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資源配置向附加值更高產業轉移!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進展

穆迪:資源配置向附加值更高產業轉移!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進展

6月5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中國在逐步推進經濟結構調整,這具有正面信用影響。

資源配置在產業間的變化加快,並向附加值更高的產業轉移。

穆迪主權風險部董事總經理Marie Diron稱:“如果這些措施推動勞動力和資本資源重新配置到生產率增長更快的行業, 中國政府的償債能力將提高,從而支持其信用質量。”

穆迪資深分析師在穆迪與其合資企業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18年中信用展望研討會上發表了上述觀點。此次會議主題為“中國信用趨勢:應對國內風險與大國博弈的雙重挑戰”(China credit trends –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domestic risks and global relations) 。

該會議分別在北京 (6月5日) 、上海 (6月7日) 和深圳 (6月11日) 舉行,探討主權、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債券市場、企業融資和資產證券化等一系列信用主題。

Marie Diron表示:“與此同時,整體經濟槓桿上升趨緩,某些領域的風險逐步下降,但國有企業負債增速繼續超過GDP增長率。”

穆迪信用評級策略與研究部副總裁/高級分析師李秀軍在題為“中國宏觀經濟和主權概覽:貿易、去槓桿和經濟結構變化” (China macro and sovereign prospects: Trade, deleveraging and structural change) 的發言中指出:“與美國發生貿易摩擦的情況下,無論有無美國科技產品供應,中國都將繼續大力發展高科技行業,因為這是中國長期增長的關鍵。

“中國也有金融和政策工具來貫徹增長計劃,同時公共支出的持續增長不會大幅改變中國的財政實力和主權信用狀況。” 李秀軍補充稱。

中國地方政府支出需求和融資能力的差異導致其依賴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平臺 (平臺公司) 在內的地方國有企業 (國企) 來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穆迪公共融資、項目及基建融資部副總裁/高級分析師杜寧軼表示:“雖然中央政府已採取措施提高地方政府直接融資的能力,並限制其通過平臺公司等地方國企借貸,但資金缺口仍然存在。這又迫使地方政府去尋求其他的融資渠道。”

鑑於融資環境趨緊,兼之銀行放貸態度審慎,穆迪預計因再融資失敗導致的違約事件將會增加。

穆迪企業融資部副董事總經理鍾汶權稱:“今年年初以來發行人違約數量上升。由於境內市場融資環境仍將緊張,我們預計上述趨勢將會持續。”

鍾汶權指出:“融資環境對於實力較弱或依賴短期債務再融資的發行人具有挑戰性。”

“與此同時,市場避險情緒上升,我們注意到境內銀行和投資者目前更關注發行人的基本面和流動性。因此進一步加大了信用質量較弱的發行人面臨的再融資壓力。”鍾汶權補充稱。

此外,穆迪認為中國銀行業已進入資產增長放緩的階段,並對減少監管套利、不透明投資和其他影子銀行活動的監管指導意見作出回應。

穆迪金融機構部高級副總裁香鎮偉稱:“中國五大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4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兩家城商行公佈的2017年業績支持了上述觀點,我們預計2018年這樣的調整會繼續進行,主要原因是針對銀行遵守批發資金上限規定的審查趨嚴。”

香鎮偉表示:“與此同時,資產質量和利潤率改善將支持2018年銀行業的盈利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