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国宴“满汉全席”指的是哪些菜?

美搭生活实验室

“满汉全席”是民国时一些商人杜撰出来的“清代国宴”,其目的主要是销售的幌子,宣扬自己的烹饪和摆排场的能力,查遍宫廷膳食档案,从未见“满汉全席”四个字,正如溥杰先生所说,他年轻时在东北吃过所谓的“满汉全席”,但不仅小时候在宫里没听说过,吃到嘴里的东西与宫里也完全不同。但满汉全席也并非空穴来风,之所以能被商人利用,也是由于它在社会中流传了很久。


“满汉全席”脱胎于“满汉席”,最早出现于乾隆年李斗写的《扬州画舫录》,其中记录了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地方官宴请中央大员的盛况,并附上了一份菜单,其中菜品50个,有满人喜欢的烧燎白煮,也有汉人喜欢的蒸煮焖炖,用料昂贵,制作精良,比如第二道二号五簋碗十件,鲫鱼舌烩熊掌、米糟猩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拌蒸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兔脯;再比如第四道毛血盘十件,炙哈尔巴小猪子、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鸽臛、猪杂什、羊杂什、燎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小羊子鸡鸭鹅。


这种满菜汉菜合璧的上菜方式由此受到了中央官员的热捧,并将其带入北京,每每官员之间饮宴的时候,争相以这种方式呈现,并常以四个烹饪技法类似的菜为一组来安排,我们听相声《报菜名》大抵就是这种程序。久而久之,北京这些官员饮宴的习惯也被各大饭庄所熟悉,烧烤火锅类的风味,配上各自拿手的好菜,并以奢靡的“四四席”的方式摆宴,能够突出排场,就渐渐被贯以“满汉席”的名号,但其实一直与清宫无关。辛亥革命后,清廷覆灭,这些开大饭庄的商贾也就利用了这些他们早已熟悉的“满汉席”,挂上了皇家宫廷饮食的招牌。


红小豆馆主

悟空你好;清朝国宴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品之精华于一身而形成的历史上著名的中华大宴。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四品。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第一宴为《蒙古亲藩宴》此宴是清朝皇帝为了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第二宴为《廷臣宴》。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第三宴为《万寿宴》。万寿宴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也是内庭的大宴之一。第四宴为《千叟宴》。千叟宴始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御宴。第五宴为《九白宴》。九白宴于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即;白马一匹,白骆驼八匹以此为信。蒙古部落进贡以后,皇帝高御宴后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第六宴为《节令宴》。节令宴系指清宫内庭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宴席。下面摘抄一段著名的千叟宴宴席菜名;《丽人献茗:君山银针 乾果四品:怪味核桃 水晶软糖 五香腰果 花生粘 蜜饯四品:蜜饯桔子 蜜饯海棠 蜜饯香蕉 蜜饯李子 饽饽四品:花盏龙眼 艾窝窝 果酱金糕 双色马蹄糕 酱菜四品:宫廷小萝葡 蜜汁辣黄瓜 桂花大头菜 酱桃仁 前菜七品:二龙戏珠 陈皮兔肉 怪味鸡条 天香鲍鱼 三丝瓜卷 虾籽 冬笋 椒油茭白 膳汤一品:罐焖鱼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 琵琶大虾 龙凤柔情 香油膳糊 肉丁黄瓜酱 饽饽二品:千层蒸糕 什锦花篮 御菜五品:龙舟镢鱼 滑溜贝球 酱焖鹌鹑 蚝油牛柳 川汁鸭掌 饽饽二品:凤尾烧麦 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 三仙丸子 金菇掐菜 溜鸡脯 香麻鹿肉饼 饽饽二品:玉兔白菜 四喜饺 烧烤二品:御膳烤鸡 烤鱼扇 野味火锅:随上围碟十二品 一品 : 鹿肉片 飞龙脯 狍子脊 山鸡片 野猪肉 野鸭脯 鱿鱼卷 鲜鱼肉 刺龙牙 大叶芹 刺五加 鲜豆苗 膳粥一品:荷叶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满汉全席》。


昨夜雪漫漫

满汉全席起兴于清朝,是集满汉菜点之精华而成中华名宴,最早见于乾隆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

其宴共分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奇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门请名师奏乐伴宴,沿典雅之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财,令客人留连忘返。

这六宴分别为:

一、蒙古亲藩宴

此宴为清朝皇帝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坐陪。


八零印記

“满汉全席”顾名思义指的是融合了满族和汉族菜品之精华的大餐,可以说是最豪华的盛宴,全部菜品加起来共有108道。



那么满汉全席里都有什么菜呢?从相声《报菜名》中我们就可略知一二: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锦、卤子鹅、卤虾、烩虾、炝虾仁儿、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

