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校長一句感慨,被南大校長笑著打斷,大學之間有啥“恩怨”?

據媒體報道,3月6日,在全國人大代表團小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和與會代表分享了最近自己面臨的一件棘手事。就在幾天前,熊思東收到了一封來自學校一位科研人員的郵件。郵件裡,這位科研人員跟熊思東提交了離職申請,離職的原因是深圳一家大學為他提供了更好的待遇和平臺。

熊思東壓低聲調,皺起眉頭感慨:“攀比,特別是待遇攀比,我們實在是追不上,也比不了。”

正說著,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大學校長呂建笑著打斷了他:“挖人才的問題呀,你們以前讓別人難受了,現在倒過來又該你們難受了。”

蘇大校長一句感慨,被南大校長笑著打斷,大學之間有啥“恩怨”?

這是一個十分耐人尋味的細節,說明每所大學,都在“挖人才”這件事上,既受惠又受累、受困——今天你挖其他學校的人才,明天你會遭遇別人挖人才。市場競爭當然不排斥合理的“挖人才”、人才競爭,但是如果“挖人才”是出於急功近利,那麼,這並不利於人才建設。在怎樣優化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我國高校應該達成共識,避免惡性“挖人才”,促進辦學的良性競爭。

根據學校需求,引進可以促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人才,這是學校發展的必須。但我國大學在引進人才時,存在兩方面明顯的問題。一是重視引進人才的身份、“帽子”,即熱衷於引進有各種頭銜的學者,把引進有多少頭銜的學者,作為人才建設的重要政績,由於大家都搶有頭銜的學者,造成有頭銜的學者,價碼越來越高。據媒體報道,在反映人才團隊穩不住問題之前,熊思東和與會代表分享了一份令他自豪的成績單:“我們的薪酬水平高出112所‘211’大學平均水平的12.2%……我們擁有的青年千人、青年長江、萬人計劃、優秀青年數量,排在全國第13位,這為學校今後若干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這是很多大學都有的看起來“矛盾”的做法:一面反思數“帽子”的學術評價方式帶來的亂象和弊端,一面按照既定“遊戲規則”,在國內外四處重金“挖”人。

蘇大校長一句感慨,被南大校長笑著打斷,大學之間有啥“恩怨”?

這種以“帽子”論人才的觀念不變,我國大學的引進人才,就會變為引進“帽子”,誰給的錢多,“帽子”就飛到誰家。這會帶來人才隊伍的極不穩定,也令大家心浮氣躁,甚至會出現一片跳槽專業戶,通過不斷跳槽,提高自己的身價。

二是把人才建設的主要精力用於引進人才,而非培養、使用已有的人才,這讓引進人才難以發揮作用,也讓原有人才不滿,所謂“招來女婿氣走兒”,多年前,對於這一問題,就有人指出,可是,大學並不以為意,在面對“自己人”的反對時,有的學校的回應是,你這一崗位等著要來的人多的是,除非“自己人”有顯赫的頭銜。這一人才觀,引導所有教師追名逐利,對學術理想的追求,變為申請課題、基金、申報人才計劃、學術獎勵,因為,只有申請課題、基金、申報人才計劃、學術獎勵獲得成功,才會獲得學術頭銜,而獲得學術頭銜,就進入到可待價而沽的“人才範疇”。

來自高校的人大代表,顯然對這一問題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應該就這一困惑所有高校的問題——這一問題,不但在“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存在,現在地方院校,也進入“人才爭奪戰”——進行深入的討論,需求解決的辦法。

蘇大校長一句感慨,被南大校長笑著打斷,大學之間有啥“恩怨”?

從根本上說,雖然高校已經意識到數“帽子”的學術評價方式不對,但大家卻擺脫不了這一評價方式,原因在於,學者的“頭銜”和“帽子”來自於一系列課題項目、人才計劃,高校普遍把有多少學者獲得某類課題項目、入選某一人才計劃,作為辦學政績。這是偏離學術原則和標準的評價。因為,課題項目、人才計劃,都是給學者一定的經費資助,以讓其有更好的條件,開展研究,獲得成果,但是,

現在獲得項目,入選計劃,就成了學者的“頭銜”:某某項目獲得者、某某計劃學者,這種評價思維,已經成為學校建設人才隊伍、評價人才、管理人才的主要思維,看頭銜引進人才、用獲得新頭銜(申請課題、入選計劃)情況評價人才、用頭銜管理人才(按頭銜給人才相應的薪酬)。

這既需要學校轉變人才評價觀念,又需要我國對人才計劃進行治理。據報道,今年兩會上,九三學社中央一篇題為《關於統籌治理人才稱號過多過濫問題的建議》的提案指出,人才計劃名目繁多、雜亂無序,導致人才稱號過多過濫的問題愈演愈烈,與人才計劃培養人才的初衷背道而馳,亟需統籌治理。提案建議,要推動人才稱號“去利益化”,切斷人才稱號背後利益鏈,將學科設置、重點學科評選、科研啟動經費、個人升遷以及學術成果評價等與人才稱號脫鉤,把人才稱號還原為反映科研貢獻和學術能力的一種科學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