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全篇经典总结

《鬼谷子》共包括十四篇。第一篇《捭阖》,是全书的总纲,是纵横学说的主要理论依据。《反应》《内楗》《抵巇》《飞箝》《忤合》是让谋臣策士对组织进行分析,着重从外部环境着手进行。《揣》《摩》《权》《谋》《决》则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思路,讲述说服对方各个过程中所需要运用的策略。最后一篇《符言》是作为国君或者利于上位的统治者言行修养的标准,也是对前面十一篇的总结,即无论是游说也好、谋略也好、权术也好,目的就是让对方达到这样一个标准。

鬼谷子全篇经典总结


“捭阖术”讲了通过开放和闭藏两种状态的适当变化和控制,来探测对方的心理和说服对方,还可以通过适当排斥对方的谈话,当对方完全敞开心扉之后再加以反驳,以便探测出对方的实际情况。捭阖为应对万物的根本,化阴阳之道为行事之方,万事万物在特定的时刻都有定论,或阴或阳。智者因时因物,或顺应强化(阳),或反对弱化(阴),或阴阳兼用。


“反应术”主要说了有意识地刺探对方情况的谋略:想要听对方的话,反而沉默;想要敞开,反而收敛;想要升高,反而下降:想要获取,反而给予;想要知道对方的心里话,就要用模仿、比较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方讲话的实质,投石问路是洞察事物最好的方法。“听其言,观其行”是反应的基本技巧,要听话外之话,弦外之音。


“内楗术”讲了“进说辞”和“献计谋”:如果能采用对方的意见,就可以独来独往(“用其意……出无间,入无朕,独来独往,莫能止”);如果能获知对方的情况,就可以控制对方施展权术,可以坚持,也可以放开;如果想离去,就将危险留给他人,就像圆环旋转反复,使人不知要干什么。这是鬼谷子为人处世的秘诀,能够由疏到近,由近到亲,然后再进策,无事不成。


“抵巇术”讲了对付“裂痕”的谋略:本篇阐述了万事万物都有“[图片]”,智者要善于发现漏洞,甚至要促成漏洞的出现,才会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对于不同的漏洞,要善于分析,或采用弥补的方法,维持现有秩序,或者推倒重来,开创新的天地。


“飞箝术”讲了说服人的谋略:使用语言诱使对手说话,然后以褒奖的手段箝住对方,使其无法收回:“钩箝”是一种说服辞令,以忽同忽异和手法引诱对方说出与自己内心想法一致的话,如果再达不到目的就对对方进行威胁,然后再反复试探,或者先对对方反复试探,然后再摧毁其“防御”。


“忤合术”讲了灵活应变的谋略:世间的事物没有永远高贵的,也没有永远可以效法的榜样,圣人不会恒久不变地赞同,也不会恒久不变地听从。要“因事为制”,善于“向背”,精于“忤合”。


“揣情术”讲了善于“揣度”的谋略:要在敌人高兴时去刺激他们的欲望,利用其欲望来刺探实情,还要利用对手最害怕的时机,去加剧其恐惧,从而探到实情。只有在充分权衡天下大势的情况下才能设谋定计,只有在全面理解对方之后才能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此术是权衡天下大势和揣度对方的技巧,也是审时度势的具体方法。


“摩意术”讲了摩意的谋略:摩意是揣情的主要方法,用言语试探,然后知晓对方的内情。要像钓鱼一样“摩意”,一次次地去引诱其作出反应,耐心地等待其上钩,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成功。


 “量权术”讲了游说的谋略:与智慧的人说话,就要凭借渊博的知识;与知识渊博的人说话,就要善于辨析事理;与善于辨析事理的人说话,就要善于抓住要点;与地位高的人说话,就要围绕着权势来进行;与富有的人说话,就要言辞高雅;与贫穷者说话,就要站在能够给他带来利益的角度;与低贱的人说话,就要保持谦和的态度;与勇敢的人说话,就要围绕勇敢果断的话题;与有过错的人说话,就要激发他的锐气,鼓励其勇往直前。


“谋虑术”阐述鬼谷谋的专篇,如将这一专篇与其他篇中的谋略内容加以归纳,“鬼谷谋”可分为谋政、谋兵、谋交、谋人四个方面。给人设谋要先分析事情的因由,看对方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然后再试之。


“决物术”决物是万事之先机,智者之所以能够决断正确,处事成功,源于深知事理,善于变通,因人而断,因事而断。


《鬼谷子》认为,一个成功的谋臣策士在游说之前必须“定计”,“定计”前必须“知情”。“知情”的要旨在于掌握对方的隐情,包括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诸侯间的关系、民心的向背和政治家本人的心性、能力、品质、憎恶、喜怒等。根据这些情况制订谋略计策,并依内外因素的变化修正自己的决策,然后加以实施。应该说,这是为谋臣策士们实施游说而提供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