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真的不懂军事吗?

孔子的为政之道,是以仁、礼治天下,不主张以武力征服天下。像他的学生子路个性就比较冲动,喜欢武力解决问题,孔子就曾经骂他是“暴虎冯河”,有勇无谋,只知道用武力、军事蛮干,却不懂得为政之道。孔子也对卫灵公说过“军旅之事,未之学也”,难道孔子真的就不懂军事吗?

孔子真的不懂军事吗?

其实孔子也是深谙军事之道的,只是不希望通过战争去侵略其他国家。公元前500年,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充分展示了孔子智勇双全,文韬武略的才能。在齐强鲁弱的情况下,不但挫败了齐国的阴谋,捍卫了鲁国的利益,还让齐国退还了侵占鲁国的三块土地。也正因为这次事件,使齐国对孔子产生了恐惧,认为孔子要是执政,鲁国日后必会称霸,威胁齐国的安全,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美人计,迫使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行程。

孔子虽然不喜欢武力,但是非常重视国防,在《论语.子路》里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他说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善人做领导,只要七年,这个地方的国防建设就可以做好,可以保家卫国了。所以在孔子思想中,善人并不是只做做好事,积德行善,他这个善人是指道德、学问、才能都很完善的君子,一个地方如果让这种人领导七年,就可以富国强兵了。这句话后边紧接着还有一句:

孔子真的不懂军事吗?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这句说的就更直白了,他说如果一个国家不培养人民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不加强国防战备,就等于丢掉这个国家了。一般看起来,孔子不赞成武力解决问题,但他认为这个国防战备却非常重要,一定要富国强兵,你可以不打别人,但是别人要来打你的时候,一定要有还手之力,有能力抵御外侵。对于个人也是一样,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强身健体,自卫防身,而不是争强好胜,争勇斗狠。有道德,有修养,并不代表好欺负。

孔子真的不懂军事吗?

不但要富国强兵,该出手时还要主动出击,这也是孔子的军事思想,《论语.宪问》里就有记载:“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桓弑其君,请讨之。”当时孔子还在鲁国的时候,已经不当大司寇了,但是当时国际上发生一件大事,齐国部下陈成子叛变,杀死了他们的国君。孔子认为这是一件大事,虽然自己可以不管国事了,但是为了正义,必须去向皇帝报告这件事,要求出兵帮齐国平叛。这不但是孔子的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每个人都有维护正义的责任。孔子就曾经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

不过,最后孔子这个提议还是打了水漂了,当时掌权的季氏根本不爱管这个闲事,这事也就过去了,但这件事确实体现了孔子的军事思想,虽然他并不赞成武力解决问题,但到了关键时刻,为了伸张正义,还是要主动出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