"部眾見此都很震驚和害怕,跑回營舍。當時營中尚有精兵數千,劉曄為防他們作亂,即騎鄭寶的馬匹到鄭寶的營門前,向一些首領陳說禍福利弊,最終眾人叩頭迎納劉曄。劉曄入營後安撫群眾,令眾人歸服,更推舉劉曄為新首領。但劉曄見漢室衰微,無可救藥。但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擁兵謀反,與是將那些部曲都委託給廬江太守劉勳。

屢設奇謀

1.孫策派使節特以卑下的言辭和財寶要求劉勳代為攻打上繚城。劉勳收得財寶,十分高興,眾人都祝賀,但劉曄則臉色不喜。劉勳見狀,便問劉曄為何不喜,劉曄則說:"上繚雖小,但城堅池深,很難短時間攻取。孫策乘一定會乘虛攻我軍後方。但劉勳不聽。後來孫策果時從後乘虛襲擊劉勳。

2.劉曄隨劉勳投奔曹操不久,有山賊陳策在廬江聚眾數萬人,並據險而守。曹操曾派偏將試圖消滅但不果。曹操於是詢問群下問如何征伐陳策。劉曄認為其實是偏將資歷不足和天下未定而令到山賊仍敢對抗,而當時局勢已經大致穩定,應該先懸賞勸降,再用軍事實力進逼,那山賊就會自己潰敗。果然如同劉曄所料,陳策俯首。因功,曹操闢劉曄為司空倉曹掾。

3.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據守漢中的張魯,任用劉曄為主簿。當時張魯弟弟張衛領兵堅守,曹操仰攻不利,士兵死傷甚多,糧食又缺乏,曹操於是打算撤軍。此時,曹軍有一些軍隊在夜裡誤闖進了張衛別營,別營中士兵大驚四散,劉曄立馬進言不必退軍,再攻必勝!曹操於是再攻張衛,張衛果然大敗。

他比程昱高明,不輸荀彧,為何不在曹操五大謀臣之內?

曹操

4.張魯不久投降,曹操得漢中。劉曄當即勸曹操進攻劉備新佔的蜀地,攜大勝之威攻民心未定的蜀地,必然望風歸附;否則蜀地險要,日後就難以征服了。但曹操不聽。七日後,蜀地人心惶惶的消息傳來,說劉備斬殺驚惶者亦不能安定人心。曹操於是再問劉曄可否進攻,劉曄卻說,已經太遲了。曹操認為劉曄深懂軍略,任其行軍長史,兼領軍隊。

5.公元220年,當時曹丕問朝臣,劉備會否為關羽報仇,大伐東吳。大多數人認為劉備力量薄弱,名將只有關羽;關羽死後國內憂慮,根本不會再發動戰爭。但劉曄卻認為劉備一定會出兵,一是為了重振聲威以定內亂;二是而且認為劉備和關羽感情深厚,一定會為他報仇。果然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此時劉曄更建議曹丕乘虛領兵攻滅東吳,以絕後患。但曹丕不同意。東吳在夷陵之戰戰勝後漸見不臣之心,曹丕於是打算討伐,但劉曄認為吳國剛剛大勝蜀漢,上下一心,而且有長江天險,不能這麼倉卒進攻。曹丕又不聽,果然戰敗而歸。

發狂而死

他比程昱高明,不輸荀彧,為何不在曹操五大謀臣之內?

曹叡

劉曄因為漢室血脈,直到魏明帝時才得到寵信親近。

有一次曹叡打算攻伐蜀漢,朝臣都說不可以,但劉曄私下卻對曹叡說可以;後出去和朝臣又說不可以。曹叡和各大臣都沒有懷疑。反對伐蜀的楊暨被明帝寵信,亦敬重劉曄。楊暨和明帝討論攻伐蜀漢之事,搬出劉曄去勸告明帝。但明帝卻一直聽劉曄說可以攻伐,於是找來與楊暨對質。劉曄不發一言。

後來劉曄再私下見明帝,劉曄指責明帝不應將伐蜀大計隨意告訴其他人,更稱懷疑蜀漢已得悉明帝要來攻的情報;明帝更是感謝劉曄。後見楊暨又指責他對君主進言過於直率,應要婉轉地表達;楊暨亦感謝他。

有人見到劉曄這樣巧妙奉迎這兩方面,甚為厭惡,於是嚮明帝詆譭劉曄,更建議明帝召見劉曄時特地以與自己相反的意見來問他,如果每樣他都表示同意,就表示劉曄他是揣摩上意了。後來明帝一試,果然如此,更因此疏遠劉曄。劉曄因而發狂,在公元232年(太和六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鴻臚。兩年後再任太中大夫,及後死去。諡景侯。

悲劇的根源

其實智謀無雙的劉曄為何終生不得重用?為何臨老還要出一回裡外不是人的醜?

歸根結底是因為劉曄出身漢室宗親。曹家篡奪的是劉家江山,哪裡敢給劉曄大權重職。即使他智謀超群,不輸程昱等五大謀臣,終歸不得重用。臨老難得有心大的曹叡敢用他,他急切想要抓住這根救命稻草,一展心中抱負。肆意逢迎,豈是他本意?違心之事幹起來,便有通天智謀也應付不了。被人穿,著實出了一回大丑,怎麼能不發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