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精准预测3月出口同比降为负值?——经济下行又添新忧!

邓海清,“海清FICC频道”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人民大学客座教授;陈曦,“海清FICC”大资管频道研究员

中国3月贸易帐逆差49.83亿美元,预期顺差275亿美元,前值由顺差337.4亿美元修正为顺差337.5亿美元。中国3月出口同比(按美元计) -2.7%,预期 11.8%,前值 44.5%。中国3月进口同比(按美元计) 14.4%,预期 12%,前值 6.3%。

1、3月出口同比数据-2.7%、跌破0%,反映出2018年一季度出口形势正在恶化,正如我们报告《杞人忧天“高通胀”累被证伪,3月出口同比或为负值》的标题所言,海清FICC频道提出的“3月出口同比转负”得到充分验证。

我们认为,尽管1月进口同比、2月出口同比大超预期,但1-2月数据的超预期仅仅是春节因素扰动下的异常值,实际上2018年一季度进出口形势并不乐观。此外,3月进口同比好于出口同比,可能与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有关,而非中国经济内需好,即进口替代国内生产的效应更强,这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而言是利空,2018年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巨大。

2、我们如何能够预测3月出口同比为负?我们的方法用一句话概括,通过出口与出口交货值的差异预测。

具体如下:从历史上看,如果1-2月出口交货值与出口累计同比相差明显,将与3月出口同比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简而言之,凡是1-2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大幅低于1-2月出口同比的月份,3月出口同比均会大幅下降,以1-2月出口交货值为基准,即可推算出3月出口同比的下降幅度。

比如,2007年1-2月出口交货值、出口累计同比分别为23.6%、41.57%,3月出口当月同比仅为7.09%(2月出口当月同比51.82%);2015年1-2月出口交货值、出口累计同比分别为4.2%、14.87%,3月出口当月同比为-15.16%(2月出口当月同比48.13%)。反观此次2018年1-2月出口交货值、出口累计同比分别为9.5%、24.4%,出口交货值远低于出口,这是我们判断3月出口同比大幅下行、跌至0%以下的主要逻辑。

我们如何精准预测3月出口同比降为负值?——经济下行又添新忧!

3、我们进一步预测,3月工业增加值将大幅下降,且将远低于市场预期。前述3月出口同比大幅下滑的年份,3月工业增加值都会大幅下降。1-2月工业增加值与进出口一样,都属于异常值,3月也将大幅下行。

4、关于2018年一季度进出口数据的走弱,我们认为,主要与中国经济总内需的走弱、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下影响出口,同时,“贸易战”作为2018年重磅因素同样对一季度进出口形成了明显的拖累。目前来看,短期内“贸易战”结束的可能性并不大,继续“拉锯战”的情况下将继续对中国出口形成影响,甚至会影响进出口企业的预期,从而进一步拖累中国外贸形势。

5、2018年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巨大,警惕经济加速下行风险。无论是2018年基建投资持续下行、居民消费将持续下滑、偏紧的货币条件下“金融弱”传导至“经济弱”、制造业投资低迷或持续、海外因素不确定性风险激增,还是中美贸易战“阴云不散”,都将对经济基本面形成巨大的压力,需要警惕经济的加速下行风险。

6、2017年底以来,作为“中国债市第一多头”,海清FICC频道作出重要研判:“2018年最好、最确定的机会是利率债”、“10年国债3.8%以上闭着眼睛买”,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下降至3.7%附近,在贸易战爆发之前,我们的判断就已经得到充分验证。

展望2018年债券市场,我们维持“两阶段行情”判断不变:

第一阶段:十年国债收益率4%→3.7%,这一阶段核心是监管冲击消除,货币政策拐点验证,紧货币担忧消退,收益率回归合理区间,该阶段并不依赖于基本面的经济下行。这一阶段的具体逻辑是:货币政策边际变化,流动性拐点出现,监管对债市冲击高峰已过,银行“资产负债表再平衡”初见成效,债市从超调向均衡价值区间回归。

第二阶段:十年国债收益率3.7%→3.4%,这一阶段是收益率在合理区间内的进一步下行,需要基本面向下拐点确认的配合,以及不确定性冲击的结束,目前看进入这一阶段的可能性在增大。

这一阶段的核心驱动逻辑是:基本面拐点充分验证,通胀担忧消退,大资管新规落地,存款加息不确定性消失,债券市场在价值区间内进一步走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