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黨建”旗下落實專職“河長” 守護綠水青山成“錢袋子”

铜仁:“党建”旗下落实专职“河长” 守护绿水青山成“钱袋子”

“黨建”旗下落實專職“河長”

守護綠水青山成“錢袋子”

——銅仁“民心黨建+河長制”工作成效側記

“我們這裡發展生態旅遊,藉助優美的河色風光,基礎農家樂生意紅火,老百姓生產生活條件都好了起來。”在思南縣香壩鎮雷公門村,靠山靠水吃飯已經成了該村村民今後好生活必不可少的條件。

近年來,銅仁市看準綠色發展的機遇,在“綠水”中找門道,“青山”裡謀出路。率先提出以“民心黨建+河長制”的機制,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服務、推動發展的理念,牢牢把握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在黨建旗子飄揚下,“綠水青山”已然成了老百姓致富的“錢袋子”。

铜仁:“党建”旗下落实专职“河长” 守护绿水青山成“钱袋子”

“民心黨建+河長制”

讓河水變清 水資源成發展經濟新點子

水是人類的搖籃,水資源就是“搖錢庫”。怎麼樣才能保護好水資源是銅仁市近些年來一直在關心關注的問題,抓好河水治理成了銅仁發展的“真命題”。

為更好的保護水資源,銅仁市探索出“民心黨建+河長制”的河水管理模式。在每一條河上建立黨支部,通過組織引領、黨員示範、群眾參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力作用,發動黨員幹部積極參與河長制工作,實現河水治理有效運行。

日前,思南縣城九天溫泉城被掛牌認定為銅仁市勞模康養中心。這一成果得益於該縣立足生態發展,對烏江在縣流域的河道進行治理,保護好沿岸生態植被。“烏江是我們的母親河,我們通過做足生態保護,利用黨建的力度,河長的專管,實現河流治理利用雙效果。”該縣縣長席龍海如是說。

發展旅遊是現當下貴州經濟發展的主打牌,只有山清水秀,才能持續、健康的發展旅遊。思南縣作為烏江生態經濟帶上的一顆明珠,該縣立足發展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得益於烏江河道治理,全縣河水水清河暢。縣內烏江白鷺湖溼地公園白鷺橫飛,每天都有過往遊客乘船而過,在城區旁的思南九天溫泉每天也是遊客不斷,前來泡溫泉的遊客總是除了泡去身上的疲勞,還可以品嚐到思南縣的美食,這為思南縣帶來了很大一筆旅遊收入。

铜仁:“党建”旗下落实专职“河长” 守护绿水青山成“钱袋子”

該縣還延伸水產業,直接利用清澈的山泉發展飲用水產業,目前,縣內已有梵淨山水廠等22家企業,直接惠及了周邊的老百姓。

同樣,靠治理河水受益的還有石阡縣。近年來該縣通過治理河道,取得不錯的效果,走進松江河可以看到,河水清澈見底,河面、河岸也無垃圾產生,處處散發著生機與活力。

今年以來,該縣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方針,實行“支部分段制管理+黨員責任崗”河流管理的創新模式,推行“民心黨建+河長制”,對河道治理進行保護細化、精細化管理。 實行河流進行分段,在各段設置“黨員責任崗”,一級級細化包片落實,負責河流巡查、河流保護工作。通過黨員率先垂範,提高群眾環保意識,引導更多群眾共同參與河流治理保護工作。

河水治理已經是該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項民心工程。河水治理好了,生態就好了,這成了該縣發展的一大優勢資源。企業聞“水”而來。在石阡縣花橋鎮雲霧繚繞的山間,已經在建的年產30萬噸礦泉水,包括全省水產業發展論壇會址、礦泉水生產廠房、全自動瓶裝水生產線、桶裝水生產線以及集茶、水、景為一體的生態旅遊體驗區。溫泉產業也是該縣發展主打產業之一,利用天然的溫泉,發展得天獨厚。

铜仁:“党建”旗下落实专职“河长” 守护绿水青山成“钱袋子”

據瞭解,銅仁境內共有河流229條,達優質水源點共268個,梵淨山、佛頂山區域是該市健康水的主要源頭,石阡、江口、印江等區縣的地下水資源達到或超過我國天然飲用礦泉水界線標準,石阡溫泉符合國家《飲用礦泉水標準》和《醫療礦泉水標準》。截止目前,銅仁已建成以碧江農夫山泉為龍頭的健康水產業規模企業10戶,瓶裝水產量58萬噸,實現產值8.18億元。隨著屈臣氏、天士力、康師傅、華潤怡寶等知名食品企業將陸續落戶銅仁,銅仁水產業即將邁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铜仁:“党建”旗下落实专职“河长” 守护绿水青山成“钱袋子”

