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人16歲當皇后,34歲當太后,50歲發生了什麼?讓她晚景淒涼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女人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但有兩種途徑可以進行改變,一種就是妻從夫貴,也就要嫁得好;另一種就是母從子貴,也就是要生個有出息的兒子。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女人,她出生於民間,16歲的時候,因為丈夫當了皇帝,所以她就成了皇后;34歲的時候,丈夫死了,親兒子登上了皇位,她就成了皇太后。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她的前半生可以說是非常成功和順利的。可是當她50歲的時候,命運發生了轉折,拉開了她悲慘晚年的序幕。她是誰呢?到底什麼事情使她命運發生了轉折?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這個女人16歲當皇后,34歲當太后,50歲發生了什麼?讓她晚景淒涼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他是明憲宗朱見深的兒子,明武宗朱厚照的父親。明孝宗一生只有一個皇后,而且非常的專情,這個幸福的女人就是張皇后。張皇后出生在一個平民家庭,他的父親張巒是國子監生,也算是個文化人。按照明朝的選後制度,為防止外戚專權,皇后必須在平民之家挑選。張皇后非常幸運,她16歲就成了太子妃(當時她的丈夫還是太子),同年就升級為皇后。這種烏鴉變鳳凰的際遇可不是任何人都能遇到的,從此張皇后開始了她榮華富貴的前半生。

這個女人16歲當皇后,34歲當太后,50歲發生了什麼?讓她晚景淒涼

張皇后在陪伴明孝宗的時候,為明孝宗生下了唯一的孩子,當時張皇后顯貴一時,沒有人能夠奪走明孝宗對她的寵愛,也沒人能夠奪走她兒子的太子之位。張皇后34歲的時候,明孝宗駕崩了,他們兩人的獨子順利繼承了皇位,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明武宗在位時期,對親生母親非常的孝順,也多次關照母親的家族,特贈予其侯爵。可以說此時的張皇太后應該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了。可是,造化弄人,風雲突變。張皇太后50歲的時候,親兒子明武宗年紀輕輕就突然駕崩,而且生前沒有留下任何子嗣。

皇位空缺,由誰來繼承呢?沒辦法,張皇太后和大臣們只好在近支皇族中挑選一個接班人。最後,這天大的餡餅掉在了興獻王朱厚熜的頭上,他是明孝宗的侄子,明武宗的堂弟,史稱明世宗。按照道理來講,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後,應該對張皇太后感恩戴德才對,可以卻恰恰相反,朱厚熜為追尊他的親生父母不惜與朝中大臣決裂,甚至不顧張皇太后的顏面。此後隨著明世宗逐漸掌握實權,張皇太后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時常受到冷遇,和親兒子明武宗在位時候相比,完全是兩個樣,根本沒有皇太后應有的地位。

這個女人16歲當皇后,34歲當太后,50歲發生了什麼?讓她晚景淒涼

張皇太后自知明世宗並非自己的親生兒子,所以在言行上非常的謹慎,生怕得罪了明世宗。可是該來的還是要來,她的弟弟昌國公張鶴齡因為一點小事,就被明世宗削除了封爵,關進了大牢之中,準備嚴懲。張皇太后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明世宗,放過自己的弟弟一馬,可均被明世宗拒絕。張皇太后從此一病不起,鬱鬱而終,晚景十分淒涼。更加讓人唏噓的是,張皇太后剛剛死後,明世宗就把她弟弟張鶴齡處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