在清代,每逢宫中有什么值得庆贺的事情或宴请外宾使节等重要的庆典仪式上,通常就会上满汉全席。宴请之时通常先开满席,满席菜品以迎合满族人口味的涮、煮、烧等为主要特点;接着开汉席,汉席菜品具有煎、炒、烹、炸等汉式菜色的特点。满汉两边的厨师为了出风头,经常暗中较量,在菜品上精雕细琢,因此,宴席上的菜品往往集满汉之精华荟萃,因而被人们称为“满汉全席”或“满汉荟萃”。“满汉全席”最初为宫廷御膳,后来慢慢传至民间。

因为宴请的场合不同,“满汉全席”分为如下几种:1、蒙古亲藩宴。这种宴是专门为了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而设,设宴地点一般设在正大光明殿。2、廷臣宴。每年的正月十六,皇帝都要为钦点的大学士、九卿中的功臣设宴,设宴地点一般设于奉先殿上。3、万寿宴。据说,当年慈禧太后60大寿之时,在寿辰的前一个多月,便已开始宴请群臣了,整个寿宴大概耗费白银近一千万两。4、千叟宴。康熙五十二年在畅春园首次举行千人大宴,参宴者皆为65岁以上老人,而且人数众多,规模庞大,席间康熙还曾赋诗《千叟宴》故而得名。

5、九白宴。这种筵席是专为蒙古外札萨克等四部落而设,因其投诚后,每年以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向朝廷进贡,为表皇恩浩荡,特设九白宴回馈使臣。6、节令宴。宫筵在主要的时令节气时所设的筵席,彼时个个心情愉悦,觥筹交错,一片祥和景象。



虽然“满汉全席”过于奢华,但是其中所包含的烹饪技巧,却一直是厨师们研究学习的典范。


洪一欧1

清朝的国宴并不是满汉全席。“满汉全席”这个东西,清代宫里是没有的,反而是民国的时候才在民间流行起来的新鲜玩意儿。清代宫里的御膳分成帝后日常使用的以及宴会使用的两种,都不是“满汉全席”。

日常使用的席面,每个席面基本上都是由九个部分组成,即:锅子、热菜、熟食、蒸食、酱菜、主食、粥汤、甜点以及特殊菜品。这种席面逐渐发展,到了晚清的时候,加入了名为“吉祥菜”的新部分。这些部分组成的就是一套所谓的席面。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六日圣母皇太后早膳一桌:

大碗菜四品:燕窝‘万’字八仙鸭子、燕窝‘寿’字口蘑肥鸡、燕窝‘无’字金银鸭子、燕窝‘疆’字什锦鸡丝

中碗菜四品:燕窝白鸭丝、鸡丝清煨鱼翅、大炒肉炖鸡、三鲜鱼腐

碟菜八品:燕窝炒炉鸭丝、碎熘笋鸡、芽韭炒肉、遢砂肘、腌菜花炒茭白、肉片焖玉兰片、煎鲜虾饼、肉丁果子酱

饽饽四品:白糖油糕、苜蓿糕、立桃、百寿桃、燕窝三鲜汤

可以看到这个席面的构成,远没有“满汉全席”那么奢侈。

至于宴会使用的宴席,反而不如日常。这是因为清代宴会大多是礼仪性质的,并不真的是“大快朵颐”的时刻。分为满席和汉席两种。

一等满席

用面一百二十斤。玉露霜方酥夹馅各四盘,白密印子鸡蛋印子各一盘,黄白点子松饼各二盘,合图例大饽饽六盘,小饽饽二碗,红白馓子三盘,干果十二盘,鲜果六盘,砖盐一碟。

可以看出来基本都是点心。

一等汉席

鹅、鱼、鸡、鸭、猪肉共二十三碗,果食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

也并非特别奢侈。


橘玄雅

我理解的满汉全席,就是指穷奢极欲的皇室在举行大的宴会时所做的那些菜品。其中无非是华夏大地的各种珍馐佳肴,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满族人习惯了的烤肉类等等游牧食品,是后来人把它命名为了满汉全席。

考证了一下,最早提出满汉全席这个说法的,是出自清代李斗所撰写的《扬州画舫录》,但这本书主要是扬州本地的生活记录,所说的满汉全席是出自宫廷还是江南官府菜,现在也无从可考。


芦苇luwei

在清宫内,有按照节令设置的: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而且还有固定了菜式的: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当然最厉害的是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入席前,先上二对香,茶水和手碟;台面上有四鲜果、四干果、四看果和四蜜饯;入席后先上冷盘然后热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味,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重。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流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