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小圈子”,正在一步步毀掉你

所謂的“小圈子”,正在一步步毀掉你

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為啥跟朋友一起做生意,往往容易虧錢?

這些困惑可以在《混亂》書中得到啟示。著名經濟學家蒂姆·哈福德提出:多樣性的重要性大於個人能力,泡在自己的小圈子和熟悉的世界,將會扼殺你的進步!

大多數企業家缺乏創造力,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歸因於此。

本文摘編自蒂姆·哈福德《混亂:如何成為失控時代的掌控者》,

1973年,美國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提出了“弱連接理論”——緊密的社會關係,反倒沒有相對薄弱的社會關係更能夠發揮作用。

這源於他的一項調查:那些擁有好工作的人,都是怎麼找到這些工作的?

經過大量的樣本研究,格蘭諾維特驚奇地發現,社交關係中最不可替代的,往往是聯繫不頻繁的、比較疏遠的社會關係,比如大學同學、前同事,甚至偶然結識的人。

這一理論看似荒謬可笑,但仔細思考一下則不然。

在一個親密的小圈子裡,每個人彼此熟悉,提供給彼此的信息也都大同小異。圈子外的人,才更可能分享一些你不知道的消息。

匈牙利著名數學家保羅·厄多斯便是“弱連接效應”最大化的典型。他是數學界和其他學者合作發表論文最多的人,巔峰時期,74歲高齡的他平均10天一次,這一紀錄至今仍未被超越。

厄多斯居無定所,從未在一所大學長期工作,一直在各個高校兼課,和一位數學家合作完了,便馬上與另一位展開合作。行程安排經常是“布達佩斯—莫斯科—北京—香港—新加坡……”這樣滿世界飛。

他這麼做的道理是:對於困在複雜定理裡、找不到攻克頭緒的二流數學家來說,將自己封閉得越久,思維只會越發陳腐、老舊。數學家需要的是靈感,是在休息室喝咖啡的神來之筆。

傳統的團體合作方式是確定目標,全身心地投入,將分裂、干擾和阻礙最小化,爭取以最高效率實現這一目標,而厄多斯的做法是故意引入“隨機因素”,因此他總是說:“我的頭腦是開放的”。

團隊多樣性比個人能力更重要

針對團隊合作模式,一位擅長數據庫分析的學者曾進行長達30年的跟蹤研究,涉及12422款計算機遊戲和139727位從業人員。

研究結果發現:那些最具創意、擁有大量玩家、取得巨大商業成功的經典遊戲,開發團隊通常是由數個更小的鬆散的團隊組成的,這些小團隊之間合作氣氛相當緊張。因為每一個團隊的從業經歷不同,創作理念也不同,產生不同意見時誰也不願意輕易妥協。

美國心理學家歐文·賈尼斯曾提出一個概念叫“團體迷思”,意思是團體在決策過程中,為了維持團體的和諧,成員會傾向於和團體觀點保持一致,於是不願意提出一些爭議觀點因此很可能導致團體做出不合理甚至很糟糕的決定。

蒂姆·哈福德《混亂:如何成為失控時代的掌控者》

每個人都覺得團隊裡聰明的人多得是,於是每個人都懶得進行批判性思考,反正天塌下來就高個子頂著。

實際上,多樣性才是提升創造力的秘方,它比個體能力更重要。

面對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聰明絕頂的人也可能束手無策,而新鮮血液的注入則可能幫助我們打破僵局。不管那個點子靠不靠譜,新的就是新的。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團隊已經有四個出色的統計學家在研究一項政策,那麼哪怕一位水平一般的社會學家或經濟學家的加入,都比再來一位統計學家有幫助。

