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藥物解讀——玉竹

玉 竹

女萎,味甘平。

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

趺筋結肉,諸不足。

久服,去面皯,好顏色,

潤澤,輕身不老。

生山谷。

神農本草經藥物解讀——玉竹

祝按

在歷代本草文獻中,玉竹別稱頗多,以萎蕤,一名為多見,玉竹則為異名。但與萎蕤、委萎、女萎等相比,玉竹之名(最早見於《吳普本草》)更為通俗易寫,釋義更為形象。隨著歷史的推移,玉竹最終成為正名(處方用名),而其他則為異名。

玉竹

百合科Liliaceae.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版一部收載:玉竹,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的乾燥根莖。

玉竹性微寒,味甘。歸肺、胃經。功能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用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乾口渴,內熱消渴等。

藥材鑑別要點

藥材呈長圓柱形,略扁,有分枝,長5~18cm,直徑0.3~1.8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具縱皺紋,結節明顯,微隆起的環節,有白色圓點狀的鬚根痕和圓盤狀莖痕。質硬而脆,易吸溼後變軟,易折斷,斷面角質樣或顯顆粒性。氣微,味甘,嚼之發黏。

飲片鑑別要點

飲片呈不規則厚片或段。外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光潤,半透明狀。飲片可見環節。飲片切面角質樣或顯顆粒性。氣微,味甘,微苦。嚼之發黏。

神農本草經藥物解讀——玉竹

仲景應用女萎情況

仲景用女萎僅一方:麻黃升麻湯(《傷寒論》方)。麻黃二兩半,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萎蕤十八銖,石膏六銖,白朮六銖,乾薑六銖,芍藥六銖,天門冬六銖,桂枝(去皮)六銖,茯苓六銖,炙甘草六銖。其主症為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

關於古代醫藥文

獻中玉竹與黃精

混淆應用的情況

在古代醫藥文獻中,玉竹與黃精,在形態描述、藥材鑑別、臨床性效等,有相互混淆現象,注意研讀。

黃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or. ex.Redoute.首載於《名醫別錄》:“黃精,味甘、平,無毒。主補中益氣,除風溼,安五臟。久服輕身,延年,不飢。”為補脾潤肺要藥。

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原名“萎蕤”,為養陰潤燥、生津止瀉藥。兩藥均為百合科Liliaceae黃精屬Polygonatum植物。其性味、功效相近。

《本草綱目》引陳嘉謨之言:“黃精根如嫩姜,俗名野生薑。”又引陶弘景言:“黃精今處處有之,二月始生,一枝多葉,葉狀似竹而短,根似萎蕤(玉竹)。萎蕤根如獲根及菖蒲,概節而平直;黃精根如鬼臼、黃連,大節而不平。”蘇頌《圖經本草》謂黃精:“一名白及,謂玉竹‘莖幹強直,似竹箭竿,有節,葉狹而長,表白裡青,亦類黃精而多須,大如指,長一二尺,或雲可啖,三月開青花,結圓實’。”

由此可見,古人論黃精時,常以玉竹相比較,論玉竹時又以黃精作臂,可見古人已認識到:黃精與玉竹為近緣植物,很多地方有相似之處,但亦有明顯的區別。

古人對黃精與玉竹在生藥外形上有如此精確扼要的比譬,給今人作藥材鑑別給了充分的依據,很值得參考和研讀。

神農本草經藥物解讀——玉竹

【玉竹與黃精鑑別】

整體外觀:黃精形如白及或如嫩姜,或如鬼臼,有大節而不平;玉竹則形如獲根及菖蒲,粗如手指,長一二尺而多須。

功效應用:均為中醫常用補益藥,又是藥食同源藥物;黃精長於補氣,玉竹長於滋陰,二者均為百合科黃精屬植物。

鑑別標準:根莖呈結節狀,一端大一端小,節不甚明顯者為黃精;條細長,較平直粗細均勻,節多而明顯者為玉竹。

拓展閱讀

黃精鑑別專用術語

【年節結】指黃精以及根莖類藥材,表面具有的環節之間的距離,相似於樹幹“年輪”。

【雞眼】特指黃精的鑑別特徵之一,根及根莖類藥材地上莖脫落以後的圓形凹陷痕跡。

【冰糖渣】特徵塊大、色黃、質潤的黃精之透明斷面。

神農本草經藥物解讀——玉竹

醫籍論選

萎蕤,《本經》名女萎,《吳氏本草》名萎蕤,《別錄》名玉竹。《拾遺》名青粘。始出太山山谷及邱陵,今處處有之。

女萎者,性陰柔而質滋潤,如女之委順相隨也,葳蕤者,女子嬌柔之意。玉竹者,根色如玉,莖節如竹也。青粘,莖葉青翠,根汁稠粘也。春生苗,莖直有節,其葉如竹,兩兩相對,其根橫生如黃精,色白微黃,性柔多脂,最難幹。

葳蕤氣味甘平,質多津液,稟太陰溼土之精,以資中焦之汁。中風暴熱者,風邪中人,身熱如曝也。不能動搖者,熱盛於身,津液內竭,不濡灌於肌腠也。跌筋者,筋不柔和,則踒蹶而如跌也。結肉者,肉無膏澤,則澀滯而如結也。諸不足者,申明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是諸不足之證也。久服則津液充滿,故去面上之黑䵟,好顏色而肌膚潤澤,且輕身不老。

——清·張志聰《本草崇原》

萎蕤溫潤甘平,中和之品,若蜜製作丸服之數斤,自有殊功,與服何首烏、地黃者,同一理也。若僅加數分於煎劑,以為可代參芪,則失之遠矣。大抵此藥性緩,久服方能見功,而所主者,多風溼虛勞之緩證。

——清·汪昂《本草備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