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政促行業裂變 移動能源時代提速

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因落款日期為5月31日,又稱“531新政”),其中“完善光伏發電電價機制、加快光伏發電電價退坡、停止分佈式光伏補貼“的內容引發行業震動和熱議。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531新政”是希望通過競爭方式降低上網電價,減少(企業)對(國家)補貼的依賴,提升光伏發展質量,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光伏行業現有的主流應用市場商業模式基本都是建立在補貼政策的基礎上,脫離補貼即無法生存,這是中國光伏行業多年的詬病。6月4日,光伏股綠色一片。

悲觀人士認為,不安排普通光伏電站指標,分佈式規模限制在10GW內,相當於扼住了產業的咽喉。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達到了1000億元,導致的後果是補貼拖欠時間越來越長,甚至有可能全生命週期都拿不到補貼,並且,光伏行業的產能過剩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531新政“倒逼去能降本已是事實。

2012年,歐盟和美國相繼對中國光伏企業實行“反補貼、反傾銷”的“雙反”政策,曾重創了中國的光伏企業,當時著名的尚德電力因此破產倒閉。在當年的環境下,一部分中國光伏企業舉步維堅,而另一個重要的事件是,漢能攜巨資進入不被幾乎所有主流的光伏人士認同的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域。

有樂觀的業內人士敏銳捕捉到了“531新政”積極的訊息,即鼓勵先進產能和先進技術的發展,對於不需要補貼的項目,鼓勵發展,不限規模。企業加強研發投入,加速實現普遍平價上網,佈局圍繞光伏的能源互聯網生態,或將是企業發展良機。而薄膜太陽能發電的領導者—漢能,一直以來也在優化存量產能,研發先進技術,並在相關項目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眾多光伏企業正在經歷一場熬煎大考,這個時候,企業更應該積極作為,自尋出路。機遇也總是垂青有準備、未雨綢繆的企業。漢能很早就放棄了地面電站市場,致力於分佈式、光伏建材一體化與移動能源市場的籌劃與佈局。在加快技術創新、採取差異化技術路線、轉變企業發展模式上積極作為。

2012年起,漢能就在關注其高效薄膜芯片能與哪些終端產品結合,發出來的電如何使用,能解決哪些問題,以及如何去改善人們的生活。漢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終端市場的應用,更像是一個解決方案的系統供應商。

機遇也總是關照一直專注科技研發的漢能。漢能自2010年進入太陽能領域以來,一直致力於持續投資技術研發,8年間一躍成為全球規模、技術領先的薄膜太陽能行業領導者。

2016年,漢能控股宣佈轉型移動能源,這也是漢能主動優化產能的有力證明。2017年9月,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支持山西省轉型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佈局薄膜太陽能等移動能源產業,打造移動能源領跑者。2018年4月,工信部等六部委,聯合發佈的《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明確提出,推動先進光伏產品與消費電子、戶外產品、交通工具、航空航天、軍事國防等結合,鼓勵發展豐富多樣的移動產品。

在SNEC第12屆(2018)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上,漢能展示了包括漢瓦、漢車、漢傘、漢包、漢紙在內的基於薄膜太陽能技術的諸多創新應用產品,全面覆蓋“住”“行”等各種生活場景。通過與薄膜太陽能芯片的“嫁接”,傳統產品紛紛變身為“發電體”,實現能源的共享和自由使用。

移動能源更大的價值還在於可以讓人們在戶外自由使用電能。漢能利用薄膜太陽能芯片研發的可摺疊發電紙、發電揹包、發電衣服、發電帳篷、發電手機殼等民用新品,既時尚,又實用,電能隨行,可以完美解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充電難題。

“移動能源”這一全新概念的首倡者、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題為“開創移動能源時代”的主旨發言中表示,移動能源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全球移動能源時代正在全面到來,薄膜太陽能是未來太陽能技術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漢能利用薄膜太陽能技術,還為諸多行業提供了系統性的移動能源解決方案。

目前,漢能移動能源相關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核心裝備實現了國產化。漢能薄膜太陽能在近一兩年內研發和量產轉換率不斷提升,已經具備產業化條件。

未來,漢能會不斷加大移動能源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研發投入,賦能行業生態和城市生態,打造全方位移動能源生態圈。用移動能源改變大眾生活,引領世界走進移動能源時代。

漢能憑藉高瞻遠矚的企業戰略定位、領先獨特的薄膜芯片技術、超前的光伏建材一體化與移動能源產業佈局,或將成為“531新政“衝擊中受損最小、甚至能收益、將危機轉為商機的企業。漢能也為整個光伏行業提供了優秀的產業發展模式。

毋庸置疑,“531新政“將引發光伏行業新一輪洗牌,成為光伏行業新拐點。順勢而為,主動探索新的產業模式和盈利增長點,才是一個有品質的企業應有的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