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桃子种植技术

  1 桃褐腐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

桃树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桃子种植技术

  1.1 桃褐腐病的发病症状

  桃树出现褐腐病会影响桃树果实,同时还能使桃树的叶子、花以及枝梢受到影响。该病能在桃树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发生,尤其在果实将要成熟的时候最容易发病。桃树果实会表现为开始出现褐色圆形病斑,当遇到温暖且多雨的天气时,这种圆形病斑会快速扩散,进而使得果实变成褐色并且软腐,果实的病部表面会长出同心环状的灰色霉丛,有的病果会掉落,而有的会留在树上逐渐形成僵果,而僵果则是褐腐病菌越冬的主要依托。该病危机桃花,会从雄蕊和花瓣的顶端开始,刚长出的褐色水渍状斑点会逐渐扩散到全花,之后会逐渐变成褐色并干枯。该病害会从病果、冰花延至嫩梢,并形成中央凹陷、边缘呈现紫褐色以及长圆形的溃疡斑,在发病初期,桃树会经常流出桃胶,在较为严重的时候,会因为病斑环割出现上枝条枯死现象,在潮湿环境下,其病变部位会出现灰色霉丛。

  1.2 桃褐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要对桃褐腐病进行防治,需要加强桃园管理,在冬季应该对桃园做好清洁工作,对病枝、僵果等进行彻底的清楚,并且将其彻底的烧毁,然后再进行深翻工作,将病残体埋于地下,然后对其进行修剪,并合理施用磷肥和钾肥等,促进果树的增长,使果树的抗病能力增强。采用药剂进行防治的时候,第一次应该选择在桃树发芽之前喷药,第二次则应该选择在落花之后十天左右喷药,第三次可以间隔十天左右喷药,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以再第三次喷药十天之后在进行喷药。第一次喷药可以选用5°Be石硫合剂,之后的可以选择70%的500倍可湿性代森锌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及0.3°Be石硫合剂来进行喷药操作。

  2 桃缩叶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

桃树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桃子种植技术

  2.1 桃缩叶病的发病症状

  桃树发生桃缩叶病,桃叶会成为主要的发病部位,受害叶片会增肥,其波纹状会皱缩且变脆,从黄绿色逐渐转变为淡紫红色。在初夏实际,发病部位会出现一层白色的粉霜,叶面的正面较多。病叶在之后会逐渐变黑并且干枯掉落,发病的桃树新梢会呈现黄色或者灰绿色,树枝会逐渐变粗和变肿,严重时其枝条会干枯坏死,花和幼果都会受到病害影响,并且脱落。

  2.2 桃缩叶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进行桃缩叶病的防治,需要在桃树发芽之前用5°Be石硫合剂进行喷药操作,在发芽之后可以采用0.4°Be石硫合剂进行喷药操作,发病的桃树在开春时节在产生白粉霜之前需要将病部及时剪出,并且及时烧毁,避免对第二年的桃树造成侵染。

  3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病症状和综合防治措施

桃树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桃子种植技术

  3.1 桃树病菌性穿孔病的发病症状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会出现在各桃树栽培地中的桃花和桃叶中。当桃树发生该病的时候,桃叶初感的时候其表面会生成水渍状的小斑点,其周围有淡黄色的晕圈,之后会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者不规则的褐色病斑。之后病斑会逐渐的枯落,边缘会木栓化并且出现一圈裂纹,之后会从裂纹处脱落并且形成穿孔。当病菌危害到桃树枝梢之后,会从皮孔或者芽痕处侵入,并且产生淡褐色水渍状斑点,并且逐渐扩大成深褐色纺锤形略微凹陷的病斑。幼果受到危害之后会形成溃疡斑,在发病初期幼果表面会出现水渍状的小斑点,在扩大之后会呈现褐色,中央部位会微微凹陷,所以需要及时对其进行防治,避免出现大面积落果和落叶。在较为潮湿的状态下,其病斑上会出现黄色的粘液,这是因为其内部有大量的细菌,在病斑周围经常会出现裂纹,较为严重的时候会出现不规则的大裂纹。

  桃树细菌病危害到枝条,有春季溃疡和夏季溃疡两种类型,春季病斑一般会出现在前一年夏季并侵染到的桃枝上,其病斑会呈现暗黑色,在春季的时候变成溃疡。当第一批新叶长出来的时候,树梢上会出现水渍状的暗褐色小疱,有的时候病斑会环绕树枝一圈,导致树枝稍枯死。夏季溃疡通常会在夏末出现,会在当年生出的绿枝上长出,最开始会以芽眼和皮孔为中心,并且形成水漬状暗紫色斑点,之后会由褐色逐渐转变为紫黑色,在边缘处会溢出桃胶,呈现水渍状。在桃胶干了之后,会与几块病斑连接,导致整个枝条枯死,使桃树的产量以及观赏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3.2 桃树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对桃树细菌病的防治,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修剪,使枝条能通风透光,将病枝剪除,将病患部位消除,同时将患叶和病果等及时清除并烧毁。之后,还应该及时施用混合性有机肥,避免出现偏肥,这样能有效促进树枝的生长。在桃树细菌病发生得较为严重的时期,需要在发芽之前喷洒5°Be石硫合剂或者波乐多液,展叶之后需要采用0.4°Be石硫合剂进行喷洒,开花之后还可以进行2次左右的菌性喷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