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高翡翠講堂》猶抱琵琶半遮面,翡翠和霧的前世今生

之前我們仔細的分析過翡翠原石的“皮”,講到“皮”是風化作用在玉石表面形成的,那麼是不是打開皮殼就是翡翠了呢?其實不是。

翡翠成型需要七千萬年到一億年的時間,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翡翠不斷受到外力作用的影響,日久天長,就形成了相對堅固的保護層。最外面的這層風化殼,我們稱之為“皮殼”,皮殼和肉之間還有一層薄薄的氧化層,它就像一層薄霧籠罩在玉肉上。也正是因為它,我們很難直接看清翡翠內部肉質的真面目,平添了許多猜想和夢想,它就是“霧”。

《恆高翡翠講堂》猶抱琵琶半遮面,翡翠和霧的前世今生

霧與玉肉的質量、玉料形成後的地質環境有很大的關係,許多行家在擦開玉料見到皮殼底下霧的顏色、透明度和在玉料上的變化時,就基本能確定霧下面的基本情況。霧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翡料”,翡料只在玉肉外形成,一般較薄,因此又厚又好的翡料千里難尋。

《恆高翡翠講堂》猶抱琵琶半遮面,翡翠和霧的前世今生

一、白霧翠料

外表皮殼砂較細而老硬,易出白霧,說明其內部玉肉色細膩並且透明度好,水石中的白細光滑如筍葉的皮肉均為較淡色的白霧,白霧只說明玉肉粗細並不指示有無顏色。

《恆高翡翠講堂》猶抱琵琶半遮面,翡翠和霧的前世今生

二、黃霧翠料

一般情況下,淺黃、灰白的細砂殼子玉料,擦開外皮後易見黃霧。黃霧如果色鮮、透明度好,則玉肉必好,多呈無色或者非常淺的綠色,如黃霧色彩變化極大,有的地方出現黑色、褐色的塊狀,則預示玉料內部有變化,並且不是一樣的質地。

《恆高翡翠講堂》猶抱琵琶半遮面,翡翠和霧的前世今生

三、紅霧翠料

紅霧玉料多出現在較深色皮殼的玉料內,如果紅色則說明玉肉乾淨呈淡白色、淡春色或者淡淡的藍色,若霧色紅而發烏或者有褐紅色、暗紅色或者乾紅色,則預示著其玉肉呈藍水料、油青料或者暗藍色較乾的玉料。有一種稱作牛血霧的玉料,其中的玉料就屬於紅霧玉料中較差的玉料。

《恆高翡翠講堂》猶抱琵琶半遮面,翡翠和霧的前世今生

四、黑霧翠料

黑霧是一般玩玉人最不看中的,在以前,黑色玉料幾乎無人要,黑霧多出現在含鐵極重的玉料外面,這種玉料多產於礦區底腳石,外表皮殼是黑灰色,有時候還包裹一層蛇紋石類的蠟殼或者是綠泥石、氧化鐵混合的粗糙而深紅色的外殼,即使在最強的手電光下,也難看到其中的色彩和玉質。奇怪的是,這種玉料中有一種含鐵很重同時含少量鉻元素的玉料,切開後做成的飾品經拋光後很漂亮,烏黑中透著隱隱約約的綠,在背光照射下,居然綠色凝重。這種近幾年出現的稱作墨翠的玉料很有市場,以至於出現用黑色石英仿墨翠的情況,但後者在強背光下仍無絲毫透光現象,很容易區別。

《恆高翡翠講堂》猶抱琵琶半遮面,翡翠和霧的前世今生

“霧”是雲南滇西騰衝一帶玩玉的老人叫出來的,它形象地說明了翡翠在內外動力變化作用下,不同的玉料,其外部表現是不一樣的。

無言的石頭,用最明顯的方式向世人表明它的出身、特點,玉不騙人,玉的美德大約也在這裡表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