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兒性格叛逆不愛讀書,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現在改來得及嗎?

12歲女兒性格叛逆不愛讀書,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現在改來得及嗎?

家長問:

12歲女兒,性格叛逆,不愛讀書,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改來得及嗎?要如何改正呢?

通常孩子的問題是家庭問題的折射。父母往往會覺得委屈:我都付出這麼多了,為什麼還是這樣,難道孩子就沒有錯嗎?無論我們的父母有多麼不甘心,事實就是這樣

因為現在發現有問題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在這種情況下,當我們去問孩子時,孩子往往並不認為自己有問題。當然,在這裡這麼說並不是批評父母,我們也很能理解父母的無助和抓狂,因為我們自己也是父母,儘管我們教大家如何成為成功的父母,我們碰到的孩子問題和大家一樣多。不同的是在同樣的問題下,我們的做法會有所不同而已。

就這個案例,請先允許我猜測一下孩子的家庭教養環境:父母和孩子沒有良好的溝通,平時深度交流少,父母在對待孩子時方式單一,往往以說教批評為主。對於孩子的學習父母本身也不擅長,對於孩子的瞭解也相對缺乏。這樣的家庭教養環境會導致孩子的叛逆,同時關於學習的問題,父母也無法很好地支持孩子。所以,在這裡,要改的首先是父母,而不是孩子。因為孩子的現狀是由家庭造成的。

12歲女兒性格叛逆不愛讀書,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現在改來得及嗎?

所以我先來談談關於給父母的一些建議吧!

1先和孩子恢復關係。

關係是一切的本質,在關係沒有恢復的情況下,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不可能成功。12歲的孩子和7、8歲的孩子不同,那個時候父母強勢一些,孩子還會聽。而12歲的孩子完全有對抗父母的力量,所以父母的策略要發生轉變。當然無論什麼時候,父母和孩子建立親密信任的關係是不變的,只是方式不同。幼小的孩子會更柔軟,青春期開始,孩子一旦封閉自己,要打開,就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

所以,父母不妨多給孩子空間,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邊界。給空間不代表沒有原則的放任,這並不會引起孩子對父母的尊重和友誼。而有邊界的自由則可以促進孩子的自我覺察和自我意識的發展。讓孩子在家庭中感覺到放鬆。我們會發現父母往往在這個時候會急於求成,其實這個年齡的孩子你越是想和她親近,她越是想逃離,所以,要給與她比小時候更大的空間。同時,父母由於堅持邊界,可以贏得在孩子面前的權威。

2當孩子和父母的關係重建後,父母可以開始跟孩子就學習的部分進行一系列的工作。

這裡面首先重要的是父母要跟孩子交流,而非單方面的表達。要通過交流,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覺,同時通過觀察,幫助孩子找到影響學習的關鍵點。一個習慣太過於籠統,習慣的背後往往和孩子的內在動力、和孩子的學習能力有關。關於這個部分父母可以收聽我們的線上課程,也可以參加我們線下相關的課程和講座。

至於父母問是否來的及,我想說的是人生是馬拉松,12歲的孩子還是剛開始的階段,想象一下,當你的孩子30歲的時候,回過頭看自己12歲的時候,會發現什麼?那只是人生的某個階段而已。不過要提醒父母的是,父母可以對孩子實施教育的時間是有限的,也就是到16歲左右。所以父母要加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