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司机的“社群公益”,公益也可以见人见物见人心

2018年4月10日,《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简称《报告》)出版发布会在京举行。浙江传化慈善基金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了《报告》。

卡车司机的“社群公益”,公益也可以见人见物见人心

2017年12月中旬,卡车司机杨贝贝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家中联络运输事宜,他即将载货前往山东

据了解,随着我国经济快速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物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到2016年为止,我国的公路货运卡车已达1500万辆,卡车司机达到3000万人。

《报告》具备较强的社会学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表示,2018年起,该社社会学出版中心隆重推出“中国社会调查报告”系列,希望借助该系列为理解变动的世界提供另一扇窗口,打开另一个视界。《报告》为该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对于了解卡车司机群体身份、洞悉中国社会结构及研究中国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对公益项目实施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传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涂猛表示:“我们展开‘2017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旨在全面和深入了解卡车司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以及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卡车司机的“社群公益”,公益也可以见人见物见人心

传化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涂猛在《报告》发布会上发言

《报告》提出:

卡车司机劳动的五大特征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院长沈原指出,因卡车司机的工作分散性大、流动性强,课题组依托“传化安心驿站”分布在全国27个省区市的217个站点和位于石家庄、淄博、沈阳和成都“传化物流公路港”发送、回收问卷和开展个案访谈。共获得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有效电子问卷1779份;座谈、访谈130位各类人员,基于对这些调查资料和搜寻所得各类其他资料的分析,完成了本调查报告的撰写。

《报告》较全面地勾勒出我国卡车司机群体基本的人口社会学特征,详细描述并从5个方面分析了其劳动过程的基本特点:第一个方面揭示了“自雇体制”造成的卡车司机的基本身份特点,调查样本中71.2%的卡车司机开的是自己的车;第二个方面以“在路上”为题,揭示卡车司机的流动性和“原子化”的劳动形态;第三个方面在“四海为家”的标题下,探讨了卡车司机生产与再生产、工作与生活彼此融合的特征;第四个方面讲述了以男性为主的卡车司机世界里滋长出的特殊的“男性气质”,作为文化符码伴随劳动过程始终;第五个方面则揭示了卡车司机特有的、最主要的团结形式,即“虚拟团结”,他们高度依赖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彼此互动,实现公路救助,并以“卡友”名义建构和巩固了群体认同。此外,报告还总结了影响和制约卡车司机群体工作的制度背景,并且面对卡车司机群体所面临的若干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卡车司机以男性为主(男性占95.8%);平均年龄为36.6岁;已婚比重很高,未婚者仅占5.7%;农村户籍居多(占79.1%),配偶也多为农村户口(占80.1%);受教育程度较低,初中教育程度占57.7%,高中、职高和技校占32.6%;近一半的卡车司机育有两个孩子,65.8%的卡车司机最大(或唯一)孩子年龄在15岁以下,这表明他们承受着较为沉重的养家负担。

卡车司机工作强度较大,每天驾车平均时间在8-12小时的占42.1%,12小时以上的占9.2%。很多司机为了行车方便常常在夜间上路工作。长期、繁重的劳动,加上不规则的进餐和休息,使得卡车司机往往罹患各种疾病。样本数据表明,32.77%的卡车司机患有颈椎病;23.5%的卡车司机患有胃病;22.71%的卡车司机患有腰痛。

卡车司机2016年全年的平均收入为10.7万元。他们对自己的收入情况普遍表示不满意。与此相应,有38.8%的卡车司机准备放弃这一职业,风险高、成本高和收入不稳定是促使卡车司机打算放弃这一职业的主要原因。

卡车司机的“社群公益”,公益也可以见人见物见人心

清华大学教授、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筹)院长沈原

安心驿站:

公益产品要“见人心”

面对卡车司机群体,浙江传化慈善基金会启动了“传化·安心驿站”项目。该项目是首个服务于3000万卡车司机的公益产品,其公益使命是“助卡车司机‘车安、家安、心安’”。

根据卡车司机高流动、高分散,使用智能手机、活跃在线上的特征,“传化·安心驿站”以“互联网+社区运营”为主要手段,将卡车司机中的公益人士和互助骨干以驿站为单元组织起来,以互助为核心,并同时配置优质社会公益资源,为卡车司机的成长服务。

卡车司机的“社群公益”,公益也可以见人见物见人心

“传化·安心驿站”公益产品的结构功能,一是动员、组建社群,让社群领袖和骨干脱颖而出,成为驿站长、好站友;二是开发APP,打造卡车司机专属的公益社交平台,助力卡车司机的公益互助;三是制定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基本规则,明确驿站长、好站友的权利、义务,所有驿站长、好站友必须诚信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四是投入激励、互助与资助、志愿行动等公益元素,激活安心驿站,用互助点亮社区;五是为安心驿站的互助构建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发布《报告》;为安心驿站的有效组织、提升活跃度,提供社工支持;为卡车司机遭遇的劳资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服务等。

涂猛表示,运营公益产品,要尽可能延长价值链。价值链越长,公益效应就越大。公益价值链就是尽其所能,在受益人需求的层面上扩大覆盖的广度和服务的深度,实现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互。社会公益事业不仅要见钱、见物,还要见人,更要见人心。

“传化·安心驿站”自2017年7月17日启动试运行,截至去年年底,组建安心驿站217个,221名优秀卡车司机成为驿站长,7252名卡车司机成为好站友。涂猛表示,今年安心驿站数量将达到420个。3年内,传化慈善基金会将为该投入不低于1亿元的资金。

此次发布的《报告》,对于“传化·安心驿站”项目意义重大。涂猛说:“做任何公益项目都要先做需求调查,《报告》可直接指导该项目结构和服务的调整和升级,让我们对卡车司机的服务更加有效。”

卡车司机的“社群公益”,公益也可以见人见物见人心

关于 传化·安心驿站

中国有3000万卡车司机。他们承载着近亿人口的生计、全社会76%的货运量,是一群具有家国情怀、人性光芒的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怀。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卡车司机群体的需求,传化慈善基金会发起“传化·安心驿站”公益项目。在中国6000多家基金会实施的公益项目中,这是第一个专门服务于卡车司机的公益项目。

“传化•安心驿站”为驿站长、好站友发放激励金、救助金、保险、车贴、服装等。以公益互助为核心,以安心驿站APP平台,卡车司机们互动活跃。有关政府部门、卡车司机、媒体及公益组织对“传化·安心驿站”项目独特的公益视角、互联网+社群的运营、良好的初试成效以及未来发展给与积极评价和高度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