好比你想提高自己的網球技巧,最好請一位教練、一位營養師和一位健身教練,而不是一下子找三位網球教練。

同樣的道理,一個城市的多樣性決定了這個城市的生產力,一個董事會的多樣性決定了董事會做決策的水平,一家公司的多樣性決定了這家公司的創造力。

“小圈子”正在扼殺你的努力

前面我們討論過,認知的多樣性可以增加團隊的成功率,接受這一結論並不難,但是如果要將結論投入實踐,人們便打起退堂鼓來。

這是因為多樣化團隊的成員會彼此懷疑、爭論不休,把討論變成辯論。

這是低效嗎?絕對不是。

社會學家布魯克·哈林頓觀察了20世紀90年代位於美國加州的投資俱樂部,那個年代的股市一片繁榮,很多股民開始抱團分析股票,一起投資賺錢。經過細緻的跟蹤研究,哈林頓發現,由朋友組成的俱樂部做出的投資選擇往往很糟糕。

原因是,為了維護成員之間的友誼,社交型俱樂部對分歧和爭議避而不談,以免傷害任何人;相反,成員關係更疏遠的俱樂部能及時否決糟糕的投資方案。

大多數團隊在進行團隊建設的時候,受到本能的驅使,偏愛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合作方式,這樣真的正確嗎?在同質化和多樣化之間,我們每次都選擇前者,因為它能帶來安全感。我們不喜歡被打擾,錯誤地以為多樣性會阻礙合作。

現實社會充滿了結識新朋友的機會,而我們卻不善於利用。

然而,他們的言行卻自相矛盾。結果顯示,參會者見到熟人便徑直上前敘舊,儘管偶然也和陌生人交流,但都是老朋友引薦的,是朋友的朋友,是一個圈子的人。這些所謂的陌生人,往往也來自同一個行業。

今天的世界交通比任何時代都便捷,溝通比任何時代都容易,給了我們更多機會去認識長得不一樣、做得不一樣、想得不一樣的人。而我們卻試圖讓自己的人際交往不要太複雜,儘量靠近和自己類似的人。

我們總是被相似的人吸引,喜歡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每一個人都愈發只關注自己的圈子和世界。經濟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同型相配”。

這種模式還在無休止地重複。其實我們有很多機會聽聽不同的聲音,見見不同的人,建立新的信任,但做出的選擇卻只是鞏固舊有的社會關係。

社會學家霍華德·奧爾德里奇最近得出一個結論:大多數企業家並非像公眾認為的那樣富有創造力,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企業家與其他人完全一樣,只和同一個圈子的人一起活動。

如何走出社交舒適區

人際網絡如此巨大,我們卻偏安一隅,把自己禁錮在舒適區。

在社交場合,即便我們想結識新朋友,到頭來還是在跟老熟人敘舊;當我們不得不和陌生人一起合作時,我們深感不安,內心很是排斥,完全無法認識到和陌生人合作的好處。

怎樣才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勇於結交另一個世界的朋友,有效擴大社交圈呢?

第一步:必須意識到只選擇“和我是一個世界的人”的交友心態十分消極。

我們可以另闢蹊徑,創造一些環境讓自己不得不走出舒適區,不得不結識陌生人。或者嘗試融入新的圈子,學習一種新的技能或者和陌生人一起進行娛樂活動。再或者去一個陌生的、遙遠的城市旅遊,在那裡參加一場誰也不認識的聚會,勇敢主動地去結識另一個圈子裡的人。

第二步:必須重視那些將不同小團隊團結在一起的人。

他們遊走於小團隊之間,被所有團隊稱為“自己人”。這些人的作用是增強團隊凝聚力、建立彼此的信任。

第三步:隨時隨地提醒自己社交壓力的好處,尤其是你怕麻煩的時候。

正是那些不同的聲音,才讓一個團隊的合作更加富有成效;從另一個世界的人身上,你不僅可以獲取新的視角、新的知識去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還可以展開新的合作,這樣參差不齊的齒輪之間才會產生火花。

第四步:必須堅信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區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是值得一試的,是能帶來積極結果的。

人們過於看重“團隊和諧”,其實想要的是“目標和諧”,每個成員勁往一處使。這樣做的弊端很明顯,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投資俱樂部。

如果你覺得友誼第一,賺錢第二,那麼就等著虧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