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电商专供”背后藏套路

小心!“电商专供”背后藏套路

网络图

随着消费者网购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和全球知名品牌也纷纷触电。然而,“实体店试穿、网上购买”这一美好构想却并没有让“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占到便宜,因为买到的很可能是“李鬼”。“电商专供”已让不少消费者吃了暗亏。有的消费者在商场抄到服装标码后,却难以在网点找到同款,甚至找到同款却发现价格与实体店相差无几;有些更糟糕,虽然网购价格不到实体店的1/3,但质量也差着好几个层次;更甚者,一些电器品牌在网上的产品会出现缺少元器件、没有专业安装人员等问题。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指出,目前“电商专供”商品存在三种情形,即同款不同质、同牌不同质和盗用品牌。与最后一种属于假冒产品不同的是,前两种是商家针对电商渠道的“特别定制”。

同一品牌同一款式,却出现了实体店与“电商专供”的区别,低廉的价格必将伴随着更低的品质。姚建芳认为,这属于故意违反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构成欺诈。

然而,这样的“布局”真的有利品牌的健康发展吗?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须谨慎。一些“电商专供”的商品虽然与实体店的看似一样,但总会在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上存在差别,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须知,“一分价钱一分货”,以电器为例,“电商特供”的零件会否更容易老化,是否有安全隐忧都无从判断。因此,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尤其在看到网上售价远低于实体店时,小心被“电商专供”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