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和“世宗”有什么含义上的区别吗?

冠霄之冲

世祖和世宗当然是有区别的,传统的庙号其实就是『高太中世』+『祖宗』这八个组合而已。我们先说『祖』和『宗』的区别。根据庙号的规则,祖有功,而宗有德,这就是最主要的区别。所谓的功,是功在社稷的意思,一般来说只有创建王朝,或者挽救王朝于危难之中,才有资格称之为社稷之功。

所以一般来说,只有开国皇帝有资格称祖,还有开国皇帝的父辈祖辈会被追认为祖,因为一旦开国了,政权稳定了,也没有什么机会立下社稷之功。但是在个别情况下,比如汉光武帝刘秀,庙号就是世祖,因为刘秀名义上是汉朝,但是其实相当于重新削平天下,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只是名字还叫汉而已。这么大的功绩,自然配的上祖。

再比如康熙,庙号圣祖。为什么取这个庙号呢?在谥议里面写的很清楚:

名为继承,实同开创

康熙平三藩,灭准格尔,对清朝的社稷其实有再造之功,所以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也称为祖。

接下来说宗。所谓宗有德,是帝王之德,也就是牧养万民的成效,而不是个人的道德。在唐朝之后,所有的皇帝不是祖就是宗,所以宗的意义减弱了,而在唐朝之前,能谥号为宗的,一般是治理国家政绩突出才可以。比如汉文帝就是汉太宗,而共同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呢?连个庙号都没有捞到。

接下来说世宗或者世祖的这个世字,很多人说世代表世系转移,比如司马师之于司马昭,雍正之于康熙,这是不对的,是『网络史学』顾名思义的错觉。因为历史上真正由嫡长子继位的情况是相当少的,所以任意挑出一个皇帝,大概率都是世系的转移。而世字真正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在清朝的『鸿称通用』这本专门讲庙号和谥号的书

里面记载的很清楚:

贻庥奕叶曰世。

这四个字看起来很唬人,其实贻庥,是荫庇的意思,而奕叶是后世的意思,所以贻庥奕叶就是荫庇后世,也就是其功德会被世世代代所感恩铭记,所以世,就是世代祭祀的意思,并没有世系转移的意思。

所以世宗和世祖的意思就清楚了,世祖就是有功于社稷,后世子孙都仰赖其开创的祖先;而世宗则是世代祭祀,令天下大治,让后世子孙都瞻仰其理政能力的祖先。


经史通义


庙号的评定是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世祖庙号可以说是顶级的了,世宗庙号是其中相当不错的。

世祖庙号之意,有着承上启下的作为,虽然不是王朝最初建立者,但是却开辟了该王朝的全新历史时期,或者说是断代史的开创者。

如汉世祖光武帝,身为西汉皇族之后,在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之后,经过十几年征战再复刘氏汉家江山,国号依旧为汉,等同于西汉断代后十几年将其光复,实为开国之君所以庙号为世祖。

如清世祖顺治帝,清朝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现满清入关,清军击溃李自成使其一蹶不起,西败张献忠,南破南明,大致统一中国,圆了清太祖太宗两代人夙愿,使一个地方政权过渡为全国性政权,所以庙号也是世祖。

世宗庙号之意,统绪自此开始,自此开世,有着守成令主的美称,当然还有皇族内部帝系转移的含义。

如明世宗嘉靖帝,明武宗死后无子绝嗣,血缘最近的堂弟嘉靖帝即位,以外藩而入即大统,代表着帝系转移,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颇有作为,后期不上朝沉迷于炼丹之中,死后上庙号世宗。

如清世宗雍正帝,雍正帝的即位过程也是扑朔迷离,现代有很多学者认为其即位疑点重重,算是一个谜团,在康乾盛世中,雍正帝身为中间帝王,在位十三年,励精图治,改革政治制度,起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死后上庙号世宗。

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宋安之

“世祖”和“世宗”都是庙号,不同的只是“祖”和“宗”,在汉文化圈,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出自《孔子家语·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一般认为,庙号制度起源于商代,期初庙号制度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所以一般王朝中,称祖的一般只有一位(开国之君追封的前代没有当过皇帝的先祖另说),刘邦、刘秀、刘备都确有开创之功,所以称祖,只有曹魏曹叡坏了规矩,按说应该称宗的,但他还没死就给自己封了烈祖;还有南朝刘宋的刘骏、陈朝的陈蒨,死后也称祖,其实还不太够格。

