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雖遭後世唾罵不休,但有件事卻做得很高明,遠勝武則天和呂雉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從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到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的47年時間裡,慈禧太后都是大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在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之下,清朝變得越來越落後腐朽,不僅打了無數敗仗,還簽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除此之外,慈禧太后也因生活奢侈飽受後世詬病。不過客觀地說,慈禧太后其實也有可圈可點之處,比如說她從不讓外戚專權。

慈禧雖遭後世唾罵不休,但有件事卻做得很高明,遠勝武則天和呂雉

▲故宮紅牆

瞭解古代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從漢代開始到封建制度終結,曾有數位女性執掌大權,其中最著名的三人分別是西漢高後呂雉、登上帝位的武則天和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前兩者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掌權期間重用孃家人,特別是呂后——為滿足自己的權力慾,連親兒子劉盈都不放心,於是她讓呂氏族人大量充任朝廷要職,將劉氏打壓得抬不起頭,還讓自己的外孫女嫁給兒子做皇后。膽小懦弱的漢惠帝劉盈攤上一個這樣霸道母親,其心情可想而知,最終導致他早早的就抑鬱而死。幸虧呂后把控8年朝政後就病死,不然的話,漢高祖劉邦打下的江山或許就要淪為呂家基業。

慈禧雖遭後世唾罵不休,但有件事卻做得很高明,遠勝武則天和呂雉

▲高後呂雉劇照

客觀地說,呂后有勇有謀,治理國家也很有一套,但她死到臨頭也沒想要將大權歸還劉氏,就連劉盈留下的孩子也被質疑是呂家替換的。然而慈禧太后就不同了,她雖然權勢極大,幾乎不受任何人的牽制,但她卻沒有怎麼重用過孃家兄弟,也沒有自己染指皇位,從這方面來看,她比高後呂雉無疑要好得多。

慈禧太后,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官宦世家,其父葉赫那拉·惠徵比較清廉,從八品小官慢慢做起,直到去世也不過四品道臺而已,壓根無法與其他豪門貴族相比。照理說,慈禧太后更應該提拔重用自己的三個弟弟(慈禧是家中長女,有一個妹妹婉貞和佛革、佛佑、佛保三個弟弟),改善他們的生活,然而她的弟弟們卻只擔任了些閒散虛職,毫無實權可言。

慈禧雖遭後世唾罵不休,但有件事卻做得很高明,遠勝武則天和呂雉

▲慈禧青年時期劇照

一開始,慈禧也想過給孃家人一些關照,可是卻沒想到他們太不靠譜——三兄弟中官職最高的要數慈禧二弟佛佑,又名葉赫那拉·桂祥。此人早年做過護軍統領,但是沒什麼能力,慈禧一開始對他也比較關照,將桂祥之女嫁給光緒為後(即隆裕皇后)。桂祥做了國丈爺後,對慈禧這個姐姐更是鞍前馬後的巴結,於是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他為了搶著表現自己,便主動請求去前線打仗,結果到兵營後嚇得涕泗橫流,最後還是恭親王奕訢派人把他送回京城的。這事令慈禧太后感到顏面盡失,從此再也不待見這個弟弟了。其他兩個弟弟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慈禧雖遭後世唾罵不休,但有件事卻做得很高明,遠勝武則天和呂雉

▲愛新覺羅·奕譞舊照

相比而言,慈禧對自己的妹妹還算不錯,幫她嫁給了咸豐之弟奕譞(醇親王)做了嫡福晉,生的兒子也被慈禧太后過繼給咸豐皇帝為子,這就是著名的“光緒皇帝”。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慈禧太后之所以對孃家人不好,源於其自幼在家頗不受寵,作為家中長女的她承擔了很多事務,卻不如弟妹們討父母歡心,於是她的心裡逐漸積攢著濃重怨氣。等到她做了太后時,其母曾經進宮探望,結果在行大禮時慈禧居然坦然接受,這把老夫人氣得不行,從此再也不進宮了。

慈禧雖遭後世唾罵不休,但有件事卻做得很高明,遠勝武則天和呂雉

▲慈禧太后劇照

但不管怎樣,慈禧太后都沒有讓外戚專權,也沒有奪走愛新覺羅氏的江山,死前甚至還留下遺言不得由皇后擅權。雖然慈禧太后晚年的窩囊外交直接導致了清朝覆滅,但要是沒有她,清朝或許亡得更快,畢竟此時愛新覺羅氏已經無人可堪大用了,要不然也不會讓女人執掌國政近半個世紀。

參考文獻:

《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