“民心黨建+河長制”

讓青山更青 山地資源成發展產業大路子

“以前河水沒有保護好,連村民都不愛來河邊,環境破壞了,何談發展產業!”思南縣香壩鎮桶口村村民望著遠處的烏江水感慨地說道。

為保證好發展產業的生態基礎,思南縣香壩鎮通過河長制治理河水的機會,利用黨組織、黨員發揮作用,思想動員群眾,充分調動群眾積極參與治理河水,保證水源的乾淨。

只有水源好了,產業發展才能真正興旺。觀念好,才能出成效,立足“青山綠水”發展生態產業是該鎮產業主打理念。

尖峰村、桶口村是思南縣香壩鎮佇立在烏江邊的村寨之一。這兩個村寨是省移民局幫扶點,為了聚焦產業發展,多次對兩個村進行了實地觀察、調研。這兩年來,通過完善路面、亮化、飲水等一系列基礎設施,結合村情將生豬代養和經果林發展作為兩村脫貧產業的主要抓手。2016年至今,桶口村完成了500畝蜂糖李項目,葡萄產業300畝,修建溫氏集團生豬代養場1棟;在尖峰村完成了400畝蜂糖李項目,修建溫氏集團生豬代養場1棟。其中,桶口村的生豬代養場已在2017年底盈利6萬餘元。尖峰村的生豬代養場也將在2018年初關豬上欄。

铜仁:“党建”旗下落实专职“河长” 守护绿水青山成“钱袋子”

今年,桶口村的葡萄獲得了大豐收。農戶們弓著腰,拿著筐,半蹲在葡萄藤下,採摘著一串串飽滿晶瑩如珍珠般的葡萄,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如今,香壩鎮桶口、尖峰兩個村預計2019年掛果初產的經果林蜂糖李已經開花,白茫茫的蜂糖李花嚴絲合縫地覆蓋在了沿著白鷺湖的900畝耕地上,形成了一道初春時節的靚麗風景。

同樣,依託烏江水源生態發展產業的還有德江縣穩坪鎮金莊村,以前的金莊村,是典型的石漠化村寨,3年前選準花椒產業,現如今,2800餘畝連片花椒不但讓昔日石山鬱鬱蔥蔥,還帶動144戶貧困戶就近就業增收。今年的花椒產值將突破1400萬元。

今年以來,德江縣圍繞生態產業發展,利用烏江穿縣而過的資源優勢,積極落實“抓河水治理和保護就是保生態保產業”的思路,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立足點,抓好抓實在黨建基礎上落實“河長制”,管護好縣內的每一條河流,保證好生態產業發展的水源基礎。

铜仁:“党建”旗下落实专职“河长” 守护绿水青山成“钱袋子”

山裡出寶貝,山裡到處都是寶。德江縣是全國著名的天麻之鄉,得天獨厚的生態滋生了天麻產業鏈。近年來,德江縣圍繞大扶貧、大生態、大健康發展戰略,大力扶持本土企業積極組建農村專業合作組織,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圍繞茶葉、天麻、花椒、種草養牛等四大產業“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打好脫貧攻堅關鍵仗。

為了充分利用好山裡的土地,該縣深化山地土地利用,鼓勵農民調減效益相對較低的傳統農作物,在山坡上大力發展茶葉、天麻、花椒、食用菌等特色生態產業,掀起一股農業高效產業發展旋風。通過規模種植花椒5.56萬畝、茶葉、天麻16.24萬平米、經果林1萬餘畝、油茶1.28萬畝,發展食用菌1000餘萬棒。全縣完成高效經濟作物超過21.03萬畝,唱響了高效“山字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銅仁市抓住機遇,抓好抓實“民心黨建+河長制”工作,讓綠水變“錢”“青山”變“金”,真正打響了生態牌,做實了“水文章”唱響了“山字經”。

铜仁:“党建”旗下落实专职“河长” 守护绿水青山成“钱袋子”

精彩推薦

市委組織部讓約談真正硬起來,助推“兩個責任”落實落地落細

《銅仁黨建直播間》第十期:文銘—我為金莊村九葉青花椒代言

石阡:定要青山變金山 誓為扶貧添點綠

一封家書丨致天堂媽媽的問候(看哭了所有人)

铜仁:“党建”旗下落实专职“河长” 守护绿水青山成“钱袋子”
铜仁:“党建”旗下落实专职“河长” 守护绿水青山成“钱袋子”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铜仁:“党建”旗下落实专职“河长” 守护绿水青山成“钱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