说完了祖宗,再说这个“世”,“世”还是一个很不错名号,能被后世尊为世祖或世宗的,几乎都是雄才大略,颇有作为的君主。其实庙号不像谥号,有一套说辞,有固定的规矩,庙号基本都是参考前代进行评定,对于“世”这个庙号,一般有两种理解。

一个就是很直白的,指世世祭祀,世代延续。在二月河《雍正皇帝》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康熙刚死时众皇子和大臣议定他的庙号,八皇子胤禩提出世宗,他给的解释是:“国祚又长远,儿孙又光鲜。”当然多少有些讽刺意味在里面。

在历史记录中,给明世宗议定庙号的《穆宗实录》里记载:

“臣等稽之前代英君谊辟,有大功德於天下,则鸿称显号,世世尊之。故武帝尧弘炎祚,庙曰世宗;光武再造汉家,号称世祖。播之良史,以为美谈。”

给清世宗议定庙号的《高宗实录》中记载:

“皇考大行皇帝善继善述。敬天勤民。十三年来。宵旰忧劳。咸熙庶绩。贻万年之景福。固百代之丕基。庙号世宗。正合古宗有德之义。上配列祖。百世不祧。此乃天下万世之定论。非在廷诸臣尊崇君父、敷扬称颂之私情。尤非朕一人哀感隆恩、表彰盛德之私愿、所能强置一辞也。在我皇考神谟垂于宇宙。厚泽洽于臣民。即罄竭揄扬。难尽万一。今据所奏。敬拟上尊谥庙号。详慎公当足以昭示万年。朕心深为慰惬。所有应行典礼。尔部敬谨察议具奏。”

可见世在庙号中是世世祭祀、世代延续、世代尊之的意思。

另一种理解就是世宗世祖代表世系转移。比如汉世祖刘秀,再造汉朝所以称祖,他的世系与前代皇帝不同,发生转移所以称世。刘宋世祖刘骏是弑父自立的刘劭的弟弟,陈世祖陈蒨是陈高祖陈霸先的侄子,后周世宗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辽世宗耶律阮是前任耶律德光的侄子,金世宗是前任海陵王完颜亮的堂弟,元世祖是元宪宗蒙哥的弟弟,明世宗是前任皇帝明武宗的堂弟,等等。看起来世这个庙号还确实是世系转移之意。但这个意思在很多地方又解释不通,比如汉世宗刘彻、魏世祖曹丕、晋世祖司马炎、南齐世祖萧赜、唐代宗李肃(唐代宗本来是唐世宗,因避李世民讳,改成唐代宗)、清世祖、清世宗等等,很明显没有世系转移之事,这个就不好套用这个解释了。

所以这两种解释,都能找到例子,但古人究竟是如何考量的,应该说是两种意思都有吧。原来的世系断绝了,随即发生了世系转移,当然是希望这新的世系能世代延续,不再断绝了。这也许是历史上很多发生转移后的皇帝庙号用世的原因。


作家桑妮

一般庙号有祖和宗。

两者的区别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祖有功而宗守成。

所以祖一般都是开国皇帝的庙号,一般朝代也只有一个祖,比如汉高祖,唐太祖,都是开国皇帝。

到后来有点变化,如明朝和清朝比较特殊,明朝还有个明成祖,清朝有个清圣祖。

这是后世认为,他们建立丰功伟绩,足以媲美开国皇帝。

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庙号的评价作用在弱化,开始滥用了。


风谈天下

简单说,世祖比世宗辈分靠前。


世祖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他们虽然不是王朝的最初建立者,但却往往开辟了该王朝的一个全新历史时期。一些朝代的正式建立者或统一天下的君主,也被给予“世祖”的庙号。


而世宗的含义是统绪自此开始,自此开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也是守成令主的美号。


集贤院居士

不同的庙号而己。天子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作为入太唐时的庙号。通常只有开国之君、中兴之君或者特别有为的君才被称为祖,一般都是宗。太祖、高祖一定是开国之君,成祖、世祖通常是中兴之君或者是功绩特别显著的君主。说白了,资历较老者可称为"祖"



,较有威望者则称为"宗"。


打开车窗看景色

一般只有开国皇帝或者生前没做过皇帝,但是奠定本朝基业比如成吉思汗的元太祖,或者满清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基本就没有称祖了。朱棣一开始叫明太宗,不是明成祖,是嘉靖为了让他老爸进太庙,强行变成明太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