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內陸開放第一齣海口 鄂州描繪空港經濟“起飛”藍圖

作為國家“十三五”時期的重要生產力佈局,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定位為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專業貨運樞紐。其中,鄂州機場是核心樞紐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項目全面推進、整體發揮效益的引擎。目前,總體推進目標是什麼?項目建設進度如何?項目建成後對鄂州及周邊區域發展有何作用?6月13日,在省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鄂州市政府和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具體情況。

打造內陸開放“第一齣海口”

鄂州機場是我國第一個獲批建設的國際貨運樞紐機場,採用“航空貨運樞紐+龍頭航空物流企業”的模式,將代表國家參與全球航空物流競爭。

依託這一項目,鄂州未來戰略定位就是要成為我國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新通道,通過建立“大樞紐、大通道、大平臺”體系,打造我國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第一齣海口”。

鄂州機場將與高鐵、長江、高速有效銜接,構建高效、快捷、智能的立體多式聯運體系。同時,新機場將與武漢天河機場共建大武漢航空客貨雙樞紐。

目前,鄂州正申報設立海關機構和綜合保稅區,力爭綜保區與機場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營,並做好口岸功能區和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工作,申報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力爭將鄂州片區納入中國(湖北)自貿試驗區,謀劃將鄂州空港建成國家級自由貿易港。

鄂州空港產業發展規劃為“一體兩翼兩引擎”:“一體”即以臨空生產性服務業為主體;“兩翼”即智慧製造和醫療健康;“兩引擎”即大物流和大數據。未來數年,20萬個就業崗位、每年200億元稅收、2000億元的GDP,將為鄂州書寫新的絢麗圖景。

互聯互通促四市協同發展

鄂州位於我省武鄂黃黃都市連綿帶的中心,機場雖選址鄂州,但功能發揮遠不止在鄂州,對整個湖北和長江經濟帶發展都將發揮重要影響。

鄂州機場15公里範圍內連接鄂州、黃石、黃岡三市城區,距武漢僅一小時車程,是當前推進武鄂協同和鄂黃黃聯動發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鄂州和武漢建立了協同發展對接機制,鄂黃黃三市就城市空間規劃、產業融合、交通互聯互通、協商機制等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下一步,在省指揮部統籌下,武鄂黃黃協調發展和鄂黃黃聯動工作機制將逐步建立,負責區域協同發展。

同時,四市強力推進交通互聯,形成武漢、鄂州、黃石、黃岡協同發展格局,主要包括:武陽高速和新港高速(武漢外環)建設,紅蓮大道、高新四路、高新六路與東湖未來一路和未來二路對接,新城大道與東湖未來三路連通,葛店開發區路網與左嶺路網的連通,武漢地鐵11號線延伸到葛店南站等。

鄂州還與武漢同步規劃建設梁子湖生態環湖公路,建設天河機場、陽邏港、三江港到鄂州機場的鐵路和高速通道。同時,支持黃岡、黃石交通規劃對接鄂州機場,對道路、通信、電信、資源、環境等全面協調。

目前,鄂州正與武漢東湖高新區聯動招商、聯動佈局,實現產業協同發展,並加快構建區域間產業合理分佈和上下游聯動機制,通過共同培育產業集群、跨區域共建產業園等模式,使產業向集群方向發展,增強產業集聚功能,以空港經濟、臨空經濟推動本地及所在區域的高質量發展。

兩條主線推進項目建設

按省政府確定的“總作戰圖”:核心樞紐項目2018年打基礎、2019年出形象、2020年基本建成、2021年投入運營。

近半年來,鄂州市政府、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順豐集團等各方以超常規力度,全力推進機場項目建設。

機場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可行性研究報告已正式上報,5月中旬在北京召開行業審查評估會;土地預審、環評、水保、林地佔用等專題研究報批工作正在推進,提前完成軍民航協調,並啟動鄂州機場軍民融合發展專題研究;提前啟動機場總體規劃編制和航站樓、運行控制中心等項目的設計招標工作。

土石方工程加快實施。完成全流域地質勘察工作;按寬15米、長12公里的標準,修建環繞全場區的施工便道;走馬湖水系改造招標公告3月底發佈,6月底開標,為後期主體工程施工贏得時間。

下階段項目進度安排主要分兩條線。

前期工作方面:2018年9月,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覆;2018年10月,機場總體規劃獲中國民航局和湖北省政府的聯合批覆;2018年12月,初步設計獲民航中南局、湖北省發改委聯合批覆;2019年3月,完成機場主體工程施工、監理招投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